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r 和 Alessi 的研究以及其他类似理论的研究 [16] 表明,保真度(即模拟的真实程度)成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设计训练系统时可以操纵的核心设计因素。在这一传统下,后续研究 [11, 17-18] 通过考虑更多背景因素来确定训练系统的适当保真度水平(例如,受训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训练阶段、任务),对 Miller 的假设进行了研究。训练模拟器的开发人员和部署人员的问题变成了:“训练情况必须与实际任务情况有多相似才能提供有效的训练?”——Hays 和 Singer [11] 称之为保真度问题。Miller 的理论框架与后续研究一起,开启了一系列研究,旨在确定模拟器最优化和最具成本效益的真实度水平。
本分析定义了研究模拟设备,并确定了飞机模拟设备的三大类别:(1) 飞机模拟器,(2) 飞机飞行训练设备,以及 (3) 基于计算机的模拟设备。对于大多数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和开发项目而言,模拟的使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这种重要性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可以实现的成本和时间节省、能够重现和检查使用实际设备不安全的情况,以及人机性能的控制和测量。模拟提供了一个早期机会,可以将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带入航空人为因素设计过程,以评估和确保适当的人机界面和工作负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