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电影伦理:《9 月 5 日》讨论
这篇评论探讨了这部讲述 1972 年夏季奥运会慕尼黑大屠杀当天的影片中有关新闻和政治敏感性的道德问题。
来源: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正如影片所讲述的,早在拍摄开始之前,政治问题就已经在 ABC 工作人员的脑海中盘旋。在袭击发生前的一个场景中,美国广播公司(ABC)主席鲁恩·阿雷奇(彼得·萨斯加德饰)讨论了采访斯皮茨的计划,斯皮茨是犹太人,从事有关大屠杀的问题。 ABC 体育频道的运营主管马文·巴德(本·卓别林饰)也是犹太人,他对此表示反对。最终采访没有发生,斯皮茨在比赛结束前被护送出国(可能是由海军陆战队),人们担心他也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大屠杀的幽灵也以多种方式笼罩着这次袭击。当然,还有袭击本身——距离达豪仅数英里的慕尼黑,犹太运动员成为袭击目标,这对西德当局来说是一场噩梦。但这次袭击的结果很可能是由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决定而造成的。奥运村没有武装警卫,因为德国人持枪“围墙巡逻”的印象挥之不去。救援行动也受到阻碍,因为根据战后达成的一项协议,德国军队不得像 1972 年那样在和平时期在该国开展行动。这让ABC团队的一名法国成员打趣道:“所以德国的改造比人们的安全更重要?”我还想到了托洛茨基的名言:“你可能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对你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