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锂过量阳离子无序岩盐 (DRX) 氧化物已显示出作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正极的潜力。它们通常利用 O 的氧化还原来实现高容量,这会导致表面氧气损失,从而影响正极性能。在这里,我们通过比较两个原型 DRX 正极 Li 1.2 Ni 0.333 Ti 0.333 Mo 0.133 O 2 (LNTMO) 和 Li 1.2 Mn 0.6 Nb 0.2 O 2 (LMNO) 来阐明表面结构演变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两种正极均能实现高容量,但氧气损失会导致 LNTMO 出现显著极化,而 LMNO 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我们表明,虽然两种材料的颗粒表面都会发生金属致密化,但产生的表面结构却截然不同。 LMNO 表面形成尖晶石相,可有效缓解氧损失并实现快速锂传输,而 LNTMO 表面形成致密的 DRX,阻碍锂传输,无法缓解氧损失。这些发现证明了 DRX 正极表面结构的重要性。
无序诱导的量子相变 (QPT) 的 Griffiths 奇异性是二维超导体 (2DSC) 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超导系统中,发现无序强度与涡旋钉扎能量有关,而涡旋钉扎能量又与量子 Griffiths 奇异性密切相关;然而,直接研究以阐明涡旋钉扎能量对 2DSC 中量子 Griffiths 奇异性的影响仍有待开展。这里,通过在 2De 电子气体 (2DEG) 上随机沉积超导纳米岛来设计一种人工 2DSC 系统。量子 Griffiths 奇异性存在于石墨烯/Pb 岛阵列混合物中,其中超导行为转变为由垂直磁场诱导的弱局部金属行为,并表现出临界行为,其发散的动态临界指数接近零温度。与石墨烯/Sn岛阵列复合材料中观察到的尖锐QPT相比,通过阿伦尼乌斯图分析获得的石墨烯/Pb岛阵列复合材料中的涡旋钉扎能量更大,这可能有助于量子Griffiths奇异性的存在。这项工作可以为2DSC中的QPT提供全面的解释。
光源特性。为了实现便携式传感或片上实验室功能的低成本、稳定的光谱复制,近年来高分辨率片上光谱仪的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传统的片上光谱仪通常基于梯阶光栅[1–3]和阵列波导光栅[2,4–7],需要精心设计才能满足目标光谱要求。这些器件的光谱分辨率与光路长度成比例,因此占用面积相对较大(≈1-2 cm2)。另一种很有前途的片上宽带光谱仪方法是将微机电系统 (MEMS) 技术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8–14] 这些器件通常通过深蚀刻硅制成,因此不适合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应用。Mortada 等人介绍了一种不同的基于 MEMS 的架构,利用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可以将操作范围扩展到可见光波长,同时在 635 nm 波长下具有中等分辨率。[9]
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Coleman 以及 Giddings 和 Strominger 的研究将时空虫洞的物理学与“婴儿宇宙”和一系列理论联系起来。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想法,使用与负宇宙常数和渐近 AdS 边界相关的特征来强化结果,引入视角的变化,并与最近关于 Page 曲线的复制虫洞讨论联系起来。一个关键的新功能是强调零状态的作用。我们在简单的体拓扑模型中详细探索了这种结构,这些模型使我们能够计算相关边界理论的全部范围。渐近 AdS 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变成了一个随机变量 Z ,其值可以小于理论中独立状态的简单数量 k 。对于 k > Z ,一致性源于引力路径积分定义的内积的精确退化,因此许多先验独立状态仅相差一个零状态。我们认为,任何一致的引力路径积分都必须具有类似的特性。我们还评论了外推到更复杂模型的其他方面,以及对上述集合中各个成员的黑洞信息问题的可能影响。
更广泛的背景 可充电电池仍然是便携式电子设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限制组件,这促使人们开展研究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功率容量和安全性。此外,电能储存在应对全球变暖的全球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电网储存应用,需要低成本、维护成本低且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电池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具有阳离子无序岩盐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已成为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正极。当制备过量的锂含量时,这些化合物可以成为合理的离子和电子导体,这一认识导致人们研究这种结构空间中的大量成分。目前,几种阳离子无序岩盐正极已经表现出非常高的比容量和高达 1000 W h kg 1 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市售的层状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阳离子无序的岩盐阴极也有望整合廉价且地球丰富的过渡金属物质,从而为大规模电力运输和电网存储应用提供更可持续的电池化学反应。
我回顾了量子霍尔效应的替代模型的一些方面,该模型不基于无序势的存在。相反,在存在交叉电场和磁场的情况下,采用电子漂移电流的量化来构建非线性传输理论。替代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二维电子气与导线和施加电压的耦合。通过在外部电压固定 2D 子系统中的化学势的图像中工作,实验观察到的电压与量子霍尔平台位置之间的线性关系找到了自然的解释。此外,经典霍尔效应成为量子霍尔效应的自然极限。对于低温(或高电流),非整数子结构将较高的朗道能级分裂为子能级。电阻率中子结构和非整数平台的出现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无关,而是由(线性)电场的存在引起的。一些结果分数恰好对应于半整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