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摘要:最初对经验性放射化学化学疗法做出反应后,大多数胸腺癌和胸腺癌变为难治性,需要二线疗法。多靶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nitinib是少数几种选择之一,尤其是在胸腺癌患者中,并且导致部分缓解并延长总体生存率。但是,舒尼替尼的活性有限,并非所有患者都受益。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方式和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将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患者。使用一组定义的sunitinib敏感和耐药细胞系中的实时多重酪氨酸磷酸化测定法,该测定法中含有144种激酶底物,我们产生了sunitinib响应指数(SRI)。然后使用同一SRI分类器将来自胸腺瘤的蛋白质裂解液和夏替尼的胸腺癌与潜在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进行分类。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对激活上游激酶的进一步实验分析鉴定为舒尼替尼抗性的有效介质,在转移性胸腺瘤中特别有效。tyro3既可以用作舒尼替尼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又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标,可以帮助定制治疗决策并克服晚期胸腺瘤和胸腺癌的治疗耐药性。
摘要 舒尼替尼常见的心血管毒性主要包括高血压、QT 间期延长、左心室功能障碍 (LVD) 以及不太常见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本文报告了一名 67 岁女性在使用舒尼替尼 24 个月后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例。我们的病例强调了在服用舒尼替尼期间严格且定期进行心血管监测的重要性。它还表明,在维持心力衰竭治疗的情况下重新引入舒尼替尼是安全的。这种心脏毒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没有可用的保护性疗法。因此,需要在这些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患者开具和治疗舒尼替尼的医疗专家应注意这些情况的可能发生,并对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关键词:心脏毒性、随访、心力衰竭、再次使用舒尼替尼、治疗 引用本文为:Ben Kridis W、Masmoudi S、Charfiddine S、Khanfir A。舒尼替尼诱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伊朗医学档案。2022;25(6):399-401。doi:10.34172/aim.2022.64
摘要: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胃癌中分子靶向药物的种类仍然有限,需要开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了舒尼替尼(SUN)与紫杉醇(PTE)联合对人胃癌细胞系TMK1和MKN74的影响。与单独使用SUN或PTE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显著增加氧化应激。SUN与线粒体Fe 2+的显著滞留有关。SUN处理的细胞降低了PDZ结构域蛋白8(PDZD8)的表达。敲低两种细胞中的 PDZD8 均诱导 Fe 2+ 滞留,siPDZD8+PTE 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氧化磷酸化,SUN+PTE 组合亦是如此。在裸鼠肿瘤模型中,与单独使用 SUN 相比,SUN+PTE 治疗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PDZD8 可能是新发现的 SUN 脱靶位点,PTE 与 SUN 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强胃癌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SUN 与 PTE 联合使用可能成为胃癌的一种新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免疫肿瘤学 (IO) 疗法现在是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 的一线 (1L) 标准治疗方法。在现实世界中的成年 mRCC 患者中,本研究发现二线舒尼替尼在 1L IO 失败后继续表现出临床活性。这项研究强调了了解 1L IO 进展后最佳治疗顺序的必要性。背景:在现实世界中,对于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 患者,在一线 (1L) 免疫肿瘤学 (IO) 治疗后,二线 (2L)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靶向抑制剂 (VEGF(R)i) 舒尼替尼的临床疗效数据有限。方法:在选定的国际 mRCC 数据库联盟 (IMDC) 中心对 1L IO 后接受 2L 舒尼替尼治疗的成年 mRCC 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所有分析均按整体和 1L ipilimumab + nivolumab (IPI + NIVO) 或 1L IO + VEGF(R)i 进行。使用 Kaplan-Meier 分析估计 2L 中的中位总生存期 (mOS) 和治疗停止时间 (mTTD)。报告了 2L 客观缓解率 (ORR)(完全/部分缓解)。结果:在 102 名接受 2L 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 61.3 岁。83 名患者在 2L 开始时有 IMDC 风险评分:8 名 (9.6%) 为有利,45 名 (54.2%) 为中等,30 名 (36.1%) 为高风险。 1 线治疗包括 62 例 (60.8%) IPI + NIVO、27 例 (26.5%) IO + VEGF(R)i 治疗和 13 例 (12.7%) IO 单药治疗。在所有患者中,mOS 为 15.6 个月 (95% 置信区间 [CI],9.8-21.7),1 年 OS 率为 57.5% (95% CI,45.2-68.0)。mTTD 为 5.4 个月 (95% CI,4.2-7.2),ORR 为 22.5%。结论:尽管近年来有有效的 1 线治疗,但 1 线 IO 失败后 2 线舒尼替尼仍然具有临床活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1 线 IO 进展后的最佳治疗顺序。
临床药理学 药效学特性 苹果酸舒尼替尼是一种抑制多种 RTK 的小分子,其中一些与肿瘤生长、病理性血管生成和癌症转移进展有关。舒尼替尼对多种激酶(>80 种激酶)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估,并被确定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 和 PDGFR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 和 VEGFR3)、干细胞因子受体 (KIT)、Fms 样酪氨酸激酶 3 (FLT3)、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1 型 (CSF-1R) 和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RET) 的抑制剂。生化和细胞试验已证实舒尼替尼可抑制这些 RTK 的活性,细胞增殖试验已证实舒尼替尼可抑制其功能。生化和细胞试验表明,其初级代谢产物的效力与舒尼替尼相似。
结果:舒尼替尼除了对肉瘤细胞系具有抗增殖和直接促凋亡作用外,还促使肉瘤细胞中 PD-L1 上调。有趣的是,舒尼替尼治疗的肉瘤细胞促使树突状细胞完全成熟,并增加其诱导肉瘤反应性 T 细胞产生 IFN- g 的能力。相反,未观察到对 T 细胞增殖和 T 细胞亚群组成的影响。此外,骨和滑膜肉瘤细胞系均通过树突状细胞诱导 Treg,但舒尼替尼治疗完全消除了 Treg 诱导。最后,当肉瘤细胞系被加载到树突状细胞中时,会诱导效应 T 细胞和 Treg 中的 PD-1 上调,这为使用 PD-1 阻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事实上,nivolumab 的 PD-1 阻断与舒尼替尼协同诱导产生 IFN- g 的效应 T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