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目的:复发性骨肉瘤由于异质性和转移性,对一线化疗的反应率较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这种疾病需要新药研发和精准治疗。材料和方法:骨肉瘤患者来源的原位异种移植 (PDOX) 小鼠模型模拟了临床疾病,并已确定了有效的临床批准药物和实验药物,尤其是药物组合,具有很大的临床前景。结果:耐药性骨肉瘤的有效治疗包括瑞戈非尼单药治疗,以及替莫唑胺-伊立替康、曲贝替定-伊立替康、索拉非尼-依维莫司、索拉非尼-哌柏西利和奥拉妥单抗-阿霉素-顺铂的组合治疗。结论:PDOX 模型可用于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包括个性化、精准治疗。
摘要背景:转移性高级别骨肉瘤 (HGOS) 的低存活率在过去 30 年里一直停滞不前。本研究旨在探讨氨基肽酶 N (ANPEP) 在 HGOS 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一种新型亲脂性肽酶增强细胞毒化合物美法仑氟苯胺 (melflufen) 在 HGOS 中的靶向作用。方法:对公开的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 ANPEP 基因表达对 HGOS 患者无转移存活率的影响。在患者来源的 HGOS 离体模型和细胞系中研究了标准抗肿瘤药物和亲脂性肽酶增强细胞毒结合物美法仑的疗效。比较了美法仑和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坏死动力学。在体内研究了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发现 HGOS 患者诊断活检中 ANPEP 表达升高会显著降低无转移生存率。在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美氟芬在 HGOS 离体样本和细胞系中表现出抗增殖作用,包括对甲氨蝶呤、依托泊苷、阿霉素和 PARP 抑制剂有耐药性的细胞系。此外,用美氟芬处理的 HGOS 细胞显示出快速诱导凋亡,这种敏感性与 ANPEP 的高表达相关。在联合治疗中,美氟芬与阿霉素在杀死 HGOS 细胞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最后,美氟芬在体内表现出抗肿瘤生长和抗转移作用。结论:本研究可能为使用美氟芬作为阿霉素的佐剂来提高转移性 HGOS 的治疗效果铺平道路。
转移和死亡率[3,4]。OS-Teosarcoma的焦点特征是,大约80%–90%的肿瘤在四肢的长骨头中生长,其中60%位于膝盖周围,尽管它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骨骼中,例如股骨,胫骨,胫骨,腓骨,粪便,肱骨,Ulna,ulna和Pelvis [5]。骨肉瘤的恶性肿瘤的特征是转移率高。大约85%–90%的OS-Teosarcomas转移到肺部,8%–10%转移到骨骼上,其中一些被转移到淋巴结中[6-8]。目前,骨肉瘤患者通过去除原发性病变,去除小肺转移酶并抑制肺转移来治疗,并使用顺铂,甲状腺素蛋白,依托托蛋白,依托托糖苷和等距线结合了多药化学疗法[9,10]。此外,磷酸层,阿霉素和高剂量甲氨蝶呤可以降低原发性肿瘤的恶性转化,但约有50%的骨肉瘤患者仍会复发[11]。原发性骨肉瘤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而5年的总生存率仅为25%。因此,重要的是研究骨肉瘤的机理和覆盖新型治疗方法和靶分子的机理。
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骨骼。治疗方法包括多药化学和完整的手术切除。尽管使用了多药化疗,但复发的风险很高。自1980年0 s以来,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结果尚未改变。基于生物学原理,人们有兴趣在预防治疗性化疗中添加免疫疗法,包括mifamurtide(巨噬细胞激活剂)和干扰素。但是,迄今为止的结果令人失望。在转移性环境中,仅检查点抑制剂尚未证明有效。需要进行的转化工作,以进一步了解哪些患者可以通过标准细胞毒性化学疗法的免疫肿瘤学方法受益。2021作者。由Elsevier GmbH出版。这是CC下的开放访问文章(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4.0/)。
化疗是骨肉瘤 (OS) 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但副作用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化疗耐药性而疗效低下,因此研究骨肉瘤的新疗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将褪黑素与顺铂联合使用,并评估它们对 MG63 OS 细胞的影响。由于褪黑素具有抗癌特性,我们假设其与顺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顺铂的疗效。首先,使用 MTT 试验评估顺铂对 MG63 细胞的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褪黑素与顺铂联合使用可增加 MG63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此外,qRT-PCR结果显示顺铂和褪黑素联合作用后,MG63细胞中miR-181及P53、CYLD、CBX7和BCL2基因表达发生改变,P53、CYLD和CBX7表达增加,BCL2和miR-181b表达明显降低。此外,Annexin V/FITC比色法数据分析显示,顺铂和褪黑素联合作用后,MG63骨肉瘤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褪黑素联合顺铂可以增强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骨肉瘤(osteosarcoma, O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骼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少年患者,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8~25nt的非编码RNA,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通过促进靶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过程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影响骨肉瘤细胞的代谢,参与骨肉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复发。目前已发现一些miRNA与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与其他综述不同的是,本综述对近年来与骨肉瘤的发生、诊断、预后及治疗等密切相关的miRNA分子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miRNA分子在骨肉瘤的表达及影响,并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摘要 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骨肉瘤患者的生存期在过去 30 年中一直保持不变。方法:构建了包含 507 个激酶和 100 个非靶向对照的激酶组靶向 CRISPR-Cas9 文库,并筛选了骨肉瘤中潜在的激酶靶点。使用基于模型的全基因组 CRISPR/Cas9 敲除分析 (MAGeCK) Python 包分析 CRISPR 筛选测序数据。通过 lenti-CRISPR 介导的基因敲除将功能数据应用于 143B 细胞系。在 R2:基因组学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中分析激酶在骨肉瘤患者生存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我们确定了骨肉瘤中的 53 个潜在激酶靶点。在这些靶标中,我们分析了 3 种激酶,TRRAP、PKMYT1 和 TP53RK,以验证它们在骨肉瘤中的致癌功能。PKMYT1 和 TP53RK 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骨组织,而 TRRAP 无明显差异。所有 3 种激酶的高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有关。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骨肉瘤中潜在的治疗激酶靶标,而且还为使用 CRISPR-Cas9 文库进行功能性遗传筛选提供了范例,包括靶标设计、文库构建、筛选工作流程、数据分析和功能验证。该方法还可能有助于加速其他类型癌症的药物发现。关键词骨肉瘤;激酶;CRISPR-Cas9 文库;TRRAP;PKMYT1;TP53RK
组织学分析是癌症诊断的黄金标准方法。但是,它容易出现主观性和采样偏差。应对这些局限性,我们引入了一种定量的双峰方法,旨在为可疑区域提供非侵入性指导。将光谱光谱和定量超声技术组合在一起,以表征来自动物模型的两种不同的骨肿瘤类型:软骨肉瘤和骨肉瘤。使用两种不同的细胞系诱导骨肉瘤的生长。进行组织学分析作为参考。光反射率的三个超声参数和强度显示,在5%水平上,软骨肉瘤和骨肉瘤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样,尽管在组织学检查中观察到了两种类型的骨肉瘤,但两种类型的骨肉瘤的变化也被报道了两种类型的骨肉瘤。这些观察结果表明我们技术在探测细组织特性中的敏感性。其次,超声基于光谱的技术鉴定了软骨肉瘤细胞和核的平均大小,相对误差分别为22%和9%。光学当量技术正确提取了软骨肉瘤和骨肉瘤的细胞和细胞的散射尺寸分布(分别为9.5±2.6和µ)。软骨肉瘤的核的光散射贡献估计为52%,骨肉瘤的光散射贡献可能分别表明大量和不存在细胞外基质。因此,超声和光学方法带来了互补参数。他们在细胞和核尺度上成功估计了形态学参数,这使我们的双峰技术有望用于肿瘤表征。
目的:骨肉瘤来自对辐射不敏感的骨形成间充质细胞。这项研究旨在使用PARP抑制剂Olaparib与X射线或碳离子(C-ION)(C-ION)一起研究骨肉瘤细胞(U2OS和K7M2)的放射敏化。方法:使用CCK-8和克隆形成测定法评估了Olaparib对辐照后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Olapari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在48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免疫荧光用于染色核,γ -H2AX,53BP1和RAD51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γ -H2AX,53BP1和RAD51灶的数量。评估了Olaparib与辐射对骨肉瘤细胞中双链DNA断裂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辐射剂量下,Olaparib降低了辐照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落形成能力(P <0.05)。Olaparib单一疗法诱导骨肉瘤细胞中的最小凋亡作用和G 2 /m相阻滞,并且单独辐照诱导中度细胞凋亡和G 2 /M期。然而,辐射与olaparib结合显着增加了凋亡细胞的百分比和骨肉瘤细胞中的G2/m期停滞(p <0.05)。免疫荧光实验表明,与辐射组相比,合并组的γ -H2AX和53BP1灶的形成显着增加(P <0.05)。辐照组中RAD51灶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的RAD51焦点(p <0.05)。但是,合并组中RAD51灶的数量显着减少(p <0.05)。结论:PARP抑制剂Olaparib与辐照(X射线或C-ION)结合增强了骨肉瘤细胞系的放射敏度(U2OS和K7M2)。我们的发现为Olaparib在克服骨肉瘤中耐药性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潜在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