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滑液 9. 表面标本-(皮肤、指甲、头发) 10. 伤口-(溃疡拭子) 11. 手术标本-(组织活检、脓肿) 鼻咽分泌物 1. 用无菌棉签通过鼻咽喉科的鼻腔收集标本。
• 24 小时内复查 心包填塞的体征 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血压、颈静脉扩张、肝肿大 参考:健康途径:mRNA COVID-19 疫苗接种后心肌炎和心包炎 预测:mRNA 疫苗接种后出现胸部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检查指南 (predict.org.au)
图 9.2. 心包膜和心壁层。围绕心脏的心包膜由三层和心包腔组成。心壁也由三层组成。心包膜和心壁共用心外膜。来自 Betts et al.,2013。根据 CC BY 4.0 许可。[图 9.2 图片说明。]
使用以下标签标记心脏的层:心心腔纤维纤维心包膜心包层的浆膜心包层止痛心包(心胸)心肌心肌心脏心脏心脏心脏来源层,与其功能相关的每个层的结构都重要的是什么?
斯泰伦博斯大学心脏病学系的研究兴趣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瓣膜和心包疾病以及心血管成像在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创新应用。感兴趣的候选人需要制定一份合适的研究计划,以便在面试时进行展示。
纵隔和心包(解剖学)1 - 心腔、瓣膜、传导系统和心脏神经支配(解剖学)2 - 心脏的发育(解剖学)3 - 心脏血管的组织(生理学)4 - 心肌和血管的组织学(解剖学)5 - 心脏血管的表面解剖学(解剖学)6 - 心肌的生理学(生理学)7 - 心电图(生理学)8 - 心律失常(生理学)9 -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学)10 - 心动周期(生理学)11 - 心输出量及其调节(生理学)12 - 心脏的泵送(生理学)13 -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心肌的代谢(生物化学)14 - 心肌炎的微生物学(病理学)15 -心脏瓣膜疾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1(病理学) 16 - 心内膜炎心肌炎(病理学) 17 - 心肌病 - 心包和心脏肿瘤(病理学) 18 - 心脏酶和其他蛋白质标记物(生物化学) 19 - 血管 I-动脉系统(解剖学) 20 - 血管 II - 静脉系统(解剖学) 21 - 血管系统的发育(解剖学) 22 - 血压(生理学) 23 - 微循环(生理学) 24 - 血浆脂蛋白和胆固醇(生物化学) 25 - 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 26 -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学) 27 - 高脂血症(药理学) 28 - 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药理学) 29 -
摘要:这项研究调查了上升主动脉置换的第一个模型的六个月结果。用于生产生物管的模具皮下植入了山羊。2-3个月后,寄生了模具以获得生物管(内径,12毫米;壁厚,1.5 mm)。接下来,我们在五只同种异体山羊中使用生物管进行了升高主动脉替代。在6个月时,动物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组织学评估。作为比较,我们使用戊二醛固定自体心包卷或猪衍生的异质生物管进行了类似的手术。在6个月时,CT显示生物管或假疗法形成没有动脉肿瘤。组织学评估显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沿生物管的弹性纤维的发展。在自体心包组中,没有新的细胞发育的证据,但是有钙化。在异源生物管组中观察到的组织学变化与同种异体生物管组中的组织学变化相似。但是,某些异源生物管中存在炎症细胞浸润。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成功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生物管的升主替代模型。目前的结果表明,生物管可能是主动脉组织再生的支架。
队列研究已发现接种复制性天花疫苗 (ACAM2000、Dryvax) 后出现心肌/心包炎病例,这些病例总结如下。因此,ACAM2000 疫苗的数据表/处方信息已更新,将心肌/心包炎列为不良反应 [4, 17]。研究作者指出,这些事件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因相似,但症状强度通常较低。死亡通常很少见,对死亡病例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毒侵入心肌或心包的证据 [18]。
我们目前使用 Thoratec 的 HeartMate 2 或 HeartMate 3。这是一种微型植入式 LVAD,代表了医疗技术的突破,并迅速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同类设备。我们还可以植入 Heartware 的 HVAD 设备,这是一种微型全输出设备,设计用于植入心包腔。该系统可快速放置泵。医院团队将在考虑个别患者的需求后决定植入哪种 LVAD。
结核病 (TB)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抗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表现,由原发性感染或潜伏性疾病复发引起。在极少数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会广泛播散,通常通过血源性或淋巴途径传播,导致多器官受累并可能危及生命,称为播散性结核病。我们介绍了一名 55 岁男性的病例,他到急诊室 (ED) 就诊,主诉炎症性多关节痛和肌痛,在过去四个月内病情逐渐恶化。其他症状包括疲劳、咳嗽伴有脓性痰,以及过去一个月内体重减轻。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肺矽肺和吸烟。体格检查显示,他面容憔悴,发烧(38.4 ºC),胸部检查正常,没有关节炎的迹象。血液检查显示贫血、白细胞减少、轻度肝细胞溶解和急性期反应物升高。尿沉渣显示轻度血尿,伴有红细胞管型。胸腹盆腔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弥漫性毛玻璃样支气管血管周围致密化、左侧胸腔积液、均质性肝脾肿大以及多发性纵隔、腹膜后、门静脉周围、髂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痰液和尿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DNA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呈阳性。诊断为播散性结核病,伴有肺和肾受累,并开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此外,收集了 24 小时尿液,发现蛋白尿为 1,566 毫克/24 小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显示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关节痛持续存在,并伴有新发关节炎,因此进行了关节穿刺术。结核分枝杆菌学和结核分枝杆菌 DNA PCR 检测均为阴性。在病房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并检测到颈静脉扩张和低血压。即时心脏超声显示大量心包积液,无心包填塞。超声引导下进行了心包穿刺术。心包液的结核分枝杆菌学和结核分枝杆菌 DNA PCR 检测均为阴性。入院六周后,痰液 Lowenstein-Jensen 培养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住院 145 天后出院,有迹象表明需要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 12 个月,治疗延长时间取决于临床进展。出院 12 个月后,患者无症状,分析和影像学检查均有改善;因此,停止抗结核治疗。播散性或粟粒性结核病是一种罕见疾病,由于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对每位临床医生的诊断都具有挑战性。如果最初没有怀疑结核病,多器官受累可能会影响诊断检查。临床医生应注意异质性疾病进展,因为最初发现器官受累并不排除疾病进一步播散的可能性。应迅速诊断,以便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并预防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