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疫苗不应注射到臀区或可能有主要神经干的部位。请勿通过静脉、皮内或皮下注射本产品。FluQuadri ® 疫苗不应通过重构或与任何其他疫苗混合。剂型和强度 FluQuadri ® 是注射用混悬液。预充式单剂量注射器(透明注射器柱塞杆),0.5 毫升,适用于 6 个月及以上的人禁忌症对疫苗的任何成分 [见说明],包括蛋白质,或对之前接种的任何流感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例如过敏反应)是 FluQuadri® 的禁忌症。警告和注意事项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 的复发与接种流感疫苗有时间相关性。如果在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 6 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则应在仔细考虑潜在益处和风险之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FluQuadri®。 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 必须有适当的医疗和监督来处理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免疫能力改变 如果给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包括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接种 FluQuadri®,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免疫反应。 疫苗有效性的局限性 接种 FluQuadri ® 可能无法保护所有接种者。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经验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千差万别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一种疫苗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种疫苗的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可能无法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6 个月至 8 岁的儿童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多中心试验(研究 1)中,6 个月至 35 个月大的儿童接种一剂或两剂 0.25 mL 的 FluQuadri® 或两种三价流感疫苗(TIV-1 或 TIV-2)中的一种,3 岁至 8 岁的儿童接种一剂或两剂 0.5 mL 的 FluQuadri®、TIV-1 或 TIV-2。每种三价疫苗均含有
遗传害虫管理策略在 20 世纪初被提出,并于 20 世纪中期开始实施,其中昆虫不育技术 (SIT) 是其中的佼佼者 (130、131、202)。在 SIT 中,不育雄性被释放出来与野生雌性交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技术频繁大规模释放,可以抑制甚至消灭种群。该领域的早期工作依赖于辐射来产生不育突变 (17、131、207)。大规模实施该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消灭了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新大陆螺旋蝇 (131),并抑制了其他一些物种 (83、179)。然而,遗传和其他技术挑战阻碍了抑制某些物种的尝试取得成功。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人们探索了许多其他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基于转基因时代之前对害虫遗传学的操作(例如易位和倒位),但总体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100)。人们开始思考用于种群管理的遗传技术,特别是那些旨在自我维持的技术,这种思考始于 50 多年前(64, 201),其灵感来自于生命各个领域中越来越多的自然发生的自私遗传元素 [以下称为基因驱动 (120)] 的行为。许多这样的基因驱动是在遗传学领域早期发现的,通常是由于意外的突变率、性别比例偏差或特定基因型的死亡率而偶然发现的。这些驱动有利于它们的传播,而牺牲了基因组中的其他基因。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这些驱动相对于相应的染色体对应物扩散,即使它们的存在会给携带者带来适应度成本(即降低整个种群的适应度)(78、95、104、178、226)。自然产生的基因驱动在形式和机制上千差万别,包括性别比例扭曲元件、减数分裂驱动元件和毒素-解毒剂系统(3、66、67、104、117、148)、转座元件(157、178、188)、可遗传微生物(62、80、225)和归巢内切酶(37、38)。这些自然基因驱动的潜在机制启发了合成基因驱动系统的创建(120)。
6.1 临床试验经验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千差万别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疫苗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种疫苗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也可能无法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在 2、4、6 和 12 至 15 个月大时接种 4 剂系列疫苗的儿童中,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以整个系列的范围提供)是:烦躁(57.3% 至 63.4%)、嗜睡(24.2% 至 47.5%)、注射部位疼痛(25.9% 至 40.3%)、发热≥38.0°C(13.3% 至 20.4%)、食欲下降(14.1% 至 19.0%)、注射部位硬结(13.2% 至 15.4%)、注射部位红斑(13.7% 至 21.4%)和注射部位肿胀(11.3% 至 13.4%)。接种单剂疫苗的 2 至 17 岁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报告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 (54.8%)、肌痛 (23.7%)、注射部位肿胀 (20.9%)、注射部位红斑 (19.2%)、疲劳 (15.8%)、头痛 (11.9%) 和注射部位硬结 (6.8%)。接种单剂疫苗的 18 至 49 岁成人中最常见的报告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 (75.8%)、疲劳 (34.3%)、肌痛 (28.8%)、头痛 (26.5%)、注射部位肿胀 (21.7%)、注射部位红斑 (15.1%) 和关节痛 (12.7%)。 50 岁及以上成人中最常见的报告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66.8%)、肌痛(26.9%)、疲劳(21.5%)、头痛(18.9%)、注射部位肿胀(15.4%)、注射部位红斑(10.9%)和关节痛(7.7%)。6 周至 17 岁儿童的临床试验经验接受 4 剂系列的儿童的安全性评估在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进行的 4 项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研究 8-11(NCT03893448、NCT03620162、NCT03692871 和 NCT02987972))中评估了 VAXNEUVANCE 对健康婴儿(6 周至 11 个月大)和儿童(12 个月至 15 个月大)的安全性。这些研究包括 3,349 名接受至少一剂 4 剂 VAXNEUVANCE 系列疫苗的参与者、1,814 名接受至少一剂 4 剂 Prevnar 13 [肺炎球菌 13 价结合疫苗(白喉 CRM 197 蛋白)] 系列疫苗的参与者,以及 538 名接受 VAXNEUVANCE 系列疫苗以完成以 Prevnar 13 为开端的 4 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系列疫苗的参与者。在美国(包括波多黎各),2,827 名参与者接受至少一剂 VAXNEUVANCE 或 Prevnar 13,2,409 名参与者完成任一疫苗的 4 剂系列疫苗。总体而言,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 9.0 周(6-12 周),48.6% 为女性。种族分布如下:57.1%为白人,26.4%为亚洲人,9.5%为混血儿,4.7%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18.8%为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各疫苗接种组的人口统计特征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