Loading...
机构名称:
¥ 2.0

中微子振荡最早由 Bruno Pontecovero 于 1957 年 [1] 提出,并被用于解决大气中微子异常和太阳中微子之谜。1998 年的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实验 (Super-K, SK) [2] 和 2002 年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 (SNO) [3] 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参考文献 [4]。大多数中微子振荡实验都可以在具有三个大质量中微子的标准模型 (SM) 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标准的三味中微子振荡框架中,三种已知的中微子味本征态(νe、νµ和ντ)可以写成三个质量本征态(ν1、ν2和ν3)的量子叠加,中微子振荡概率用六个振荡参数表示:三个混合角(θ12、θ13和θ23)、两个质量平方差(∆m221和∆m231)和一个狄拉克CP相(δCP)。如果中微子是马约拉纳粒子,则马约拉纳CP相对中微子振荡不起作用。在这六个可观测量的振荡参数中,∆m221、| ∆ m 2 31 |、θ 12 和 θ 13 已精确测定到百分之几的水平。但中微子质量排序(∆ m 2 31 是正还是负)、θ 23 的八分之一(θ 23 大于还是小于 45 ◦)和狄拉克 CP 相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正常质量排序 (NMO) 和 θ 23 的第二八分之一均低于 3 σ 置信水平 (CL) [ 4 – 6 ],在 3 σ CL 下,NMO 的 δ CP 范围为 [-3.41, -0.03],倒置质量排序 (IMO) 的 δ CP 范围为 [-2.54, -0.32] [ 7 ]。下一代中微子振荡实验的主要物理目标,如

JHEP06(2022)062

JHEP06(2022)062PDF文件第1页

JHEP06(2022)062PDF文件第2页

JHEP06(2022)062PDF文件第3页

JHEP06(2022)062PDF文件第4页

JHEP06(2022)062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2 年
¥3.0
2022 年
¥1.0
2022 年
¥15.0
2022 年
¥1.0
2022 年
¥2.0
2021 年
¥92.0
2022 年
¥5.0
2022 年
¥1.0
2022 年
¥1.0
2022 年
¥17.0
2022 年
¥1.0
2022 年
¥4.0
2022 年
¥1.0
2022 年
¥1.0
2023 年
¥40.0
2023 年
¥2.0
2023 年
¥6.0
2023 年
¥6.0
2022 年
¥1.0
2024 年
¥7.0
2023 年
¥1.0
2024 年
¥4.0
2022 年
¥1.0
2022 年
¥1.0
2022 年
¥2.0
2023 年
¥13.0
2024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