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克隆方法 [ 1 ] 是传统限制性位点克隆的绝佳替代方案,其优势在于只需单管反应,即可在短短 30 分钟内无缝组装多个片段(图 1)。此方法包括 Gibson Assembly 和 Golden Gate,可实现定向克隆,无需特定的限制序列。无缝克隆依赖于使用由嗜温外切酶、嗜热连接酶和高保真聚合酶组成的酶混合物。由于组装需要两端都有完整的序列,因此该方法可以筛选出截短的序列或末端有错误的序列。我们建议在组装和大多数克隆应用中使用无缝克隆方法。
物联网和大数据市场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2020 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约为 87 亿台,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至 254 亿台。我们日益互联的世界将需要覆盖提供物联网通信的传感器。然而,目前地球表面约 80% 的区域尚未提供任何连接,这对农业、能源、物流、海事和许多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它们需要监控位于偏远或恶劣环境地区的资产。此外,随着地面攻击的增加,公共、工业或商业系统被黑客入侵的例子也呈指数级增长,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和其他危险。因此,确保生成、交换和处理的数据准确且可信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需要为每个传感器提供可信的数字身份,并启用具有强大硬件和软件安全功能的生态系统
摘要:当前肺癌临床研究的重点是生物标志物和个性化治疗策略。与从 I 期到 IV 期试验的传统药物开发模式相比,自适应临床试验设计因其灵活性的提高而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一种这样的自适应方法是无缝 II/III 期设计,它已用于减少总样本量和药物开发时间。在此背景下,在 MEDLINE (PUBMED)、SCOPUS、EMBASE 和 Cochrane 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中进行了算法系统搜索,直到 2022 年 6 月 31 日,以便确定采用无缝 II/III 期方法的系统治疗肺癌试验并描述其特征。搜索策略共产生 1420 条记录,这些记录通过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系统评价中纳入了 28 项符合条件的试验。根据研究终点,最常见的亚型包括具有无效性/无用性分析的 II/III 期试验(61%;17/28),其次是剂量递增 II/III 期试验(18%;5/28)、一项多组多阶段试验和 5 项其他设计试验(18%)。大多数符合条件的试验是开放标签的(71%;20/27),包括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23/28),评估靶向疗法和/或免疫疗法(82%;23/28)并招募患有晚期疾病的患者(89.3%;25/28)。总之,无缝 II/III 期设计是肺癌研究中可行且合适的方法,根据研究终点具有不同的设计子类别。
直到最近,所有蜂窝网络都局限于地球,但非地面网络 (NTN) 提供了扩大覆盖范围的巨大潜力。这对于发展全球 5G 连接以及实现各种新兴企业级 5G 用例特别有利。第三代合作伙伴 (3GPP) 的最新 5G 规范 (Release 17) 首次包括对基于卫星的 NTN 的支持。过去,5G 标准未能支持卫星和地面网络的集成,因为 3GPP 的职责至少在最初并不是将 5G 网络之外的关键技术推动因素 (如边缘计算或 AI) 集成为架构的固有部分。
1 奇特卡拉大学电气工程系,奇特卡拉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旁遮普 140417,印度;mukul.chankaya@chitkara.edu.in 2 克什米尔大学电气工程系,斯利那加 190006,印度;ikhlaqh@uok.edu.in 3 BEARS,大学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新加坡 138602,新加坡 4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柔佛州新山 81310,马来西亚 5 斯利那加国家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斯利那加 190006,印度; aijaz54@nitsri.net 6 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大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利雅得 11421,沙特阿拉伯 7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大学 Ingenium 研究组,雷阿尔城 13071;faustopedro.garcia@uclm.es * 通信地址:hasmat.malik@gmail.com (HM);majedalotaibi@ksu.edu.sa (MAA)
以下人员阅读并讨论了学生 Julie B. Matarweh 提交的论文,并评估了学生在期末口试中的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他们发现该学生通过了期末口试。
向净零排放世界过渡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能源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是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关键。然而,当今的储能设备受到其组成材料性能的限制。克服这些限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果材料对空气/湿度敏感,材料研究将变得更具挑战性。
摘要 随着纳米技术领域的进步,纳米图案化不仅在高附加值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廉价产品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大规模生产廉价产品所需的技术,如连续卷对卷 (R2R) 工艺,正在迅速兴起。人们对亚微米和纳米模具的制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激光干涉曝光来制造可用于连续卷对卷图案化的纳米图案圆柱形模具。此外,我们还展示了使用棱镜在圆柱体(长度为 300 毫米,直径为 100 毫米)上制造无缝图案的螺旋曝光工艺。使用 UV 树脂将图案转移到平面模具上,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图案均匀,具有纳米图案线宽(75 纳米)和亚微米周期(286 纳米)。观察结果表明,使用激光干涉光刻制造卷模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无缝图案化方法。
记录的版本:此预印本的一个版本于2021年5月11日在自然通讯上发布。请参阅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2912-8。
摘要:模型驱动的软件工程(MDSE)促进了对软件开发的模型的使用。MDSE的一种方法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其大小和复杂性稳步增长。对嵌入式系统的MDSE用法通常包括创建高级体系结构,例如,使用Uni-In-fileshoding语言(UML)组成,而系统的实际实现是手动完成的。原因之一是高级UML模型与与微控制器相关的低级编程之间的语义差距,即在寄存器级别上的命令编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基于UML的MDSE工具中的硬件接口(例如GPIOS或UARTS)无缝集成的方法。此使开发人员能够在MDSE工具中持续创建其应用程序,而不是诉诸于MDSE工具环境之外的手动编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描述如何将面向对象的硬件抽象层无缝集成到MDSE工具中的方法。此外,我们为硬件接口提供了GUI工具,该工具可以最初配置这些接口。随后可以使用自动代码生成方法来生成微控制器的硬件接口的初始化代码。我们为我们的方法提供了用例,其中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应用移植到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其他几个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