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航行安全 ................................................................................................................ 6-1 船钩 .............................................................................................................................. 6-1 海图 .............................................................................................................................. 6-1 罗盘 .............................................................................................................................. 6-1 日间形状 ...................................................................................................................... 6-2 测深装置 ...................................................................................................................... 6-2 吃水和载重线标记 ...................................................................................................... 6-2 应急电源 ...................................................................................................................... 6-3 发动机指令电报 ............................................................................................................. 6-3 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 6-3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 6-4 全球定位系统 ............................................................................................................. 6-5 抛缆 ............................................................................................................................. 6-5 国际代码旗 ...................................................................................................................... 6-5 操纵特性 ...................................................................................................................... 6-5 航行灯........................................................................................................... 6-5 航行出版物和信息 ...................................................................................................... 6-5 雷达 .............................................................................................................................. 6-6 无线电安装(舰桥至舰桥) ........................................................................................ 6-6 相对运动绘图 ............................................................................................................. 6-6 探照灯 ............................................................................................................................. 6-6 船钟 ............................................................................................................................. 6-6 船笛/喇叭 ...................................................................................................................... 6-6 操舵系统 ............................................................................................................................. 6-6 驾驶室窗户 ...................................................................................................................... 6-6...................................................................................... 6-7
干舷时船舶长度()为从龙骨顶端量起的85%最小型深水线处首柱前侧至尾端船板后侧的长度(以米为单位)的96%,或为该水线上首柱前侧至舵杆轴线的长度(以米为单位),取较大者。但是,当首柱轮廓在85%最小型深水线以上凹陷时,该长度的前端点应取首柱轮廓最后点在该水线上的垂直投影。对于无舵杆的船舶,干舷船舶长度为从船首前侧到船尾壳板后侧测量的长度的 96%,该长度位于从龙骨顶部测量的最小型深的 85% 处的水线上。测量此长度的水线应与 108 中定义的载重线平行。
干舷船舶长度 ( ) 为从龙骨顶部测量的最小型深 85% 处的水线上从船首柱前侧到尾端船板后侧测量的长度(以米为单位)的 96%,或为从船首柱前侧到该水线上舵杆轴线测量的长度(以米为单位),以较大者为准。但是,如果船首轮廓在 85% 最小型深的水线以上凹陷,则该长度的前端点应取船首轮廓最后点在此水线的垂直投影。对于无舵杆的船舶,干舷船舶长度为从船首前侧到尾端壳板后侧在 85% 最小型深的水线上从龙骨顶部测量的长度的 96%。测量此长度的水线应与 110 中定义的载重线平行。
1.1 适用范围。 1.1.1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1 适用于专门建造或改建的船舶,无论其总吨位和动力装置输出功率如何,用于运输散装液化气体(在 37.8°C 温度下蒸气压超过 280 kPa 绝对值)以及技术要求表(附录 1)所列的其他物质。散装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 2 完全符合《海船设备规范》、《海船货物装卸设备规范》和《海船载重线规范》的要求。《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3 在《海船规范》文本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于 LG 承运人。 1.2 定义和解释。 1.2.1 LG 规范中使用了以下定义。可燃上限是指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气体的浓度,高于该浓度时,没有足够的空气支持和传播燃烧。二级屏障是货物围护系统的防液体外部元件,旨在暂时遏制任何可能通过主屏障泄漏的液体货物,并防止船舶结构温度降低到不安全的水平。气体安全处所是除气体危险处所以外的处所。液化气体运输船是设计用于运载液化气体的船舶。
本文件中给出的补充要求是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 适用于签发检验证书 (COI) 的要求,这些要求包含在《联邦法规》(CFR) 中,但未在 DNV GL 船舶分类规则(2015 年 10 月)或国际公约要求中充分涵盖。此 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包含对 1998 年 2 月 13 日《联邦公报》第 63 卷第 30 号定义的关键船舶安全系统的补充要求。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还包含美国对 SOLAS 的解释,以及与吨位测量、载重线、MARPOL 73/78、潜水支持系统、军官和船员住宿、航行安全、IBC 和 IGC 规则、海上供应船和散装危险货物有关的附加要求。本 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适用于已加入替代合规计划 (ACP) 并由 DNV GL 入级、已颁发或计划颁发 ILCC、MARPOL 和 SOLAS 证书且将根据 46 CFR 第 I 章第 D 章“油轮”、第 H 章“客轮”或第 I 章“货船和杂项船”、第 L 章“近海供应船”或第 O 章“某些散装危险货物”颁发 COI 的美国国旗新建或现有船舶。对美国国旗船舶的要求可表示为以下各项的总和:
1.1 适用范围。 1.1.1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1 适用于专门建造或改建的船舶,无论其总吨位和动力装置输出功率如何,用于运输散装液化气体(在 37.8°C 温度下蒸气压超过 280 kPa 绝对值)以及技术要求表(附录 1)所列的其他物质。散装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 2 完全符合《海船设备规范》、《海船货物装卸设备规范》和《海船载重线规范》的要求。《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3 在《海船规范》文本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于 LG 承运人。 1.2 定义和解释。 1.2.1 LG 规范中使用了以下定义。可燃上限是指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气体的浓度,高于该浓度时,没有足够的空气支持和传播燃烧。二级屏障是货物围护系统的防液体外部元件,旨在暂时遏制任何可能通过主屏障泄漏的液体货物,并防止船舶结构温度降低到不安全的水平。气体安全处所是除气体危险处所以外的处所。液化气体运输船是设计用于运载液化气体的船舶。
本文件中给出的补充要求是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 适用于签发检验证书 (COI) 的要求,这些要求包含在《联邦法规》(CFR) 中,但未在 DNV GL 船舶分类规则(2015 年 10 月)或国际公约要求中充分涵盖。此 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包含对 1998 年 2 月 13 日《联邦公报》第 63 卷第 30 号定义的关键船舶安全系统的补充要求。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还包含美国对 SOLAS 的解释,以及与吨位测量、载重线、MARPOL 73/78、潜水支持系统、军官和船员住宿、航行安全、IBC 和 IGC 规则、海上供应船和散装危险货物有关的附加要求。本 DNV GL 美国补充文件适用于已加入替代合规计划 (ACP) 并由 DNV GL 入级、已颁发或计划颁发 ILCC、MARPOL 和 SOLAS 证书且将根据 46 CFR 第 I 章第 D 章“油轮”、第 H 章“客轮”或第 I 章“货船和杂项船”、第 L 章“近海供应船”或第 O 章“某些散装危险货物”颁发 COI 的美国国旗新建或现有船舶。对美国国旗船舶的要求可表示为以下各项的总和:
适用于专门建造或改装用于运输压缩天然气(CNG)的船舶,无论其总吨位和动力装置输出如何。运输压缩天然气的船舶 2 完全符合《海船设备规则》和《海船载重线规则》的要求。《海船入级和建造规则》 3 以及《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入级和建造规则》 4 在 CNG 规则文本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于 CNG 运输船。1.2 定义和解释。1.2.1 一般定义和解释在 LG 规则中给出。CNG 规则中使用了以下定义和解释。货舱盖是货舱的上舱口盖,可以监控货舱内的货物运输情况。货舱空间是船舶结构包围的空间,货舱位于其中。货舱缸是一种圆柱形容器,由标准大直径管道制成,用于海底管道,其盘形端部构成货舱的基本容积。货舱管道是连接货舱缸体并将货舱缸体与货舱的货物阀连接的管道。盘管货舱是由长而小直径的盘管组成的货舱。圆筒货舱是由多个通过货舱管道相互连接的圆筒形压力容器组成的货舱。设计压力是货舱顶部的最大气体压力,用于设计货舱和货物管道。设计温度是货舱材料、管道、基础和使用中的货舱内壳结构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是等于设计值 95% 的压力。
前言 大会第十六届会议(1989 年)以 A.649(16) 号决议通过了《移动式海上钻井平台建造和设备规则》。1989 年移动式钻井平台规则为新建移动式钻井平台提供了国际标准,这将促进其国际移动和运营,并确保此类平台和船上人员的安全水平,相当于 1974 年 SOLAS 公约和 1966 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1988 年议定书对从事国际航行的常规船舶所要求的安全水平。1989 年 MODU 规则取代了 A.414(XI) 号决议通过的 MODU 规则(即 1979 年 MODU 规则),适用于 1991 年 5 月 1 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移动式海上钻井平台。本文件纳入了以下规则修正案: • 1991 年修正案,由 MSC/Circ.561(MSC 第 59 届会议)提出; • 1994 年修正案,由 MSC.38(63)提出; • 2004 年修正案,由 MSC.187(79)提出; • 2013 年修正案,由 MSC.358(92)提出;以及 • 2014 年修正案,由 MSC.383(94)提出。影响本文件但未纳入的决议如下: • MSC.39(63) 将《警报和指示器规则》扩展至移动式钻井装置并对其进行了修订;以及 • A.830(19) 废除了上述规则并采用了《1995 年警报和指示器规则》。对于在此日期之前建造的移动式海上钻井装置,适用之前的《移动式钻井装置规则》(1979 1)。
1.1 适用范围。1.1.1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 1 适用于专门建造或改装的船舶,无论其总吨位和动力装置输出功率如何,用于运输散装液化气体(在 37.8°C 温度下蒸气压超过 280 kPa 绝对值)以及技术要求表(附录 1)中列出的其他物质。散装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 2 完全符合《海船设备规范》、《海船货物装卸设备规范》和《海船载重线规范》的要求。《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3 在《海船规范》文本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于液化气体运输船。1.2 定义和解释。1.2.1 液化气体规范中使用以下定义。可燃上限是指空气中烃类气体的浓度,高于该浓度时,空气不足以支持和传播燃烧。二级屏障是货物围护系统的防液体外部元件,旨在暂时围护任何可能通过主屏障泄漏的液体货物,并防止船舶结构温度降低到不安全的水平。 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是设计用于运输技术要求表(附录 1)所列的液化气体和其他散装产品的船舶 ...或其他散装产品的船舶。货物围护系统和货物管道;使用不需要二次屏障的货物围护系统运载货物的货舱处所;用单一气密钢边界与布置需要二次屏障的货物围护系统的货舱处所隔开的处所;货泵房和货物压缩机房;距离任何货舱出口、气体或蒸汽出口、货管法兰或货物阀门或货泵房和货物压缩机房的入口和通风口 3 米范围内的露天甲板或露天甲板上的半封闭处所;货物区域上方的露天甲板,以及露天甲板上货物区域前后 3 米范围内至露天甲板以上 2.4 米高度的区域;货物围护系统外表面 4m 以内,且该表面暴露在天气中;装有产品管道的封闭或半封闭处所。(装有第 VIII 部分“仪器和自动化系统”6.3 规定的气体探测设备的处所和使用蒸发气体作为燃料并符合第 VI 部分“系统和管道”要求的处所不视为气体危险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