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基于综合专利数据制定了衡量美国和中国之间技术脱钩和依赖程度的指标。本世纪前二十年,技术融合稳步增长(或脱钩程度降低),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在第一个(第二个)十年增加(减少)。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覆盖的企业与美国的脱钩程度降低,获得了现金流和估值,但创新产出/质量或生产率均未见改善。美国制裁后,受制裁行业及其下游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但与美国的脱钩程度也降低。然而,受制裁行业上游的企业提高了生产率,并产生了更多高质量的创新。
致谢:作者感谢许多匿名评论者的深刻评论。他们的贡献使这项研究更加有力、更有用。任何错误均由作者本人负责。有关本论点的早期著作,请参阅 Andrew S. Erickson 和 Gabriel B. Collins 的《中国力量的危险十年已经到来》,《外交政策》,2021 年 10 月 18 日,https://foreignpolicy.com/2021/10/18/china-danger-military-missile-taiwan/; Gabriel B. Collins 和 Andrew S. Erickson,“中国的 S 曲线轨迹:结构性因素可能减缓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长”,洞察中国第 44 期(2011 年 8 月 15 日),http://www.chinasignpost.com/wp-content/uploads/2011/08/China-SignPost_44_S-Curves_Slowing-Chinese-Econ-Natl-Power-Growth_20110815.pdf。
2006财年,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继续努力促进中美民用高科技贸易,同时遵守美国的安全要求。例如,在2006年美国商务部和中国商务部联合委员会(JCCT)上,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和中国商务部同意成立中美高科技和战略贸易工作组,并举行了工作组的首次会议。该工作组的目标是加强中美民用高科技和其他战略贸易合作,增进互信。它将为全面实施2004年美国商务部和中国商务部联合委员会达成的《最终用户访问谅解备忘录》提供重要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并制定促进此类贸易的原则和方法。
多年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团队一直密切关注中美欧战略三角的变化,以预测全球化的进程。2019年,在索邦大学举办的庆祝Ifri成立40周年的会议主题为“中美竞争背景下的欧洲未来”。2020年,在法国封锁之初,七位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一项研究强调,疫情加速了先前确定的趋势,欧盟既面临着“迅速边缘化”的风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渴望避免陷入中美竞争的国家”。 1 三年后,本研究由十六篇文章组成,是在奥拉夫·朔尔茨访华(2022 年 11 月)之后进行的,早于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访问。
第三章 持续的中美竞争与印太局势....................................................................................................................... 29
多年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团队一直密切关注中美欧战略三角的变化,以预测全球化的进程。2019年,在索邦大学举办的庆祝Ifri成立40周年的会议的重点是“中美竞争背景下的欧洲未来”。2020年,在法国封锁之初,七位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一项研究强调,疫情加速了先前确定的趋势,欧盟既面临着“迅速边缘化”的风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渴望避免陷入中美竞争的国家”。 1 三年后,本研究由十六篇文章组成,是在奥拉夫·舒尔茨访华(2022 年 11 月)之后,在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访华(2023 年 4 月)之前发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罕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冲击开始一年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中国在外层空间日益活跃是这些挑战的核心。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迅速扩大了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外层空间存在。鉴于中国未来在太空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需要制定一项战略来阻止中国日益增强的反卫星能力,同时找到与中国合作解决可持续性和安全问题的方法,如轨道碎片、空间交通管理和巨型卫星星座的崛起。这一战略的要素应包括:增强威慑力并提高对中国反卫星威胁的抵御能力;重振中美太空安全问题双边对话;继续中美民用和军事合作。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进一步激发了有关国际秩序转型的既有争论。本章的讨论重点并非集中在中美两国及其大国关系上,而是其他大国和中小国家的发展情况。学者们对非美国和中国国家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选择和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本章第一部分介绍并分析了两种关于非美国和中国国家作用的主流观点。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世界正在被划分为中美两极秩序,除这两大国以外的国家最终别无选择,只能表明立场,要么与美国合作对抗中国,要么重视对华关系、疏远美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世界正走向多极化或“多元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家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并促进了自主性。本节认为,尽管近年来中美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国际政治的“多元化”趋势仍在继续,而这一趋势是由许多国家的决心推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