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番茄果实在贮藏期间极易受到主要病原菌灰葡萄孢(B. cinerea)的侵染。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在植物防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至关重要。自噬相关基因5(ATG5)在自噬体的完成和成熟中起关键作用,并被灰葡萄孢菌快速诱导,但ATG5在番茄采后果实抗灰葡萄孢菌中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阐明SlATG5在番茄果实抗灰葡萄孢菌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介导的SlATG5敲除技术。结果表明,slatg5突变体对灰葡萄孢菌的感染更加敏感,病害症状更加严重,抗病酶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等活性降低。此外,研究还观察到接种灰葡萄孢菌后,slatg5突变体中水杨酸(SA)信号相关基因SlPR1、SlEDS1、SlPAD4、SlNPR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WT,而茉莉酸(JA)信号相关基因SlLoxD和SlMYC2的相对表达量低于WT。这些结果表明,SlATG5 通过抑制 SA 信号通路和激活 JA 信号通路正向调控番茄果实对灰霉病菌的抗性反应。
摘要:口腔共生微生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有助于宿主的健康。然而,口腔微生物群在各种口腔和全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腔微生物群的特点可能是,在使用可拆卸或固定假牙的受试者中,某些微生物的流行率高于其他微生物,这取决于口腔健康状况、使用的假牙材料以及假牙制造不当或口腔卫生不良造成的任何病理状况。可拆卸和固定假牙的生物和非生物表面都很容易被细菌、真菌和病毒定植,这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可能成为潜在的病原体。假牙佩戴者的口腔卫生通常不够充分,这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以及微生物从共生菌转变为病原菌。根据本综述的结果,牙齿和植入物上的固定和可拆卸假牙容易被细菌定植,并可能导致菌斑的形成。执行假体产品的日常卫生程序、设计假体以方便患者的家庭口腔卫生习惯以及使用抗牙菌斑积聚或能够减少口腔菌群失调的产品来改善患者的家庭口腔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本综述主要旨在分析健康和病理性口腔条件下固定和可拆卸种植体或非种植体支持假体佩戴者的口腔微生物组组成。其次,本综述旨在指出相关的牙周自我护理建议,以预防固定和可拆卸种植体或非种植体支持假体佩戴者的口腔菌群失调并维护牙周健康。
摘要 利尻岛耸立于日本海,约 8,000 年来一直处于火山休眠状态。这个有人居住的小岛上没有中型到大型野生动物,是东亚迁徙路线上各条路线上野生鸟类迁徙的重要中途停留地。进行了一项为期 5 年的调查,以探索蜱虫和蜱传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通过标记植被,在整个调查期间,主要收集到分布在远东有限地点的巴氏硬蜱 (Pomerantzev, 1948)。巴氏硬蜱由两个单倍群组成,即旭川型和利尻型,其中利尻型的流行率和核潮汐多样性分别超过 90% 和 0.068。野生动物调查显示,红背田鼠和野鸟(包括东方绿雀和黑脸鹀)是它们吸血的宿主。此外,红背田鼠感染了蜱传病原菌 Candidatus Ehrlichia khabarensis(5/21,24%)。到目前为止,仅在哈巴罗夫斯克和温哥华报道过具有相同基因序列的微生物。在寻宿主成年巴氏硬蜱中也检测到了 Ca . E. khabarensis 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利尻岛是巴氏硬蜱和巴氏硬蜱传播微生物的避难所。此外,在远东地区由全沟硬蜱传播的美国谱系巴贝斯虫似乎在巴氏硬蜱和野生啮齿动物之间也得以保留。各种因素影响着该岛独特的生态系统。利尻岛的历史和生态生物地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蜱虫和相关微生物的起源、进化和扩张。
现将2015年5月11日至15日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第68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 68)会议的情况和审议结果通知如下。 1.与压载水管理公约相关 压载水管理公约于2004年通过,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转移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公约要求船舶在近海交换压载水,或使用符合压载水排放标准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交换压载水。 该公约将在获得至少30个国家批准且批准国商业航运总吨位至少占世界商业航运吨位的35%后12个月生效。 (一)公约批准情况自MEPC 67(2014年10月)以来,格鲁吉亚是唯一新批准公约的国家,使批准公约的国家数量达到44个,占商业航运总量的比例吨位为32.86%,但仍未生效。 (2)压载水处理设备的认可公约规定的压载水处理设备需要主管当局根据IMO指南进行批准(型式认可)。如果设备使用“活性物质”来杀死或灭菌有害水生生物或病原菌,则在主管当局进行型式批准之前,IMO单独批准活性物质(基本批准),并进行综合批准(最终批准)需要一个处理设备。 在这次会议上,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获得了五项基本批准和一项最终批准。这使得 IMO 最终批准的设备总数达到 37 种。 已获得有关当局型式认可并可实际安装在船上的设备数量为57个,其中包括不使用活性物质的设备。批准的设备列表将在 IMO 网站上发布。 http://www.imo.org/OurWork/Environment/BallastWaterManagement/Pages/BWMTechnolo gies.aspx
简介:泌尿道感染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了解病因和局部耐药模式对于确定经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着手审查与泌尿道感染有关的病原体、局部耐药模式以及相应调整一线抗生素治疗的影响。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其中包括 2019 年(第 1 组)和 2022 年(第 2 组)两个时期在北巴拉那州一家医院接受尿培养的儿科患者。在这两个时期之间,建立了内部临床行动方案,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建议使用头孢呋辛作为一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对各组所鉴定的泌尿道病原体、各自的抗菌素耐药模式以及制定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进行了比较。结果: 第 1 组共确诊泌尿道感染 402 例,第 2 组共确诊 398 例。大肠杆菌 (E. coli) 是最常见的泌尿道病原菌 (79.4% - 83.3%),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属。在第 1 组中,最常选择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 (AC),而在第 2 组中则是头孢呋辛 (p < 0.001)。最常见的耐药性是氨苄西林(39.3% - 39.7%)。对 AC 的耐药性在各组之间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变化(33.1% vs 27.4%,p = 0.079),对头孢呋辛(4.7% vs 3.3%,p = 0.292)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TMP-SMX) 的耐药性(15.2% vs 14.1%,p = 0.659)也是如此。第 1 组和第 2 组之间对呋喃妥因 (9.0% vs 0.3%,p < 0.001) 和磷霉素 (1.7% vs 0.3%,p < 0.036) 的耐药性显著降低。结论:大肠杆菌仍然是儿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我们的样品的交流电阻很高(33.1%)。将一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从 AC 改为头孢呋辛,导致 AC 耐药性降低的趋势,而不会增加头孢呋辛耐药性。关键词:儿童;泌尿道感染/病因;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泌尿道感染/药物治疗;细菌耐药性
益生菌已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一个多世纪。它们可以减轻胃肠炎的影响,现在还用于治疗急性腹泻。这项研究旨在评估益生菌对腹泻病原菌的共聚集作用。为此,本研究使用了 11 株益生菌分离株,包括三株植物乳杆菌、一株加氏乳杆菌、两株发酵乳杆菌、三株嗜酸乳杆菌和两株加氏乳球菌分离株。对所有分离株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自聚集能力、粘附能力、抗菌活性、酸性耐受性和胆汁盐耐受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分离株在 4 小时后具有自聚集能力,其中发酵乳杆菌的比例最高,为 57.14%。药敏试验中,除1株分离株外,其余分离株均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有抗性,除1株分离株外,其余分离株均对万古霉素和四环素敏感。所有分离株均具有黏附能力,但存活率不同,在酸性条件下,乳酸杆菌的存活率可达34.57%,在胆盐耐受性方面,乳酸杆菌的存活率最高,为85.17%,属于加氏乳杆菌。益生菌分离株对不同乳酸杆菌属和乳球菌属分离株的致腹泻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直径为17~49 mm。此外,还研究了益生菌分离株对腹泻致病菌的共聚集能力,结果表明,益生菌分离株在培养24 h后对大肠杆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和产碱普罗维登斯菌均有共聚集作用。益生菌分离株对产碱普罗维登斯菌的共聚集作用最强的是发酵乳酸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共聚集率达100%,而对大肠杆菌的共聚集率最低,为14.29%。研究结果揭示了益生菌的益生特性和对腹泻致病菌的共聚集作用。关键词:自聚集、腹泻、乳酸杆菌属、乳球菌属、益生菌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作为固着生物,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的机制来应对病原体。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的获取和运输,这些营养物质介导植物细胞信号传导并激活促生长和/或抗病原体基因的表达。营养物质,包括糖和氨基酸,是高产作物生产所必需的,但也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微生物利用多种策略来适应植物,包括增强根细胞表面以吸收营养、竞争环境营养、劫持植物营养以及改变细胞营养运输和信号传导。这些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会导致植物微生物群的转变。因此,分析营养物质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施肥效率至关重要。镰刀菌穗枯病 (FHB) 严重威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赵等人。对抗性基因型苏麦3号和感病基因型山农20接种禾谷镰刀菌后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部分氨基酸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外源施用脯氨酸(Pro)和丙氨酸(Ala)可增强小麦对禾谷镰刀菌的抗性,而外源施用半胱氨酸(Cys)则加重小麦的感病性,说明小麦的氨基酸代谢与抗性密切相关。尖镰孢菌是引起烟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影响烟草的生长。200F 的毒力测定 . oxysporum 菌株的鉴定以及表达模式的鉴定表明基因与毒力水平呈正相关,并表明 ATP 合成酶基因通过抑制烟草中糖最终输出转运蛋白 (SWEETs) 的表达水平对 F. oxysporum 的毒力很重要 [Gai et al.]。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感染显著改变了拟南芥中 SWEETs 的表达水平。组织学和遗传分析表明,M. incognita 感染诱导 AtSWEET1 在瘿中特异性表达,突变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美罗培南在危重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靶标达成情况,并比较美罗培南给药方案的效果。患者和方法:分析了重症监护室使用美罗培南的 37 例危重患者。根据患者肾功能对患者进行分类。基于贝叶斯估计评估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别关注 40%fT>MIC(游离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分数)和 100%fT>MIC 的靶标达成情况,病原体 MIC 为 2 mg/L 和 8 mg/L。此外,还比较了标准给药(1g 美罗培南,每 8 小时静脉输注 30 分钟)和非标准给药(标准给药以外的给药方案)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美罗培南清除率(CL)、中心分布容积(V1)、室间清除率(Q)和外周分布容积(V2)分别为3.3 L/h、9.2 L、20.1 L/h和12.8 L。不同肾功能组患者的CL有显著差异(p < 0.001)。病原菌MIC为2 mg/L和8 mg/L的两个目标达标率分别为89%、73%、49%和27%。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的目标达标率高于其他组。标准剂量达到40%fT>2/8 mg/L的目标(分别为85.7%和81%),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达到40%fT>MIC的目标分数为100%。此外,标准剂量组和非标准剂量组在目标达成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肾功能是美罗培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目标达成率的重要协变量。标准剂量组和非标准剂量组之间的目标达成率不可比。因此,如果有条件,治疗药物监测在危重患者剂量调整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美罗培南,危重患者,药代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
肺部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导致脓胸、胸腔积液和肺脓肿等各种并发症 ( Magill et al., 2014)。肺部感染是由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肺部疾病,包括真菌、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和寄生虫。及早识别和验证病原体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改善肺部感染的预后至关重要。相反,延误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和更大的死亡风险。长期以来,病原菌的检测主要依赖于常规检查 (CE),例如涂片、培养、免疫学测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痰样本、纤维支气管镜刷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和支气管内活检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标本类型。然而,检测病原体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非常耗时,因为一种传染病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必须对每种病原体进行单独检查。另一个限制是抗生素治疗显著降低了培养的诊断效果,而且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无法被检测到。此外,鉴于CE的显著缺点,治疗决策很大程度上更加经验性,特别是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使进一步治疗变得困难。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率和精准治疗。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mNGS)技术已被用于通过高通量测序来识别感染的病因和潜在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和真菌,而无需分离和培养单个分离株。在临床微生物学领域,与 CE 方法相比,mNGS 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包括无偏检测、高通量测序和相对较快的周转时间;基本 NGS 工作流程(包括样本/文库制备、测序、数据分析和报告)仅需大约 24 小时。因此,mNGS 技术在快速识别病原体和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它被广泛用于补充 CE 方法,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NGS 技术日益发展,不同的测序平台已应用于临床样本的 mNGS。在众多可用的测序平台中,最常用的是第二代测序技术,例如Illumina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BGI)提供的平台(Jerome等,2019年;Zhou等,2019年;Chen L等,2020年;Chen P等,2020 ; Yan 等,2020 ; Liu 等,2021 ; Zhao 等,2021)。然而,很少有研究确定选择不同的测序平台是否会显著影响临床诊断;因此,选择合适的测序平台仍然是临床实验室和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先前的研究报告称,各种测序平台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