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飞行模拟器的保真度要求,以改进训练并解决与旋翼机飞行中失控 (LOC-I) 相关的问题。为了说明背景,本文介绍了旋翼机事故统计趋势。数据显示,尽管最近采取了安全举措,但 LOC-I 旋翼机事故已被确定为事故率的一个重要且不断增长的因素。20 世纪 90 年代末,固定翼商用飞机界面临着与失控预防和恢复相关的类似情况,并通过协调的国际努力,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以降低事故率。本文介绍了从固定翼计划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强调如何需要改进旋翼机建模和仿真工具,通过更高质量的基于模拟器的培训计划来减少旋翼机事故。本文回顾了相关的飞行模拟器认证标准,重点关注飞行模型保真度和前庭运动提示要求。旋翼机建模和运动提示研究的结果强调了相关的保真度问题,旨在确定进一步活动的领域,以提高用于 LOC-I 预防训练的模拟器标准的保真度。
保罗·克雷格 (Paul Craig) 在其 2001 年出版的书《杀戮地带》中提出了通用航空 (GA) 飞行员死亡与相对飞行经验(总飞行小时数,或 TFH)有关的证据。因此,我们要问,是否存在一个 TFH 范围,在该范围内 GA 飞行员面临的风险最大?更广泛地说,给定 TFH,我们能否预测飞行员事故率?许多研究人员暗中假设 GA 事故率是 TFH 的线性函数,而事实上,这种关系似乎是非线性的。这项工作探讨了基于非线性伽马的建模函数从嘈杂的 TFH 数据(随机抽样误差)预测 GA 事故率的能力。两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数据,按飞行员仪表等级解析,对非仪表等级和仪表等级飞行员分别产生了 0.654 和 0.775 的加权拟合优度估计值。该模型类别可用于直接预测 GA 事故率,并可作为统计协变量在其他类型的建模中考虑飞行风险。这些模型应用于 FAA 数据后显示,相对较高风险的范围可能比最初想象的要广得多,并且可能远远超过 2,000 小时大关,然后才会稳定到基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