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晚期肝细胞癌的新型分子疗法正在不断发展。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通常用作一线治疗,其次是最近的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中位生存期已逐渐改善至 1.5 年以上。完全的放射学反应并不总是意味着完全的病理反应和疾病的永久治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转换手术已经发展起来。仑伐替尼因其高反应率而成为最合适的药物。最近一项使用仑伐替尼的大型队列研究的转换率为 8.4%,估计三年疾病特异性生存期 >80%。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相比,转换为根治性切除术是更好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总之,分子治疗后的转换手术是一种有希望延长长期疗效的治疗策略。我们应该讨论有希望的药物和转换手术的时机。
描述:薄膜包衣片,每片含 6 毫克德克拉伐替尼。 适应症:治疗适合全身治疗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用法用量:应在有银屑病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始治疗。 用法用量:每日一次,每次口服 6 毫克。如果患者在 24 周后未显示出治疗益处的证据,应考虑停止治疗。应定期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特殊人群: 老年人:65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75 岁患者的临床经验非常有限,对这类患者应谨慎使用德克拉伐替尼。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包括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 (ESRD) 患者。肝功能损害: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对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 Deucravacitinib。儿科人群:尚未确定 Deucravacitinib 对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可用数据。给药方式:口服。药片可以与食物一起或单独服用。药片应整个吞咽,不应压碎、切割或咀嚼。禁忌症:对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过敏(见 SmPC)。临床上重要的活动性感染(例如活动性结核病)。警告和注意事项:感染:在感染消退或得到充分治疗之前,不应对任何临床上重要的活动性感染患者开始治疗。考虑在患有慢性感染或有复发性感染史的患者中使用时应谨慎。应指导接受德克拉伐替尼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提示感染的体征或症状,应寻求医疗建议。如果患者出现临床上重要的感染或对标准疗法没有反应,应仔细监测,在感染消退之前不应给予德克拉伐替尼。结核病 (TB) 治疗前评估:在开始使用德克拉伐替尼治疗之前,应评估患者是否感染结核病。不应将德克拉伐替尼给予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在给予德克拉伐替尼之前开始潜伏性结核病治疗。对于有潜伏性或活动性结核病史且无法确认是否接受过充分治疗的患者,应在开始使用德克拉伐替尼之前考虑抗结核病治疗。应监测接受德克拉伐替尼治疗的患者是否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体征和症状。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NMSC),在德克拉伐替尼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目前可用的临床数据有限,无法评估德克拉伐替尼暴露与恶性肿瘤发展之间的潜在关系。长期安全性评估正在进行中。患者开始使用德克拉伐替尼治疗前应考虑其风险和益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和肺栓塞 (PE)*:在德克拉伐替尼的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风险增加。长期安全性评估正在进行中。患者开始使用德克拉伐替尼治疗前应考虑其风险和益处**。免疫接种:在开始治疗前,考虑根据当前免疫接种指南完成所有适合年龄的免疫接种。应避免对接受德克拉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使用活疫苗。
靶向药物治疗是治疗晚期HCC患者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改善HCC患者的预后。既往研究报道,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作为HCC的一线靶向药物,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可达13.6个月(95% CI:12.1–14.9)和12.3个月(95% CI:10.4–13.9)(4)。瑞戈非尼是HCC的二线靶向药物。作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可全面抑制血管生成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Tie-2等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全面抑制血管生成(5)。接受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后,接受瑞戈非尼治疗可显著改善HCC患者的预后。先前有研究报告,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后瑞戈非尼的OS可达16.4个月,显著优于未接受二线治疗的7.5个月(6)。作为HCC的二线靶向药物,瑞戈非尼的中位OS为10.6个月(95%CI:9.1–12.1)(7),已被推荐作为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的首选药物(8)。但目前尚无研究报道不同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使用瑞戈非尼。我们知道靶向药物主要通过靶点起作用,而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作为一线靶向药物,作用于不同的靶点。是否在HCC治疗后序贯使用瑞戈非尼
结果:476 名 KIT/PDGFRA 突变型肿瘤患者中有 386 名接受了基线(试验前治疗)ctDNA 分析;196 名接受了阿伐替尼治疗,190 名接受了瑞戈非尼治疗。75.1% 和 5.4% 的患者检测到 KIT 和 PDGFRA 突变。KIT 抗性突变位于活化环(A 环;80.4%)和 ATP 结合口袋(ATP-BP;40.8%)中;23.4% 的患者两者兼有。平均每名患者检测到 2.6 个 KIT 突变;17.2% 的患者出现 414 种不同的 KIT 抗性突变。在所有致病性 KIT 变异中,28.0% 是新的,包括以前未报告的外显子/密码子的改变。PDGFRA 突变显示出相似的模式。 ctDNA 检测到的 KIT ATP-BP 突变对阿伐替尼活性有负面预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 为 1.9 个月,而瑞戈非尼为 5.6 个月。无论存在与否 ATP-BP/A-loop 突变体,瑞戈非尼的 mPFS 均无变化,并且在该人群中瑞戈非尼的 mPFS 大于阿伐替尼。使用阿伐替尼治疗时,疾病进展时 KIT ATP-BP 口袋突变次级变异体(尤其是 V654A)会增多。
可用。NMA 显示,在所有分析的比较(总体人群和 IMDC 风险亚组)中,卡博替尼 + 纳武单抗均优于阿昔替尼 + 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单抗 + 伊匹单抗,无论是在总生存期还是无进展生存期 (PFS) 方面。在总体人群中,与纳武单抗 + 伊匹单抗相比,卡博替尼 + 纳武单抗的优势仅在于 PFS 具有统计学意义。卡博替尼 + 纳武单抗与仑伐替尼 + 帕博利珠单抗的比较结果显示,仑伐替尼 + 帕博利珠单抗组合在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数值优势,但所有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总体预后良好的人群中,仑伐替尼 + 帕博利珠单抗相对于卡博替尼 + 纳武单抗的 PFS 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肝细胞癌是影响肝脏的主要恶性肿瘤,通常在诊断时已为晚期,总体预后不良。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已成为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改善了这些患者的预后。然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问题对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构成了重大障碍。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与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但对肝细胞癌发展中脂质代谢失调的关注仍然相对有限。本文总结了脂质代谢障碍在肝细胞癌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耐药中的潜在意义和研究进展。针对肝细胞癌脂质代谢具有作为未来克服肝细胞癌耐药的有效策略的良好潜力。关键词:肝细胞癌,脂质代谢,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靶向药物耐药
由于乳腺癌本身以及某些乳腺癌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更高。使用贝伐单抗会增加血栓风险,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有 DVT 的患者有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肺栓塞是指部分血栓脱落并进入肺部。
• 贝伐单抗 (be-va-SIZ-yoo-mab) 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药物。它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一种旨在靶向和干扰癌细胞生长的蛋白质。它是一种注入静脉的透明液体。 • 服用贝伐单抗前,请告知医生您是否曾对贝伐单抗或任何其他单克隆抗体产生过异常或过敏反应。 • 每次治疗前都可能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血压测量。根据检查结果和/或其他副作用,化疗的剂量和时间可能会改变。 • 其他药物可能会与贝伐单抗相互作用。在开始或停止服用任何其他药物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生或药剂师。 • 饮酒(少量)似乎不会影响贝伐单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 如果在怀孕期间使用贝伐单抗,可能会伤害婴儿。最好在接受贝伐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治疗后六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如果怀孕,请立即告诉医生。治疗期间请勿母乳喂养。• 在接受医生或牙医的任何治疗之前,告诉他们您正在接受贝伐单抗治疗。• 如果您计划接受手术,应在手术前 4 周停止使用贝伐单抗,并在手术后 4 周内(并且只有在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才能重新开始使用贝伐单抗。这有助于降低出血风险,并可能防止手术后伤口愈合问题。下表按可能发生的顺序列出了副作用。其中还包括帮助管理副作用的提示。
摘要 ◥ 目的:II 期 MEDIOLA 研究 (NCT02734004) 在种系 BRCA1 和/或 BRCA2 突变 (gBRCAm)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PSROC) 中的早期结果显示,奥拉帕尼加度伐单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报告了奥拉帕尼加度伐单抗在一个 gBRCAm PSROC 女性扩展队列 (gBRCAm 扩展双联队列) 和两个非 gBRCAm PSROC 女性队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一个还接受了贝伐单抗 (非 gBRCAm 双联和三联队列)。患者和方法:在这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中,未接受 PARP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接受奥拉帕尼加度伐单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非 gBRCAm 三联体队列也接受了贝伐单抗治疗。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 (ORR;gBRCAm 扩增双联体队列)、24 周疾病控制率 (DCR)(非 gBRCAm 队列)和安全性(所有队列)。
摘要 目的 评估口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 2 (TYK2) 抑制剂德克拉伐替尼对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 (PsA)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这项双盲 II 期试验中,203 名 PsA 患者按 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德克拉伐替尼 6 mg 每日一次或 12 mg 每日一次治疗。主要终点是第 16 周美国风湿病学会-20 (ACR-20) 反应。结果第 16 周时,deucravacitinib 6 mg 每日一次 (52.9%, p=0.0134) 和 12 mg 每日一次 (62.7%, p = 0.0004) 的 ACR-20 反应显著高于安慰剂 (31.8%)。两种剂量的 deucravacitinib 均在多重对照次要终点方面显著改善,即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和简明表格-36 身体成分总结评分与基线相比的变化以及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75 反应。deucravacitinib 治疗的多个探索性终点也有所改善。接受德克拉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 (AE) (≥5%) 是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支气管炎、皮疹、头痛和腹泻。德克拉伐替尼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生带状疱疹、机会性感染和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实验室参数平均变化与安慰剂相比也无差异。结论选择性 TYK2 抑制剂德克拉伐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并且在 PsA 患者中,ACR-20、多重对照次要终点和其他探索性疗效指标的改善程度均大于安慰剂。有必要对德克拉伐替尼进行更长时间的更大规模试验,以确认其安全性和对 PsA 的益处。试验注册号 NCT038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