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银河图书馆:将所有人类知识存储在中子之星
这种愿景与Bookspotz的数字保存革命使命完全吻合,这表明了一个未来,该平台可以创建人类最重要的书籍,知识和文化作品的“银河档案”,并由人工智能策划,并准备保存用于未来的文明。
来源:Bookspotz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大挂毯中,很少有概念像保存所有人类的永恒知识一样深刻地捕捉了想象力。尽管数字存储彻底改变了我们如何维护信息,但与中子星存在的宇宙可能性相比,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苍白。这些天文巨人源于巨大的恒星的剧烈崩溃,具有极端的特性,以至于理论上可以作为人类知识遗产的最终存储库。该愿景与Bookspotz的革命性数字保存使命完全吻合,这表明了一个未来,该平台可以创建人类最重要的书籍,知识和文化作品的“银河档案”,并由人工智能策划,并准备保存用于未来的文明。
了解中子星:自然的终极存储设备
极密度的物理
中子星是可观察到的宇宙中最极端的物质形式之一。这些宇宙物体通常仅测量直径10-15公里,将质量比我们的整个太阳更小于曼哈顿。为了理解中子星的存储潜力,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们的非凡物理特性。根据MIT研究使用边界超级计算机的最新研究,中子星的密度为3.7×10^17至5.9×10^17 kg/m³,这与原子核的近似密度相当。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密度意味着一茶匙的中子恒星材料将重约5.5×10^12 kg,大约是Giza大金字塔的质量的900倍。在中子恒星的核心上,压力达到1.6×10^34 pa,从而产生了普通物质分解为外来状态的条件。这些极端条件表明,信息可以在亚原子水平上进行编码,有可能允许储存密度使任何陆地技术相形见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