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微小的藻类如何帮助生命在地球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中幸存下来
大约 2.52 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大灭绝。这一被称为“大灭绝”的事件消灭了 80% 以上的海洋物种,并导致地球气候和海洋发生巨大变化。气温上升、海洋化学变化和氧气含量严重下降造就了生命……《微小藻类如何帮助生命在地球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中生存》一文首先出现在《Knowridge Science Report》上。
来源:Knowridge科学报告大约 2.52 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大灭绝。
这一事件被称为“大灭绝”,消灭了 80% 以上的海洋物种,并导致地球气候和海洋发生巨大变化。
气温上升、海洋化学变化以及氧气含量严重下降,使得世界许多地方的生命几乎不可能存在。
但新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海洋区域都同样致命。高纬度地区(距赤道较远)较冷的水域可能是一些生物能够生存的安全区。
由 S. Z. Buchwald 领导的团队研究了来自挪威偏远北极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的岩石样本,并发现了证据表明某些微小藻类可能在灭绝后不久就在那里繁衍生息。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 AGU Advances 上,暗示这些微小生物可能在维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AGU 进展,科学家们在灭绝事件前后收集了 32 个岩石样本。
他们将这些样本与来自意大利北部、中国南部和土耳其等地温暖得多的古代环境的样本进行了比较。这些遗址曾经环绕着特提斯洋,这是一片广阔的热带海洋,早在今天的大陆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研究小组寻找特定的分子化石——死亡已久的生物体留下的化学痕迹。其中两个标记物,C33-n-烷基环己烷 (C33-n-ACH) 和植烷基甲苯,就像古代浮游植物的指纹一样,这些微小的植物状生物构成了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这项研究表明,即使在地球最黑暗的时刻,适当环境中的微小生物体也可能让生命得以延续,直到地球最终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