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股东,我很高兴代表董事会向您呈现 Trans Asia Hotels PLC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年度报告和审计财务状况的重点。尽管报告年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进行了重新调整和重塑,以保持其作为斯里兰卡首屈一指的酒店之一的地位。自 2019 年 4 月复活节星期日恐怖袭击以及 2020 年 3 月 COVID-10 疫情爆发以来,斯里兰卡的旅游业一直在应对巨大挑战。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动态的环境中,公司始终坚定决心抓住新兴机遇,保持敏捷并调整其运营模式,以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动态。作为这些努力的证明,公司在年内实现了 410 万卢比的税后利润,而去年同期的亏损为 100 万卢比。 8.19 亿,考虑到全年大部分时间的艰难经营环境,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转变。
本文介绍了使用亚太经社会数字和可持续区域一体化指数第 1 版 (DigiSRII 1.0) 框架 (2020b) 揭示亚太地区数字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结果。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在传统数字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特别是由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显著改善。然而,需要加强劳动力的能力建设和投资基础设施,以弥合该地区数字化经济体之间的数字化差距。此外,区域经济体之间监管统一性较低,进一步凸显了区域监管协调对促进数字化商品和服务区域贸易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化和所需基础设施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仍然是关键挑战。虽然该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一直在上升,但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的参与度总体上仍然相对较低,低收入经济体的女性参与度极低。此外,大多数亚太经济体的网络安全还有提升空间。区域数字政策应侧重于协调数据保护协议和构建更安全的服务器网络,以促进经济活动并使敏感问题能够在网上进行。促进更具包容性的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大大增强网络效应,并加速向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区域数字经济的转型。
本简报重点介绍了大规模 COVID-19 疫苗接种面临的挑战,特别关注南亚地区的疫苗犹豫问题。通过审查疫情前 18 个月内可用的国家调查数据和媒体报道,本简报认为,必须有目的地解决疫苗犹豫问题,这不仅是为了公共卫生目的,也是为了支持与社会凝聚力和公众信任相关的建设和平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相关政策社区以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人类行为意识 (AHA!) 小额赠款接受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应对 COVID-19,特别是信息层面。本简报和本系列其他简报的目标是促进就该主题继续进行对话、参与和采取行动。
支持转型的案例 中国:建立执法部门、政府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 印度尼西亚:通过社区主导的服务提供和与初级卫生保健的联系,减少甲基苯丙胺相关危害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西萨达纳社区医院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药物依赖治疗 马来西亚:希望社区卫生诊所开展低门槛美沙酮治疗 缅甸:通过参与式协商和多部门合作制定以健康为中心的药物政策 菲律宾:通过制定循证治疗实践、指导和标准,调整药物依赖治疗应对措施 泰国:法院将心理社会咨询纳入刑事司法系统 越南: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美沙酮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生计,也揭示了能源在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联系起来方面的关键作用。例如,随着各国实施封锁,推动数字经济和其他公共服务走向可持续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全球社会确实已经开始在疫情及其影响中寻找可持续能源途径,同时通过“重建美好未来”推动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的重大转变。东南亚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机会,可以推动区域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努力。然而,除了能源系统的转变之外,将能源转型与正义原则结合起来也至关重要。
是根据疾病在线数据库全球负担的数据进行的全球研究,以量化1990年至2017年各种类型白血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白血病病例的CLL比例在1990年至2017年之间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此期间从10%增加到18%左右。CLL的ASIR每年从1990年到2017年增加0.5%。在1990年至2017年之间,大多数地区的CLL ASIR显着增加。在区域一级,东亚发现了最大的增长,其次是东南亚。 在国家一级,超过85%的国家在1990年至2017年之间的CLL ASIR增加了。 中国和韩国是亚洲地区,显示出最大的增长。 [6]在区域一级,东亚发现了最大的增长,其次是东南亚。在国家一级,超过85%的国家在1990年至2017年之间的CLL ASIR增加了。中国和韩国是亚洲地区,显示出最大的增长。[6]
大自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而且速度还在不断加快。由于人类活动,近一百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小组(IPBES)的 2019 年全球评估报告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它紧急引起了人们对地球危急状况的关注。1 亚太地区拥有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丰富特有生物多样性,其生态系统多样化,包括从东南亚的热带森林到太平洋的珊瑚礁。然而,该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丧失的中心。亚太地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本枯竭热点最集中的地区 2 ,并且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全球受威胁物种数量最多的地区。3 仅在东南亚,预计到 2100 年将有 13% 至 42% 的物种灭绝,其中约一半将导致全球灭绝。 4 地球系统科学家警告称,太平洋的珊瑚礁正迅速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可能会引发生物群落的快速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蓝碳封存产生深远影响。5 链接
允许将本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供个人或课堂使用的数字或硬副本授予,而没有费用,只要副本不是盈利或商业优势,并且副本带有此通知和首页上的完整引用。否则要复制,重新发布,在服务器上发布或重新分配到列表,需要事先具体许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进一步激发了有关国际秩序转型的既有争论。本章的讨论重点并非集中在中美两国及其大国关系上,而是其他大国和中小国家的发展情况。学者们对非美国和中国国家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选择和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本章第一部分介绍并分析了两种关于非美国和中国国家作用的主流观点。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世界正在被划分为中美两极秩序,除这两大国以外的国家最终别无选择,只能表明立场,要么与美国合作对抗中国,要么重视对华关系、疏远美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世界正走向多极化或“多元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家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并促进了自主性。本节认为,尽管近年来中美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国际政治的“多元化”趋势仍在继续,而这一趋势是由许多国家的决心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