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暴露于中子的人员仍然只占辐射工作者的一小部分。这一事实的经济影响,加上中子探测物理学的复杂性,是个人中子剂量测定系统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尽管中子剂量测定技术没有取得质的飞跃,但它们在过去十年中因监管和技术挑战的出现而得到了显著改善。在监管层面,1996 年,欧盟理事会颁布了 96/29/EURATOM 指令 (EC 1996),要求欧盟成员国采用基于 ICRP 60 的基本安全标准,并要求评估天然辐射源(包括宇宙辐射)导致的暴露量显著增加。1996 年,ICRU 和 ICRP 联合发布了期待已久的操作剂量当量的官方转换系数,从而全面实施了 ICRP(1991 年)的 1990 年建议。ICRP(1997 年)指出了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对于美国,ANSI 在 2000 年发布的美国国家标准 N13.52 中公布了个人中子剂量测定系统的选择、使用和校准要求。2001 年,ICRU 发布了第 66 号报告,为测量中子操作剂量当量提供了指导,并指出了各种中子剂量测定系统的预期性能。最后,继 1998 年至 2001 年间发布的 8529 系列参考中子辐射标准之后,ISO 发布了关于被动个人剂量测定系统性能和测试要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