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SSP 可减少小鼠皮肤中免疫细胞向银屑病真皮层的外渗。恢复外周免疫耐受性和预防破坏性自身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关键功能,而树突状细胞 (DC) 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C 不仅启动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而且还维持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性。持续失衡 […]

来源:科学特色系列

SSP 可减少小鼠皮肤中免疫细胞向银屑病真皮层的外渗。

恢复外周免疫耐受性和预防破坏性自身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而树突状细胞 (DC) 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C 不仅启动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而且还维持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外周免疫耐受的持续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重新激活身体自身的机制来恢复失调的免疫平衡似乎是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的理想方法。

来自威斯特法伦威廉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了解脾脏对外周免疫耐受的自然调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组小脾肽 (SSP) 通过调节细胞外 ATP 合成来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分化。这项开创性的研究由 Viktor Wixler 博士领导,与 Rafael Dantas 博士、Georg Varga 博士、Yvonne Boergeling 博士和 Stephan Ludwig 教授合作完成,已发表在《Biomolecules》杂志上。

该团队的研究表明,SSP 在恢复外周免疫耐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这是管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方面。Wixler 博士表示:“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小脾肽可以有效阻止正在发展或已形成的银屑病关节炎的进展,即使在促炎细胞因子 TNFα 水平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维持免疫平衡方面至关重要的树突状细胞主要受 SSP 的影响并转化为耐受性细胞,从而促进免疫抑制性 Treg 细胞的发展。”

期刊参考

https://doi.org/10.3390/biom14040469

关于作者

Viktor Wixler 博士

您已成功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