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 扩展 PCR17 的摘要值 ...................................................................................................... 17 表 2 扩展 PCR18 的摘要值 ...................................................................................................... 18 表 3. MLE 标头结构 ............................................................................................................. 22 表 4. MLE/SINIT 功能字段位定义 ...................................................................................... 24 表 5. SINIT/MLE 功能的真值表 ............................................................................................. 25 表 6. SGX 索引内容 ............................................................................................................. 79 表 7. IA32_SE_SVN_STATUS MSR (0x500) ............................................................................. 79 表 8. 经过身份验证的代码模块格式 ............................................................................................. 83 表 9. AC 模块标志说明 ............................................................................................................. 86 表 10. 芯片组 AC 模块信息表 ................................................................................................ 88 表 11. 芯片组 ID 列表 ............................................................................................................. 90 表 12. TXT_ACM_CHIPSET_ID 格式 ...................................................................................... 90 表 13. 处理器 ID 列表 .......................................................................................................... 91 表 14. TXT_ACM_PROCESSOR_ID 格式 ...................................................................................... 91 表 15. TPM 信息列表 ............................................................................................................. 91 表 16. TPM 功能字段 ............................................................................................................. 92 表 17 ACM 版本信息列表 ............................................................................................................. 93 表 18 芯片组 ID 列表 ............................................................................................................. 94 表 19 芯片组 2 ID 列表 ............................................................................................................. 95 表 20 TXT_ACM_CHIPSET_ID_2 格式 ............................................................................................. 95 表 21 处理器 ID 列表 ............................................................................................................. 96 表 22 TPM 信息列表 ............................................................................................................. 97 表 24. 处理器启动的 Intel ® TXT 关闭的类型字段编码 ................................101 表 25. TPM 局部地址映射 ...................................................................................................... 112 表 26. Intel ® 可信执行技术堆 ................................................................................................ 113 表 27. BIOS 数据表 ................................................................................................................ 116 表 28. MLE 标志字段位定义 ................................................................................................ 117 表 29. OS 到 SINIT 数据表 ................................................................................................ 119 表 30. SINIT 到 MLE 数据表 ................................................................................................ 122 表 31. SINIT 内存描述符记录 ................................................................................................ 123 表 32 扩展堆元素注册表 ........................................................................................................ 125 表 33. AUX 数据结构 ................................................................................................................ 140 表 34. SINIT 退出并返回 MLE 时的平台状态 ........................................................................ 142 表 35. 事件类型........................................................................................................... 146 表 36. 通用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7. CPU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8. ACM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4 表 39. TPM 系列 2.0 NV 存储矩阵 ......................................................................................... 156................................................. 142 表 35. 事件类型 .......................................................................................................... 146 表 36. 通用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7. CPU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8. ACM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4 表 39. TPM 系列 2.0 NV 存储矩阵 ............................................................................................. 156................................................. 142 表 35. 事件类型 .......................................................................................................... 146 表 36. 通用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7. CPU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3 表 38. ACM 发起的 TXT 关闭的 TXT.ERRORCODE 寄存器格式 ................................................ 154 表 39. TPM 系列 2.0 NV 存储矩阵 ............................................................................................. 156
– 奥地利空间局 (ASA)/奥地利。 – 比利时科学政策办公室 (BELSPO)/比利时。 – 中央机械制造研究院 (TsNIIMash)/俄罗斯联邦。 – 中国卫星发射和跟踪控制总院、北京跟踪和通信技术研究所 (CLTC/BITTT)/中国。 – 中国科学院 (CAS)/中国。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AST)/中国。 – 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IRO)/澳大利亚。 – 丹麦国家空间中心 (DNSC)/丹麦。 – 航空航天科学和技术部 (DCTA)/巴西。 – 电子和电信研究所 (ETRI)/韩国。 – 埃及空间局 (EgSA)/埃及。 – 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 (EUMETSAT)/欧洲。 –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EUTELSAT)/欧洲。 – 地理信息和空间技术发展局 (GISTDA)/泰国。 – 希腊国家空间委员会 (HNSC)/希腊。 – 希腊空间局 (HSA)/希腊。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印度。 – 空间研究所 (IKI)/俄罗斯联邦。 –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 (KARI)/韩国。 – 通信部 (MOC)/以色列。 –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 (MBRSC)/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研究所 (NICT)/日本。 –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美国。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空间局 (NSARK)/哈萨克斯坦。 – 国家空间组织 (NSPO)/中国台北。 – 海军空间技术中心 (NCST)/美国。 – 荷兰空间办公室 (NSO)/荷兰。 – 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 (KFKI)/匈牙利。 – 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 (TUBITAK)/土耳其。 – 南非国家空间局 (SANSA)/南非共和国。 – 空间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 (SUPARCO)/巴基斯坦。 – 瑞典空间公司 (SSC)/瑞典。 – 瑞士空间办公室 (SSO)/瑞士。 –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美国。
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 (Estée Lauder) 旗下拥有超过 25 个美妆品牌,业务遍及 150 个国家。其 IT 部门为全球超过 48,000 名员工提供支持,并保护着数 PB 的数据。雅诗兰黛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平台和不同操作系统,尤其是在引入和收购新品牌时。目前,雅诗兰黛致力于将 Rubrik 标准化,使其成为跨地点、所有 SLA 用例的统一企业数据安全架构,并提升备份性能和恢复时间。此外,雅诗兰黛在敏感数据方面存在一些盲点,经常在本不该出现的文件中发现 PCI 信息。团队利用 Rubrik 的数据安全态势引擎,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发现、分类并报告包含敏感数据的文件位置。这有助于他们采取措施删除和修复敏感数据,保护客户和公司免受信息泄露的影响。
此次事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 InCobot 机械臂配备的人工视觉设备的训练方法。这只重约 50 公斤的手臂配备了一个摄像头,可以观察与人类操作员共享的环境,并检测附近是否有人手。视野中的手会打断机器人的移动,机器人会等待空间空闲后再采取行动。摄像头将其视频流发送到经过机器学习训练的系统。该系统基于通用的“YOLO”(You Only Look Once)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这是一种经过训练可识别日常物体的神经网络,其设计者强调其通用性,并通过“迁移学习”为其提供想要识别的特定物体的互补图像,从而实现专业化。
摘要 — 普适计算时代产生了无数的设备,它们不断监控用户及其环境,产生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但也可能导致监视和广告等不利用途。与此同时,人工智能 (AI) 系统正在应用于医疗保健、司法或人力资源等敏感领域,引发了人们对此类系统可信度的多重担忧。因此,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与伦理有着内在联系,包括算法伦理、数据伦理或实践伦理。在本文中,我们从伦理角度正式化了可信人工智能系统的要求。我们特别关注可以集成到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方面。在讨论了研究现状和剩余挑战之后,我们展示了智能城市中的具体用例如何从这些方法中受益。索引术语 — 人工智能、普适计算、伦理、数据融合、透明度、隐私、公平、问责制、联合学习
3.此外,我知道 SEA 学生的平均时间投入是每周 10-15 小时的个人时间,并且学业失败(即三次作业失败)将导致 12 个月的处罚,以便重新注册未来的 SEA 课程。指挥链完全支持(费率和全名)专业发展。
作为基因编写领域的先驱,Tessera Therapeutics 正在通过完善将短信息或长信息插入任何基因组的能力来改变人类治疗疾病的方式。Tessera 寻求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超过 12 TB 的科学数据在由湿科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组成的大型跨职能团队中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复使用 (FAIR)。Tessera 利用 Quilt 和 Nextflow 的组合来加速其基因编辑发现的上市。
摘要 — 人工智能 (AI) 正在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尽管这些基于 AI 的系统经常提供最先进的性能,但人类仍然犹豫不决是否开发、部署和使用 AI 系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 AI 系统缺乏透明度导致对 AI 系统缺乏信任。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可信赖的 AI”研究领域与定义指南和框架以提高用户对 AI 系统的信任的目标相结合,使人类可以无所畏惧地使用它们。虽然对 AI 的信任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但很少有研究重点是建立人类信任以改善人与 AI 系统之间的交互。在本文中,我们对可信赖 AI 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此外,我们提出了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开发指南,以提高用户信任度,增强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中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之间的互动。索引术语 — 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透明度、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生命周期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出现,PLS仅利用传输方的物理层的资源,并提供了理论上的信息,因此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技术,用于保护B5G/6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机密数据。此类通信系统使用信息理论方法来保证无条件的数据安全性,即,它们在不限制计算资源的情况下安全地抵抗对手。PLS上的先前作品主要基于非构建性随机编码参数,以建立理论结果。这样的结果表明,可以找到传输最高量的安全信息的编码方案。仍然,这种非构造方法的实际实用性很少。在现实世界应用中,实用的物理层安全性构建值得更多的关注。不幸的是,现有的PLS编码解决方案无法满足短包通信的严格延迟和可靠性要求,因为PLS上的大多数先前的工作仅在可以使用任意大型编码块长度的情况下为安全通信方案提供了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们目前有兴趣使用信息理论和编码技术开发实用有效的信息在理论上安全可靠的通信方案,以防止窃听攻击。我们旨在设计有限的长度和晶格代码的安全编码方案,以确保授权各方之间的超级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同时阻止对抗性窃听者学习传播消息。
摘要 — 普适计算时代产生了无数的设备,它们不断监控用户及其环境,产生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但也可能导致监视和广告等不利用途。与此同时,人工智能 (AI) 系统正在应用于医疗保健、司法或人力资源等敏感领域,引发了人们对此类系统可信度的多重担忧。因此,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与伦理有着内在联系,包括算法伦理、数据伦理或实践伦理。在本文中,我们从伦理角度正式化了可信人工智能系统的要求。我们特别关注可以集成到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方面。在讨论了研究现状和剩余挑战之后,我们展示了智能城市中的具体用例如何从这些方法中受益。索引术语 — 人工智能、普适计算、伦理、数据融合、透明度、隐私、公平、问责制、联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