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霍乱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疾病,其传播与无法获得清洁的饮用水、食品处理不当和环境卫生条件差密切相关。这种疾病是由食物或水被霍乱弧菌污染引起的。在现有的许多霍乱弧菌血清群中,只有两种血清群(O1 和 O139)会引起疫情。这种感染的特征是严重的急性腹泻(米泔水样便)和呕吐,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和其他研究人员(2)指出,全球每年霍乱病例估计在 130 万至 400 万之间,死亡人数为 21 000 至 143 000 人。霍乱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它是社会不平等和缺乏发展的指标(1,3)。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受到霍乱的影响;巴基斯坦、索马里、苏丹、越南、海地、印度、孟加拉国和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 (4)。霍乱在许多非洲国家尤为流行 (4)。安哥拉、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加纳和尼日利亚等国都曾发生过毁灭性的霍乱疫情 (4, 5)。Ali 等人 (6) 报告称,大多数霍乱感染未被发现,但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大规模霍乱疫情。他们指出,由于工业化国家拥有良好的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没有出现过霍乱病例。由于病例定义的差异、当局不愿承认和报告霍乱、医院监测系统可能不充分、缺乏有效的诊断测试以及霍乱与其他急性水样腹泻 (AWD) 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霍乱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数字 (7)。在非洲,1970 年至 2011 年间,一半的病例仅来自七个国家: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尼日利亚、索马里、坦桑尼亚和南非 (8, 9)。在发展中国家,很难计算出确切的病例数,因为许多病例没有报告,因为社会政治担心疫情可能会对该国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4)。在尼日利亚,霍乱仍然流行,该国北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幅度很高,这可能是由于许多人使用尼日利亚北部露天水井的水 (10)。它是传染病之一
摘要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利用锌指核酸酶(ZFN)技术破坏霍乱毒素基因(ctxA),抑制霍乱弧菌(V. cholera)产生CT毒素。实验方法:设计一个工程化的ZFN,靶向ctxA基因的催化位点,将ZFN编码序列克隆到pKD46、pTZ57R T/A载体和E2-crimson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E. coli)Top10和霍乱弧菌,通过菌落计数法评估ZFN的转化效果。结果:转化后的大肠杆菌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未见表达,ctxA基因测序未见突变,pKD46-ZFN质粒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为阴性。用含有完整 ZFN 序列的 T/A 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Top10 产生 7 个菌落,所有菌落均含有具有自连接载体的细菌。用左阵列 ZFN 转化产生 24 个菌落,其中 6 个含有具有自连接载体的细菌,18 个含有具有载体/左阵列的细菌。用含有完整 ZFN 的 E2-深红色载体转化霍乱弧菌未产生任何菌落。用左阵列载体转化产生 17 个含有具有载体/左阵列的细菌的菌落。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捕获左阵列蛋白带。结论和意义:由于缺乏非同源末端连接 (NHEJ) 机制,ZFN 可能脱靶细菌基因组,从而导致致命的双链 DNA 断裂。建议开发针对细菌基因的 ZFN,具有 NHEJ 修复系统的工程包装宿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ctxA 基因;基因编辑工具;霍乱弧菌;锌指核酸酶。
2019 年 3 月 21 日要求:GTFC/ICG 要求为索法拉 4 个地区(贝拉、栋多、恩哈马坦达、布兹)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的 884,953 人接种相同数量的第一剂疫苗;
负责的集水区和社区中霍乱(地方性和流行性)疫情。 • 根据具体情况在符合条件的疫区热点和反应区实施预防性疫苗接种活动; • 运筹学; • 协调、沟通以改变行为并进行宣传
b) 霍乱的最佳估计发病率使用基于医疗机构临床监测的分子,该监测利用标准化病例定义和培养代表性病例样本的能力,以及对流域人口的合理估计。分母人口可能需要根据腹泻疾病的医疗保健利用模式/与医疗机构的距离进行调整。一定比例的霍乱患者不会在医疗机构就诊,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考虑到这一点。分子可能还需要根据粪便培养记录的霍乱患者比例进行调整。由于幼儿因各种病原体而腹泻,因此可能需要从该年龄组采集额外的粪便样本,以确定霍乱病例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