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比热容()电池温度()电池产生的总热量()冷却系统传递的总热量()不可逆产热()电流()内部电阻()总传热系数()总热阻()
A 面积 a 加速度、半长轴长度、声速 B i 原子总数 B 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 b 半短轴长度 c 光速[299.792 x 10 6 m/s] c ∗ 特征速度 c D 阻力系数 ck 质量分数 c L α 升力系数 cp 恒压比热容 c T 推力系数 cv 恒容比热容 D 阻力 E 期望 E 电场 E KE 粒子动能 E pot 粒子势能 e 比机械能、比能 F 力、焦点 G 吉布斯自由能 G 万有引力常数[6.674 x 10 − 11 m 3 /(kg s 2 )]、单位体积吉布斯自由能、质量通量 g 比吉布斯自由能 H 焓 H 单位体积焓 h 比角动量、比焓、高度、普朗克常数 [6.626 x 10 − 34 Js] I 冲量、转动惯量、电流 I sp 比冲量 i 倾角 J 2 非球形地球纬向谐波(1.0826 x 10 − 3 ) j 电流密度 K 燃烧表面积与喷嘴喉口面积比 K c 基于浓度的平衡常数 K p 基于分压的平衡常数 KE 动能 k 等效弹簧常数 kb 反向反应速率、玻尔兹曼常数 [1.380 x 10 23 J/K]
热能存储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变材料 (PCM) 因其有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被广泛使用。虽然氮化物基盐 PCM 通常用于热能存储,但其潜热存储能力仍然有限。这项研究通过加入单层氮化硼来增强氮化物基盐用于热能存储的性能,从而提高热导率和潜热存储能力。Sn₃N₂-LiNO₃-NaCl/单层氮化硼的新型混合物具有高比热容、高潜热值和低相变温度的特点,使其成为热能存储的绝佳候选材料。在 PCM 中添加单层氮化硼可显著提高热导率,将其从 1.468 W/m·K 提高到 5.543 W/m·K。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氮化物基三元盐不会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相互作用纯粹通过混合来改善热性能。该新型共混物还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0℃时分解率仅为0.5%,熔化温度为150℃,凝固温度为130℃。三元盐的比热容达到最大值3.5 J/g·℃,表明热流速率更高,充电和放电速率也更高。复合PCM(CPCM)的储热能力在600℃时为600 kJ/kg,这些PCM的组合延长了储热时间。三元盐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在100次循环中保持性能而质量没有显著减少。此外,三元盐向单层孔隙中的扩散进一步增强了其有效性。使用基于Anaconda的Jupyter Notebook和Python进行模拟分析。
针对锂电池的热失控行为,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管理技术,包括风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等。上述热管理方式中,液冷比热容较大,冷却效果好,更容易实现电池温度均匀分布。液冷的主要缺点是系统总重量大、成本高、可靠性差。PCM冷却具有能耗低、系统配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PCM固化时间长,无法满足持续散热的要求。鉴于成本低、工业设计简单,风冷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冷却系统,常用于电动汽车,尤其是踏板车。一般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闪点 COC ASTM D 92 / ISO 2592 °C 燃点 ASTM D 92 / 2592 °C 自燃点 DIN 51794/ ASTM E659 °C 倾点 ASTM D 97 / ISO 3016 °C 气味 n/a {TDS 规格} 颜色 ASTM D 156 / ISO 2211 {MSDS 规格} 硫含量 ISO 14596 ppm 比热容 ASTM E 1269 kJ/kg*K @ 40°C 热导率 ASTM D 7896 W/m*K @40°C 任意°C 下的密度 ISO 12185 kg/m3 @ #°C 体积膨胀 ASTM D 1903 /°C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锂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产量大幅增加。由于锂金属的比热容是所有固体元素中最高的,因此它已用于传热应用;然而,锂具有腐蚀性,需要特殊处理。这种金属已被用作合金剂,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核应用。由于具有高电化学电位,它被列为电池阳极材料的领先竞争者。锂用于特殊玻璃和陶瓷。位于圣劳伦斯山的 200 英寸望远镜的玻璃。帕洛玛山含有锂作为次要成分。氯化锂是已知的最吸水的材料之一,它和溴化锂一样,用于空调和工业干燥系统。硬脂酸锂用作通用高温润滑剂。其他锂化合物用于干电池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