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间的减轻碳缓解意味着一些城市从其他城市的减轻碳缓解工作中受益,而不是自己的城市。这个问题掩盖了对城市缓解贡献的认可。在这里,我们从2012年到2017年量化了本地和外包碳缓解水平,并通过使用城市级别的投入输入 - 输出模型来确定“外包缓解受益人”依靠外包努力而不是309个中国城市中的“外包缓解受益人”。发现,在此期间,外包排放量的份额从78.6%增加到81.9%。尤其是240个城市(77.7%)是外包缓解受益人,其中65名是强大的受益人(当地的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而175个城市是较弱的受益人(与本地缓解努力相比,缓解工作更大的缓解工作更大)。强大的受益人经常以更多的农业和轻型制造业为重点,重点是当地经济增长。相比之下,较弱的受益人主要是在供应链的下游,由服务和高科技制造业与上游重型产业城市建立更牢固的联系。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政策来管理对供应链减轻外包的缓解并鼓励转型,从而改善了对城市减轻碳减少措施的公平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