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经风热证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药方剂较多,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文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治疗肺经风热证痤疮的文献及专利方剂,采用Excel 2019进行用药频次统计,使用IBM SPSS 25.0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核心方剂。运用网络药理学收集药物与疾病相关靶点,构建作用网络,进行富集分析,共获取137首方剂、167种药物,核心方剂为桑白皮、枇杷叶、黄芩、甘草、栀子、生地、丹皮。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应从清热泻肺、凉血解毒入手,核心方药主要通过AKT1、IL6、TP53、TNF、VEGFA、EGF靶点及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麻疹、弓形虫病、EB病毒感染、IL-17、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复杂而整合的系统,其中包含各种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它们与癌细胞密切相关,并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进展。中医(TCM)是中国癌症治疗的重要补充疗法。它主要通过调节TME来消除癌细胞。本综述的目的是系统地总结肿瘤细胞和TME之间的串扰,并总结TCM在调节TME中的研究进度。该评论对于揭示TCM的治疗性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为TCM和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提供了机会。关键字:癌症,肿瘤微环境,中医,抗肿瘤效应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多学科的综合诊断和治疗以及多学科治疗的合理组合和布置,这不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对患者和肿瘤的特征和特定条件的全面考虑。通过恢复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消除肿瘤的机制与传统中药(TCM)中“滋养积极积累和消除癌症”的概念是一致的。肿瘤微环境(TME)的形成和动态变化涉及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多个信号通路。这些变化类似于TCM对免疫的多毒和双向调节。讨论TCM和抗肿瘤治疗对TME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TCM已应用于中国超过70%的癌症患者。数据表明,TCM可以显着增强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肿瘤抑制作用,并显着改善与癌症相关的疲劳,骨髓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TCM治疗包括中医单体,提取物,经典的传统复合处方,列出的复合药物,自制成的复合处方以及针灸和Moxibustion的应用。但是,TCM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认。研究表明,与细胞毒性T细胞,天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白介素-12的正调控有关的TCM功能机制,同时调节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粒细胞衍生的抑制细胞,PD-1/PD-1/PD-L1和其他免疫原子剂和其他免疫控制因子负调节。本文总结了有关TME TCM调控分子机制的现有研究,并为进一步筛查主要人群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言: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材料与方法:选择某院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给予糖痹灵中药外敷治疗和糖痹灵加减中药(糖痹灵中药与泥灸基质混合)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在外敷药液的同时均使用TDP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14天/疗程)后以中医评分评定疗效,并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加味中药外敷药后,两组患者的中药成型、清除程度及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86.7%);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糖痹灵中药外敷药提高了DPN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值得推广。
亲爱的编辑: 在中药现代化中,确定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和阐明有效成分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两个关键方面。建立一个全面且高可靠性的中药数据库是非常可取的。我们的 TCM Database@Taiwan1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已被广泛使用和大量引用,并且还被收录到 ZINC 数据库 2 中。我们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建立了知识图谱和分子信号传导通路来建立中药数据库 TCMBank ( https://TCMBank.cn/ ),它从 TCM Database@Taiwan 扩展而来,包括 9192 种草药、61,966 种成分、15,179 个靶标和 32,529 种疾病。更新后的中药库将中药成分数量由32,364种扩充至61,966种(非重复),并增加了靶点和疾病两个新数据字段。具有连接信息的中药数量为9010种,中药平均连接边数为16.05。具有连接信息的成分数量为54,676种,中药平均连接边数为5.26。TCMBank以mol2格式提供中药成分的三维结构,并提供与外部公共数据库的交叉引用链接,如CAS、DrugBank、PubChem、MeSH、OMIM、DO、ETCM、3 HERB、4等。目前,TCMBank是最全面、可下载、最大的非商业中药数据库,TCMBank与其他中药相关数据库的数据规模比较见图1 a。中西药库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用户自由探索草药、成分、基因靶点与相关途径或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网站(图1b)。图1c展示了中西药库的建立流程,包括文本挖掘策略、智能文档识别模块等。所有与中药相关的信息必须经过志愿者至少两次的人工验证,以确保中西药库数据的可靠性。中西药之间的不良反应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据估计,超过10%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五种药物,20%的老年患者需要同时服用至少十种药物,这大大增加了中西药互斥带来的医疗风险。中西药互斥反应的鉴别在临床上主要依靠生化分析。然而,这个过程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西药互斥预测需要大量带有不良反应标签的中西药配对。目前中西药互斥数据集尚不完善,而目前有两个现实世界的公共药物相互作用(DDI)数据集:DrugBank 和 TWOSIDES。在前期工作中,我们首先提出了两个模型,3DGT-DDI 5 和 SA-DDI, 6 在 DDI 数据集上预测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化合物已成为废水中越来越重要的污染物来源,因为它是传统的处理方法无效地去除它们的方法,因此它们通常被放入环境中。可以使用液体液体提取成功去除药物,并且可以使用宇宙RS预测相互作用并识别最有前途的溶剂。但是,COSMO热模型无法解释关键过程参数,从而降低了这些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替代计算方法来准确预测可以纳入处理和相互作用变量的药物的提取产率。这项工作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使用八种溶剂的11种药物的提取产率。探索了六个回归模型和两个分类模型。使用ANN回归器(测试MAE:4.510,测试R 2:0.884)和RF分类器(测试精度:0.938,测试召回:0.974)获得了最佳性能。RF回归分析和分类还显示了关键的提取产率特征:溶剂与喂养比,N - 辛烷 - 水分系数,氢键,氢键和范德华对多余的焓的贡献,以及pH距离至最近的PKA。机器学习显示为筛选和选择最有希望的溶剂和过程条件的绝佳工具,以从废水中去除药物。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中国,2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药(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研发和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药活性物质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4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糖脂代谢紊乱中药疗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5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于中医经典方剂的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
摘要:根据巴塞罗那诊所肝癌(BCLC)系统,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根本切除主要包括肝移植,手术切除和放射反应消融(RFA),从而产生了5年的5年生存率,约为70-79%,41.3-3-4%,以及41.3-3-4%,以及41.5%。接受根治切除的HCC患者的无肿瘤5年速率仅达到13.7个月,因此预防HCC根部切除后复发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中医(TCM)采用多坐果和整体调节的方法来治疗肿瘤,它还可以独立地呈现与特定疾病有关的“组成部分目标 - 靶标”,其系统和整体特征可以通过治疗患者的整体治疗患者的症状提供个性化治疗。TCM作为术后辅助治疗,众多临床试验证实,TCM在HCC领域的疗效具有重大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的预后和质量,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由于多目标,多组分和多条纹的特征,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特定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回顾了中医在降低根本切除后HCC的复发率方面的机制。关键词:中医,根治切除,肝细胞癌,复发由于TCM在对抗抗肿瘤中的阳性药理活性,TCM的机制研究表明,对免疫功能,慢性炎症,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的调节有益影响与肝癌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了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并在维持人类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脏疾病的发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腹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变化会加剧肾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肾肠轴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肾功能受损与肠道微生物的不平衡有关,并且肠道屏障受损与毒素产物的积累有关。由于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中药可以通过增强有益细菌的生长,抑制致病细菌和免疫调节,并减慢肾脏病的连续恶化,从而治疗腹泻。本文着重于肠道菌群与其代谢产物和腹泻之间的关系,中药对肠道菌群治疗腹泻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在肾臂轴心中的作用。它为传统中药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以基于肾肠轴理论来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以治疗肾脏学引起的腹泻,并为治疗肾脏学诱导腹泻的创伤性中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