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被发射到低地球轨道,掀起了新一轮数据收集浪潮,这将彻底改变对地球的观测。这些卫星配备了 C、L 和 X 波段的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透过云层全天候拍摄图像。从它们的极地轨道上,还可以每周甚至每天重复拍摄图像。现在可以将这些海量数据下载到地面站,并使用增强的计算能力快速处理,从而以合理的成本快速获得结果。使用示例包括几乎实时监测地面运动、地面运动的历史匹配以及监测油田生产和 CCUS 活动的能力。雷达成像已成为一种常规交付成果,无需专业编程。
13特设小组 G [COS 小组],第 3 次会议(19/3/63),COPERS/LPSC/78,24/4/63,附有附录 1 和 2。LPSC,第 6 次会议(29/4/63),COPERWLPSC84,7/5/63;第 8 次会议(7-8/2/64),COPERWLPSCD23,313164。另见 COPERWLPSCBO,26/4/63 和 COPERS/GTST/82,rev. 1,14/6/63。在此阶段,高偏心轨道卫星和太空探测器这两个术语经常互换使用。事实上,前者是轨道为高偏心椭圆且远地点超过 50,000 公里的卫星;太空探测器是进入逃逸轨道的航天器。
HAL 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存取档案库,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文献,无论这些文献是否已出版。这些文献可能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能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发表的 2018 年论文《太空部队的首要任务:太空资产网络安全》[3] 中,Gregory Falco 回顾了太空系统面临的一些主要网络安全威胁,评估了公司和政府机构为保护此类系统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简化私营和公共部门太空系统网络安全的政策建议。他提到,NASA 通过实施更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来防范网络钓鱼攻击以窃取凭据,创建专注于特定任务安全的团队(而不是一个总体网络安全团队),以及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加密数据来解决一些安全问题。Falco 建议太空资产组织考虑以下选项,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摘要:除了比特币之外,区块链在不同领域还有许多应用,在卫星通信和航天工业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以太空数字代币 (SDT) 形式处理和操纵卫星群太空交易的去中心化安全协议。使用 SDT 对太空交易进行代币化将为基于区块链的不同新解决方案打开大门,以推动航天工业中基于星座的卫星通信的发展。使用智能合约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可用于安全地验证卫星群内/之间的各种 P2P 卫星通信和交易。为了管理和保护这些交易,本文使用提出的 SDT 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协议,称为空间交易证明 (PoST)。采用该协议来管理和验证 P2P 连接中的卫星星座交易。PoST 协议使用以太坊区块链进行原型设计,并进行了实验,使用四个指标评估其性能:读取延迟、读取吞吐量、交易延迟和交易吞吐量。根据读取和交易延迟结果,模拟结果阐明了所提出的 PoST 协议在短时间内处理和验证卫星交易的效率。此外,安全性结果表明,根据真实阳性率 (TPR)、真实阴性率 (TNR) 和准确性指标,所提出的 PoST 协议在验证卫星交易方面是安全且高效的。这些发现可能会形成开发新一代基于区块链的卫星星座系统的真正尝试。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卫星和航天器的电力推进技术。电力推进器,也称为离子推进器或等离子推进器,与化学推进器相比,其推力较低,但由于能量与推进剂分离,因此可以实现较大的能量密度,因此在太空推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电力推进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但由于航天器上可用功率的增加,该技术的潜力才刚刚开始得到充分发挥,最近出现的全电动通信卫星就证明了这一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推进器的基本原理:动量守恒和理想火箭方程、比冲和比推力、性能指标以及与化学推进器的比较。随后,讨论了电源类型和特性对任务概况的影响。根据推力产生过程,等离子推进器通常分为三类:电热、静电和电磁装置。通过讨论电弧喷射推进器、MPD 推进器、脉冲等离子推进器、离子发动机以及霍尔推进器及其变体等长期存在的技术,介绍了这三个组以及相关的等离子放电和能量传输机制。随后讨论了更先进的概念和性能改进的新方法:磁屏蔽和无壁配置、负离子推进器和磁喷嘴等离子加速。最后,分析了各种替代推进剂方案,并研究了近期可能的研究路径。
在过去的 6 年中,巴西共开发和发射了 6 颗小型卫星:NCBR-1(2014 年),研究气候和现象,例如南大西洋异常 (SAA);AESP-14(2015 年),天线部署问题导致通信失败;SERPENS-1(2015 年),运行数据收集并与地面站通信;Tancredo-1(2017 年),教育卫星;ITASAT(2018 年),实验业余无线电通信等目的;最后一颗卫星 Floripasat(2019 年),是 SERPENS 1 型号的延续。随着产量的增加,计划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间再发射 9 颗立方体卫星:Alfa Crux、14BisSat、NCBR-2、ConnaSat A、ConnaSat B、Garatea、Sport 和 VCUB 星座。随着国家对立方体卫星平台及其变体的兴趣日益浓厚,预计将从教育和实验活动过渡到需求驱动的技术生产。2018 年,巴西航天局和巴西工业发展署联合发起了一项关于成熟技术商业开发的讨论。在圣若泽杜斯坎普斯举行的活动上,巴西的航空航天需求被分为地球观测、数据收集、气象学、通信、GP 和科学任务。本研究探讨了巴西以前的立方体卫星任务以及近期计划的九个任务的目标和状态。目标是以务实的眼光研究学术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强调下一步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使这两个部门接近并刺激该国的小型卫星生产和应用。此外,这些分析应作为计划参与未来任务和应用的企业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