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深厚复合地层TBM隧道小比例模型试验中开挖、管片模拟、变形、受力等难题,综合利用TBM模拟实验装置、模型管片环预制装置、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提出计算方法。通过对围岩变形特征及破裂分析,揭示了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1)无支撑时,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集中在以下工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变形从复合地层交界处的拱腰两侧开始,衍生出四个圆弧并发生剪切滑移,导致整体垮塌破坏。(2)支撑后,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集中在围岩与支撑相互作用的3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平衡过程和失稳状态。空间效应集中在围岩变形破坏区域,最严重区域为浅层围岩,次剧烈区域为边墙拐角处。
目录 第 1 章 - 一般原则 第 1 节 - 应用 第 2 节 - 符合性验证 第 3 节 - 功能要求 第 4 节 - 符号和定义 第 2 章 - 总体布置设计 第 1 节 - 分舱布置 第 2 节 - 舱室布置 第 3 节 - 通道布置 第 3 章 - 结构设计原则 第 1 节 - 材料 第 2 节 - 净尺寸方法 第 3 节 - 腐蚀附加 第 4 节 - 极限状态 第 5 节 - 腐蚀防护 第 6 节 - 结构布置原则 第 4 章 - 设计载荷 第 1 节 - 总则 第 2 节 - 船舶运动和加速度 第 3 节 - 船体梁载荷 第 4 节 - 载荷工况 第 5 节 - 外部压力 第 6 节 - 内部压力和力 第 7 节 - 载荷条件 第 8 节 - 载荷手册和载荷仪器 附录 1 - 货舱质量曲线 附录 2 - 直接强度分析的标准载荷条件 附录 3 - 疲劳强度评估的标准载荷条件 第 5 章 - 船体梁强度 第 1 节 -屈服校核 第 2 节 - 极限强度校核 附录 1 - 船体梁极限强度
摘要:通用航空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分支,电动飞机作为绿色能源飞机是通用航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电动飞机在碰撞、雷击、结冰等工况下的气动与动力学特性,引入损伤因素,建立飞机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模拟机体组合损伤情况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基于L1自适应控制算法对被控对象参数不确定性的估计能力和控制输出的自动调节能力,设计了在机翼损伤、碰撞后平尾损伤、平尾结冰、机翼雷击损伤情况下的电动飞机容错控制律。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对电动飞机机体组合损伤具有良好的容错控制能力,控制系统具有适应性、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对其他运输飞机的飞行安全控制具有很好的工程借鉴意义。
2-1:常规实验的测试目标和结构模型 .............................................................................. 13 2-2:RTHS 测试活动目标和结构模型摘要 .............................................................................. 15 2-3:FWT 常规实验的比例因子 ............................................................................................ 17 2-4:常规和 RTHS 实验的测试设置 ...................................................................................... 21 2-5:常规和 RTHS 实验中的仪器 ............................................................................................. 27 2-6:FWT 的常规和 RTHS 实验室实验摘要 ...................................................................... 31 2-7:选定的海上实验摘要 ............................................................................................................. 32 3-1:vRTHS 和数值建模测试或模拟的文献综述。 .................. 39 3-2: FWT 的 RTHS 实验总结 .............................................................................. 40 3-3: MIT/TLP 平台和 5 MW NREL 风力涡轮机结构特性 (Matha, D., 2010) 47 3-4: TLP MIT/NREL FWT 的固有频率验证(参考) ............................................................. 51 3-5: 子结构方法......................................................................................................................... 54 3-6: 气动和流体动力学载荷工况 ............................................................................................. 60 3-7: 评估标准 res
摘要:为提高电解槽产氢效率,充分利用风能,保证供电可靠性,针对产氢效率特点,提出非并网风氢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案,分析电解槽工作区间特点,优化电解槽工作区间;综合考虑电池充放电、设备容量及功率特点,制定适用于6种工况的能量管理策略,建立系统成本与可靠性定量多目标函数,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优化模型,确定最优储能容量组合。随后,对内蒙古某牧区风速数据进行实测,并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解槽始终运行在最优工作区间,优化后的风氢系统供电经济可靠。该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摘要:质量注入热防护是一种高效、主动的热防护技术,它通过向流场中注入储存的冷却剂来冷却结构,冷却剂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还对流场结构产生影响,起到隔热作用。质量注入方法可用于高热流密度、长时间飞行的工况,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最有潜力的冷却技术之一。蒸发、薄膜冷却和对冲喷射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典型质量注入技术。本文介绍了3种典型的质量注入技术的冷却机理,比较了3种技术的注入方式、流场特点和冷却效率,分析了3种技术在飞行器上应用的不足,并针对每种不足推荐了几种质量注入技术的组合方案。最后,对质量注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3点展望。未来应重点发展大体积注入热防护技术的流体-热-结构耦合方法、注入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热防护系统效能评估等。
摘要:沼气供暖在清洁能源转型和农业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冬季沼气产量低的问题,实施多能互补系统对保证供暖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保证供暖系统的经济性、稳定性和节能运行,本研究提出将沼气和太阳能耦合形成相变储能供暖系统。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某办公楼(43.96000 ◦ N,116.03000 ◦ E)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供暖系统数学模型。此外,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进行设备选型,优化动态运行策略,考虑成本最低和建筑负荷供需平衡。使用回收期、负荷率和日回报率等指标评估运行经济性。结果表明,供需平衡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最不利工况下投资回收期为4.15年,日回报率为32.97%;日优化策略的制定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实现了供需平衡的多能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
• 电调与电机一体化设计,车架布局布线更加简洁便捷。 • 攀岩车动力系统采用FOC(磁场定向控制)驱动方式,低速扭力强劲,优于标准无刷驱动,整体手感优于有刷驱动。 • 系统效率高,发热量小,有效延长运行时间,电机运转更安静柔和。 • 整机防护等级达到IP66,全工况运行无忧。 • 智能扭矩输出与速度闭环控制,操控得心应手。 • 主动拖拽制动力调节,上坡时提供超强抓地力。 • 内置强效开关模式BEC,持续电流高达4A,支持6V/7.4V切换,可驱动大扭矩高压舵机。 • 多重保护功能:电池低压保护、过热保护、油门丢失保护、锁死保护。 • 支持LED、LCD两种G2/Pro编程盒设置电调参数,设置参数更加便捷。
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运维阶段是全寿命周期的核心环节。目前,对运维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如何有效利用运维阶段丰富的监测数据和相关安全风险信息,对结构运维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预测的研究,对预应力钢结构运维安全状态的判断和控制决策效率产生影响。以轮辐式索桁架为例,提出将数字孪生模型(DTM)与钢结构运维安全相结合的新理念。通过现实物理空间维度与数字虚拟空间维度的结合,基于假设的分析模型。以上提出了理论框架,并从大数据的角度对某预应力钢结构进行了案例分析,评估了该方法在预应力损失及不均匀雨雪荷载工况下应用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运维管理提供指导,及时制定策略。
摘要 涡轮发动机转子叶片非包容性失效可能造成的危害一直是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长期关注的问题,而在临界工况下对失效叶片进行全面包容也是满足转子完整性要求的重要考虑之一。通常,在发动机设计阶段需要评审涉及发动机包容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机匣厚度、转子支撑结构、叶片重量和形状等。然而,证明发动机包容能力的首要方法是风扇叶片脱落试验和安全裕度(MS)分析。本文基于具体的发动机模型,旨在讲解FAR Part 33中航空发动机包容性要求的要点,并介绍MS分析和风扇叶片脱落试验在发动机适航认证中的实施。通过介绍,将对业界评估发动机包容能力和准备发动机认证程序中的最终试验演示有很大帮助。 ª 2013 CSAA & BUAA.由 Elsevier Ltd. 制作和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