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 DNA 有助于解释面孔如何形成

每个人的面孔都是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能够区分个体。我们对 DNA 中的面部特征是如何编码的知之甚少,但通过观察我们的远古亲戚尼安德特人,我们也许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面部是如何发育的。尼安德特人的面孔与我们的面孔非常不同,有大鼻子、明显的眉毛和强壮的下颌。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
尼安德特人增强子活性增加的模型以及对下颌发育的假设影响。图片来源:发展(2025)。 DOI:10.1242/dev.204779
开发

每个人的面孔都是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能够区分个体。我们对 DNA 中的面部特征是如何编码的知之甚少,但通过观察我们的远古亲戚尼安德特人,我们也许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面部是如何发育的。尼安德特人的面孔与我们的面孔非常不同,有大鼻子、明显的眉毛和强壮的下颌。

现在,英国爱丁堡大学遗传学与癌症研究所 MRC 人类遗传学部门的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我们已灭绝的远亲的 DNA 来更多地了解面部是如何发育和进化的。

他们发表在《发展》杂志上,展示了尼安德特人 DNA 的一个区域如何比人类对应的 DNA 区域更能激活下颌形成基因,揭示了尼安德特人下颌较大的一个潜在原因。

尼安德特人 DNA 区域

领导这项研究的汉娜·朗(英国爱丁堡大学)解释说,科学家们利用从古代骨骼中提取的 DNA 对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表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与现代人类的基因组有 99.7% 的一致性,物种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外观改变的原因。”

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均由约 30 亿个字母组成,这些字母编码蛋白质并调节基因在细胞中的使用方式,这使得寻找影响外观的区域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基因

幸运的是,Long 和她的同事们有了一个明智的想法:首先要关注哪里:基因组中与 Pierre Robin 序列相关的区域,这是一种下颌过小的综合症。

基因组
2 dpf 时的颅脑 EC1.45 活动,重点关注颌部邻近信号。图片来源:发展(2025)。 DOI:10.1242/dev.204779
斑马鱼胚胎 100,000 名订阅者 免费新闻通讯 每日或每周 开发 更多信息: 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