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 • 2025] Semisulcospira egretta • 中国福建发现的一种新 Semisulcospira O. Boettger, 1886(Gastropoda:Cerithoidea:Semisulcospiridae)及其线粒体基因组和系统发育意义

Semisulcospira egretta Y.-Z. Meng,载 Xu, Meng, Zeng, Wang, Zhong, Yang, Zhou et Glasby,2025。 DOI:doi.org/10.3897/zse.101.136882 摘要在研究中国半沟螺科(Semisulcospira egretta)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过程中,我们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山溪中根据形态学和分子证据发现了一个推测的新种。该新种半沟螺属(Semisulcospira egretta sp. nov.)的特点是其壳薄而光滑,育儿囊中保留了约0.5毫米长的胚壳,并且其舌状形态具有独特特征。线粒体标记 16S 核糖体 RNA (16S) 和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 I (COI) 的部分序列以及核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 (ITS,包括内转录间隔区 1、5.8S 核糖体 RNA 基因和内转录间隔区 2) 的完整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 S. egretta sp. nov. 与其他 Semisulcospira 物种的区别。这些分析一致将 S. egretta sp. nov. 置于 Semisulcospira 中,证实了其单系性。仅基于 COI 和 16S 的系统发育分析分辨率较低,导致该属内新物种的系统发育位置不确定。相比之下,包括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PCG) 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分辨率更高。然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集包含的分类单元样本更为有限(16),这阻碍了详细的探索

来源:Novataxa | 物种新发现

摘要

摘要

在对中国半沟螺科(Semisulcospiridae)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福建厦门的山溪中从形态学和分子学证据上发现了一个推测的新种。该新种Semisulcospira egretta sp. nov. 具有壳薄而光滑,育儿囊内保留有约0.5 mm长的胚壳,以及具有独特齿状形态的特征。对线粒体标记物 16S 核糖体 RNA(16S)和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 I(COI)的部分序列以及核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包括内转录间隔区 1、5.8S 核糖体 RNA 基因和内转录间隔区 2)的完整序列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证明了 S. egretta sp. nov. 与其他 Semisulcospira 物种的区别。这些分析始终将 S. egretta sp. nov. 置于 Semisulcospira 中,证实了其单系性。仅基于 COI 和 16S 的系统发育分析分辨率低,导致新物种在该属内的系统发育位置不确定。相反,包括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分辨率更高。然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集包含的分类单元样本更为有限(16),这阻碍了对新物种系统发育位置的详细探索。为了解决这一缺陷,我们提供了 S. egretta sp. nov. 的七个完整线粒体基因组,这些基因组是使用基因组略读测序方法获得的。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和基因组数据,有助于理解半沟螺科的系统发育,并强调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类抽样和系统基因组学方法来解决半沟螺科内的进化关系。

新物种,Semisulcospira egretta sp. nov. 半沟螺白鹭 白鹭 白鹭 半沟螺菌 白鹭 关键词: Semisulcospira egretta sp.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