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伊马替尼作为晚期GIST的首选靶向治疗药物,临床疗效显著。伊马替尼治疗局部性肿瘤进展后,可二线使用舒尼替尼。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均治疗失败的GIST患者可考虑三线使用瑞戈非尼治疗。本例患者使用瑞戈非尼治疗后出现PD,使用瑞普替尼后获得满意疗效。对于GIST患者,在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治疗失败后,瑞普替尼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瑞普替尼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GIST的四线及以上治疗,但瑞普替尼在转移性或晚期GIST中的最终地位仍有待研究。本例患者通过瑞普替尼治疗取得PR的治疗效果,除出现脱发外,无其他明显副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为 GIST 的治疗提供临床决策参考。
o Chris Eden。一例肺栓塞心脏骤停病例,在造影前和造影后 CT 血管造影成像和随后使用经皮右心室辅助装置之间使用替奈普酶治疗
类固醇、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等常规血管性水肿疗法对这种疾病的疗效不佳。HAE 的靶向治疗包括血浆衍生或重组 C1- INH、依卡兰肽和艾替班特或缓激肽受体拮抗剂。如果没有这些疗法,就很难有效地控制这种疾病。我们介绍了一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喉头水肿,导致窒息,进而导致心脏骤停。由于缺乏 C1-INH 浓缩液,患者接受了新鲜冷冻血浆 (FFP)。他的病情逐渐好转,三天后成功拔管。这是我们首次报道巴基斯坦的一例患者,该患者因急性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而成功接受 FFP 治疗。
• 当学校出现一例或多例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或其他传染病病例时,所有易感人群,包括有医疗或宗教豁免的人群,都将被排除在外,如《报告疾病和隔离检疫要求》(105 CMR 300.000)中所述。
2021 年 11 月 9 日,下午 12:56 根据辉瑞公司的紧急使用授权 (EUA),需要接种多少疫苗 (NNTV) 才能防止 5 至 11 岁儿童中一例 COVID-19 死亡?…
简介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出现色素脱失的斑疹和斑块,由黑色素细胞的选择性自身免疫性破坏引起 [1]。目前,这种疾病尚无明确的治愈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案往往不够充分。尽管白癜风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人们认为,通过经典的 JAK-STAT(Janus 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通路介导的 IFNγ 信号转导会驱动白癜风自身免疫,这表明 JAK 抑制剂在白癜风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2, 3]。然而,与其他新型靶向疗法一样,当其他未受抑制的通路上调、炎症级联发生改变和/或细胞因子平衡被打乱时,可能会观察到矛盾的皮肤表现。在此,我们报告了一例新发全身性白癜风病例,该患者之前未患病,并接受过口服托法替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背景和理由:日内瓦大学医院获得临时授权,在任务部署前为外籍人道主义前线工作人员 (FLW) 接种重组活水泡性口炎病毒 rVSV-ZEBOV(Ervebo ®)疫苗。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评估部署前 FLW 疫苗接种的可行性并报告不良事件 (AE)。方法:FLW 在日内瓦大学医院旅行医学诊所进行部署前体检时(第 0 天)注射了一针 rVSV-ZEBOV(> 7.2E7 斑块形成单位)。第 3 天和第 21 天通过电子邮件向 FLW 发送了有关潜在不良事件的安全性调查问卷。早期和延迟不良事件分别是指在接种疫苗后 3 天内或 21 天内开始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2019 年 8 月 1 日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期间,124 名 FLW 接种了 rVSV-ZEBOV 疫苗。 86 名志愿者(86/124;69%)同时接种了疫苗。第 3 天和第 21 天的随访问卷回复率分别为 88% 和 55%。大多数受访者(105/109;96.3%)至少出现过一次不良反应,平均每人出现 3 次(± SD 1.75 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其次是发烧(53/109;48.6%)、疲劳(51/109;46.7%)和肌痛(49/109;44.9%)。大多数早期不良反应(360/377;95.4%)在 3 天内消退,反映了疫苗反应原性。 6/69 (7.2%) 受试者报告了延迟性不良反应,症状出现时间中位数为 11 天(范围:5 – 14 天);其中一半是与关节相关的不良反应 (3/6)。观察到四起严重不良事件 (SAE):两例高烧、一例皮疹和一例关节炎。观察到两例疑似意外严重不良反应:一例持续反复的短暂性头晕和疲劳,被认为与疫苗有关;一例被认为与疫苗无关的老花眼。结论:rVSV-ZEBOV 的不良反应很常见,但一般是短暂的,耐受性良好,在 FLW 部署前接种 rVSV-ZEBOV 疫苗是可行的,可以纳入任务前检查。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一个例子,它不仅在接近人行横道时通知驾驶员,而且还提醒驾驶员注意身后试图穿过人行横道的骑车人。人工智能将了解驾驶员对外界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并通过仪表板上的风险指示器和安全带张力的持续变化来传达这些信息。
8. Johri AV. 等人。“病例报告:使用噬菌体疗法成功治疗患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复发性大肠杆菌感染”。《药理学前沿》(2023 年)。
摘要: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 (PSC GBM) 是一种罕见疾病,治疗选择有限。本文我们描述了一例用安罗替尼治疗的 PSC GBM 病例。分子表征证实患者存在 MGMT 启动子未甲基化、IDH 野生型、FGFR3 p.S249C 和 p53 p.V73fs 突变。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 VEGFR2/3、FGFR1-4、PDGFRα/β 和 c-kit。在髓外侵袭部位肿瘤部分切除后,患者每天口服一次 12 毫克安罗替尼(第 1-14 天,21 天为一个周期),联合伊立替康化疗(第 1 天和第 8 天,21 天为一个周期)。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缓解和部分反应,并维持了超过 10 个月的随访。本病例研究显示FGFR3 S249C可能成为安罗替尼治疗PSC GBM的新标志物,也为分子诊断和精准医疗提供了又一有力支持。关键词:脊髓胶质母细胞瘤,FGFR3突变,安罗替尼,靶向治疗,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