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定时炸弹” - 与早期结直肠癌激增有关的常见儿童期细菌

一项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研究将幼儿期与细菌毒素结肠癌的暴露与早发结直肠癌的增加联系起来,发现年轻患者的DNA突变明显。该发现表明微生物对从小起对癌症风险的影响。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国际研究人员团队[...]

来源:SciTechDaily
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生命早期接触大肠杆菌素(一种由某些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 DNA 破坏性毒素)会留下独特的突变特征,与 70 岁以后诊断的结直肠癌相比,这种突变特征在 40 岁之前诊断的结肠直肠癌中的发生率高出 3.3 倍。这一发现基于对来自 11 个国家的 981 个肿瘤基因组的分析,表明童年时期接触大肠杆菌素可能会在早期发病前数十年就播下突变的种子结直肠癌出现。图片来源:库存图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将儿童早期接触细菌毒素大肠杆菌素与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增加联系起来,发现年轻患者存在明显的 DNA 突变。这一发现表明微生物从小就对癌症风险产生影响。

DNA

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可能导致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惊人增加的微生物因素:一种称为大肠杆菌素的细菌毒素。

Colibactin 由栖息在结肠和直肠中的特定大肠杆菌菌株产生。这种毒素能够损害 DNA,新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接触大肠杆菌素可能会在结肠细胞上留下持久的遗传“疤痕”。这种独特的突变模式可能会显着增加 50 岁之前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大肠杆菌

这项研究于 4 月 23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检查了来自 11 个国家不同癌症发病率的早发和晚发疾病患者的 981 例结直肠癌肿瘤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与 70 岁以后诊断的病例相比,与大肠杆菌素相关的 DNA 突变模式在早发病例中(尤其是 40 岁以下的成年人中)常见 3.3 倍。这些特定突变在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中也更常见。

自然

以过去的突破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