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Salter, a giant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passes away
斯蒂芬·索尔特 (2012) 斯蒂芬·休·索尔特,MBE,FRSE,爱丁堡大学工程设计名誉教授,出生于 1938 年 12 月 7 日,于 2024 年 2 月 23 日安详离世,享年 85 岁。斯蒂芬·索尔特是一位巨人,他一生坚持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以多种方式坚持不懈。斯蒂芬在波浪能方面的研究促成了索尔特鸭 (1974) 的诞生,这是一种既能产生能量又能降低波浪强度的装置。1977 年,斯蒂芬在爱丁堡大学建造了一个多向波浪池。 2011 年,斯蒂芬研究了捕获北极释放的甲烷的方法,例如用布覆盖湖泊和部分海洋以收集甲烷(下图)。空的和装满的挤压橡胶槽箱,端部和中心放大 4 倍斯
加入我们的北极探险之旅,与北极熊科学家一起前往海冰!Andrew Derocher 分享了乘坐直升机、被北极熊幼崽咬伤以及发现北极熊如何在变暖的世界中生存的激动人心的故事。Andrew 在附加采访片段中解释了北极熊迁入人类城镇后会发生什么。赞助人只需在 patreon.com/tumblepodcast 上每月承诺一美元或更多即可获得。老师们!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 WildClassroom.org 上找到一个工具包,与学生分享北极熊科学。我们的网站 sciencepodcast.com 上提供了本集的文字记录和其他资源
在最新一期的全球最优秀和最精彩的科学新闻中,了解可能发现外星生命的新望远镜以及“CSI 效应”是什么。ScienceSeeker 编辑们在各自感兴趣和专业领域最喜欢的帖子还涵盖了许多其他重要且令人兴奋的主题。为什么不读一读,了解一下,并满足您的科学好奇心?鱼会发出什么声音?作者:Sam Schurkamp,Envirobites 随着海冰融化,冰川冰可能成为北极熊的生命线作者:Elizabeth Claire Alberts,Mongabay 2016 年 9 月,一群北极熊,包括一只成年雌性(左)和两只幼崽,穿越格陵兰岛东南部的冰川冰。图片由 NASA OMG 提供。一些科学家为夏季取了新名
七国集团国家科学院发表声明,敦促各自政府针对四项全球挑战采取行动——开发抗病毒药物以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加快脱碳进程、保护海洋和海冰以及实施“同一个健康”计划人畜共患疾病和抗菌素耐药性的方法。
Each Antarctic tourist effectively melts 83 tonnes of snow — new research
每位南极游客实际上都会融化 83 吨雪——新研究照片 4440 / shutterstockMatthew Harris 为 The Conversation 撰稿。每年夏天,随着南极洲周围的海冰消融,成千上万的游客和科学家乘船和飞机涌向这片大陆。这片偏远的大陆越来越容易到达——在 2019-20 年季节,观光游客人数达到 74,000 人,绝大多数乘船出行。这片大陆上的科学活动也很重要,有 70 多个研究站,总共容纳了数千名研究人员。预计未来这类活动将会增加,留下的物理足迹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在寻求研究或惊叹于地球上最后的(几乎)未受干扰的地方之一时,人类对这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是可以衡
Flying Miniature Quad-Rot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over the Arctic Ocean
作者 Peter Guest,NPS 教员,pguest(at)nps.edu 本文介绍了使用微型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MQRUAS) 对北冰洋进行气象测量。在 CRUSER 计划的支持下,作者和学生一直在测试使用 MQRUAS 作为平台的概念,使用无线电探空仪作为传感器测量低层大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作者在罗伯茨营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其中包括让 InstantEye MQRUAS 与经过校准的气象塔一起飞行,以测试测量的准确性。这些测试确定,此类测量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可用于近地表大气结构的科学和操作研究。图 1:InstantEye 从 R/V Sikuliaq 的尾部起飞海军研究办公室指
БПЛА помогает ледоколу прокладывать путь во льдах
每年,美军都会承担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南极研究中心麦克默多站提供补给的任务。破冰船“北极星”号在途中打破海冰,为其他装载食物、燃料和其他物资的船只铺平道路。但今年,破冰船迎来了无人机的助手,帮助划定安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