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帮助还是损害就业?

通过梳理美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 35,000 个工作类别,经济学家找到了一种量化技术对失业和创造影响的新方法。

来源:MIT新闻 - 人工智能

这是麻省理工学院新闻专题报道的第二部分,该报道基于福特经济学教授戴维·奥特尔的最新研究,研究了 1940 年以来美国的新就业创造情况。第一部分可在此处查看。

这是 专题报道的第二部分,该报道基于福特经济学教授戴维·奥特尔的最新研究,研究了 1940 年以来美国的新就业创造情况。第一部分可在此处查看。 此处

自从卢德分子摧毁机器织机以来,很明显新技术可以消灭工作岗位。但技术创新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想想计算机程序员,或者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人。

总体而言,技术取代的工作岗位是否多于其创造的工作岗位?这两者之间的净平衡是多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测量过。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 David Autor 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项目已经找到了答案,至少对于 1940 年以来的美国历史来说是如此。

这项研究使用新方法来研究有多少工作岗位因机器自动化而消失,又有多少工作岗位是通过“增强”而产生的,即技术创造新任务。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特别是自 1980 年以来,技术取代的美国工作岗位多于其创造的。

“从 1980 年到现在的过去四十年里,自动化的速度似乎比之前的四十年更快,而增强的速度似乎更慢,”Autor 表示,他是最近发表的一篇详细介绍研究结果的论文的合著者。

然而,这一发现只是这项研究的进展之一。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美国人口普查中数以万计的工作类别的分析,并全面审视了过去一个世纪的美国专利文本。这使他们首次能够量化技术对失业和就业创造的影响。

此前,学者们大多只能量化新技术造成的失业,而不能量化就业增长。

季刊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