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器发现古海洋海岸线的证据

中国祝融火星探测器分析的沉积矿床似乎是 35 亿年前古海洋留下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火星曾是一个湿润的世界——至少暂时如此。朱荣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火星车登陆火星 […]

来源:宇宙杂志

中国朱榕号火星探测器分析的沉积矿床似乎是 35 亿年前古海洋留下的。

在美国宇航局的维京轨道器 1 号拍摄的这张图片中,埃律西昂平原和乌托邦平原的低地平原与颜色较深、陨石坑较多的高地之间被一道宽阔的悬崖隔开。图片来源:NASA/JPL/USGS。
在美国宇航局的维京轨道器 1 号拍摄的这张图片中,埃律西昂平原和乌托邦平原的低地平原与颜色较深、陨石坑较多的高地之间被一道宽阔的悬崖隔开。图片来源:NASA/JPL/USGS。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火星是一个湿润的世界——至少是暂时的。

火星曾是一个湿润的世界

祝荣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理论,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发表 科学报告

该探测器于 2021 年 5 月登陆火星。从那时起,它一直在分析 Vastitas Borealis(北半球的一个低洼平原)红色星球表面的沉积物。

2021 年 5 月

先前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物质来自洪水和海洋沉积物。

研究人员使用了火星轨道器激光测高仪的海拔数据和祝荣的地球化学分析。他们估计了南部乌托邦平原各位置的表面年龄。

乌托邦平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撞击坑,直径约 3,300 公里,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面积。这意味着它覆盖了火星总表面积的约 6%。陨石坑形成于 43 亿至 41 亿年前。

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近岸区一致的槽沟和沉积物通道等特征。这表明大约 36.8 亿年前发生了洪水。在这种情况下,短暂的冰冻海洋形成了海岸线,海洋表面可能在大约 34.2 亿年前冻结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