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许可条款,您可以复制、重新分发和改编本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但必须对本作品进行适当引用。使用本作品时,不得暗示国际电联认可任何特定组织、产品或服务。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国际电联名称或徽标。如果您改编本作品,则必须根据相同或等效的知识共享许可对您的作品进行许可。如果您翻译本作品,则应在建议的引用中添加以下免责声明:“本译本并非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创作。国际电联对本译本的内容或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原始英文版应为具有约束力的正版版本”。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igo/
根据本许可条款,您可以复制、重新分发和改编本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但必须对本作品进行适当引用。使用本作品时,不得暗示国际电联认可任何特定组织、产品或服务。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国际电联名称或徽标。如果您改编本作品,则必须根据相同或等效的知识共享许可对您的作品进行许可。如果您翻译本作品,则应在建议的引用中添加以下免责声明:“本译本并非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创作。国际电联对本译本的内容或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原始英文版应为具有约束力的正版版本”。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igo/
注:FG ML5G:5G 等未来网络机器学习焦点组;ITU-T SG13:第 13 研究组负责网络架构标准化;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 NW: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SDO:标准开发组织
安全服务是用于保障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无线电通信服务。例如,所有航空运行和空中交通管制以及许多海上通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生命安全。用于生命安全的系统(包括无线电导航系统和无线电导航卫星系统)通常取决于检测微弱或遥远信号的能力,在这些信号中,干扰可能严重影响接收。这意味着,由于保护生命和财产的重要性,安全服务可能需要特殊保护,如《无线电规则》第条第 4.10 款所述。安全系统必须检测微弱信号,因此,这些系统必须在没有有害干扰的环境中运行。国际无线电监管机构认识到,安全服务需要特殊保护。鉴于安全系统的重要性及其易受干扰的特性,《无线电规则》第 31 条明确禁止在《无线电规则》附录 13 和 15 中确定的任何离散频率上对遇险和安全通信造成有害干扰的任何发射。此外,除了《无线电规则》中规定的一般杂散发射限值外,还需要特定标准或适用的 ITU-R 建议书来保护某些安全服务。以下是一些示例
根据本许可条款,您可以复制、重新分发和改编本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但前提是适当引用本作品。在使用本作品时,不得暗示国际电联认可任何特定组织、产品或服务。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国际电联名称或徽标。如果您改编本作品,则必须根据相同或等效的知识共享许可对您的作品进行许可。如果您翻译本作品,则应在建议的引用中添加以下免责声明:“本翻译不是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创建的。国际电联对本翻译的内容或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原始英文版应为具有约束力的正版”。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igo/
根据本许可条款,您可以复制、重新分发和改编本作品用于非商业目的,但前提是适当引用本作品。在使用本作品时,不得暗示国际电联认可任何特定组织、产品或服务。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国际电联名称或徽标。如果您改编本作品,则必须根据相同或等效的知识共享许可对您的作品进行许可。如果您翻译本作品,则应在建议的引用中添加以下免责声明:“本翻译不是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创建的。国际电联对本翻译的内容或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原始英文版应为具有约束力的正版”。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igo/
深入到国家层面也能提供更细致入微的图景。位置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数据显示,城市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比例是农村地区的两倍。还有代沟——全球 15-24 岁人口中有 71% 使用互联网,而其他所有年龄组的比例为 57%。性别仍然是一个因素:在全球范围内,62% 的男性使用互联网,而女性的比例为 57%。虽然所有地区的数字性别鸿沟都在缩小,但在许多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女性仍然处于数字边缘地位,而这些国家的在线访问可能会产生最强大的影响。
频谱效率高的数字陆地移动系统(无论是用于私人系统还是公共系统)的总体目标是: – 提供更高频谱效率的系统,从而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比模拟系统容纳更多的用户; – 网络上更高的平均语音质量水平和加密语音以保护隐私; – 为用户提供广泛的服务和设施,包括语音和非语音,与公共固定网络(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公共数据网(P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提供的服务和设施兼容。); – 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从手持站到车载站,都具有语音和数据接口; – 使用最先进技术的移动和基础设施设备,以节省重量、功耗和成本。
摘要 —随着第五代 (5G) 无线网络的标准化和商业化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完成,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高管将注意力转向了可以支持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新候选技术,以便在新兴场景中实现更先进的功能。明确地说,第六代 (6G) 地面无线网络旨在为未来十年及以后的用户和机器类型设备提供无缝连接。本文介绍了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 (ITU-R) 正式将 6G 称为“面向 2030 年及以后的国际移动通信 (IMT)”的进展。具体来说,讨论了使用场景、其代表性能力、支持技术和频谱,并强调了研究机遇和挑战。
^ 随着 5G 和未来网络的发展,ITU 针对 AI/ML 的新标准提供了工具集,使 AI/ML 能够融入这些网络。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 (ITU-T) Y.3172 架构源自对 ITU-T Y.Supplement55 中发布的用例的研究,引入了与底层网络相关的基本工具集:用于模型优化和服务的 ML Pipeline;用于在部署前试用模型的 ML Sandbox;以及用于控制 AI/ML 集成的 ML Function Orchestrator (MLFO)。ITU-T Y.3173(情报评估)、ITU-T Y.3174(数据处理)和 ITU-T Y.3176(市场整合)均以 ITU-T Y.3172 架构为基础。ITU 挑战赛旨在展示和验证这些 ITU 标准,并为行业和学术界创造影响其发展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