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说到债务:框架、内疚和经济选择
在许多日耳曼语言(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和冰岛语)中,债务意味着罪恶。 Cevat Giray Aksoy、Mathias Dolls、Justyna Klejdysz、Andreas Peichl 和 Lisa Windsteiger 调查了人们厌恶债务是否是因为这个含义:在许多日耳曼语言中,常用的“债务”一词也意味着“罪恶”,它带有强烈的道德内涵。评论员 [...]
来源:Mostly Economics在许多日耳曼语言(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和冰岛语)中,债务意味着罪恶。
Cevat Giray Aksoy、Mathias Dolls、Justyna Klejdysz、Andreas Peichl 和 Lisa Windsteiger 调查人们是否因为这一含义而厌恶债务:
Cevat Giray Aksoy、Mathias Dolls、Justyna Klejdysz、Andreas Peichl 和 Lisa Windsteiger 调查人们是否因为这个含义而厌恶债务在许多日耳曼语言中,常用的“债务”一词也有“罪孽”的意思,带有很强的道德内涵。评论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这种语言重叠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债务厌恶情绪。法国前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援引这一观点来解释德国的财政保守主义:“在德国,债务是‘die Schuld’。它既是金融债务,也是过错。债务中有一种罪恶感。” 《经济学人》(2015)同样指出,“这种心理联系有助于解释德国对借钱的特殊关注”。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语言不仅仅描述现实,它还塑造个人如何感知和解释现实,包括经济选择(Sapir 1929,Whorf 1956)。然而,债务厌恶也受到许多其他力量的影响,包括经济条件、制度结构和文化规范(Almenberg et al. 2021,Martínez-Marquina and Shi 2024)。语言本身是否影响人们对借贷的看法,还是仅仅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此条目发布于 2025 年 11 月 7 日下午 4:23,归档于学术研究和研究论文、行为生态/金融、经济学 - 宏观、微观等、金融市场/金融。您可以通过 RSS 2.0 源关注对此条目的任何回复。您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留下回复或引用。
学术研究和研究论文 行为生态/金融 经济学 - 宏观、微观等 金融市场/金融 RSS 2.0 发表回复 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