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NPL 高能光子束中水吸收剂量的主要标准是石墨热量计。然而,辐射剂量测定中感兴趣的量是水吸收剂量。因此,NPL 正在开发一种基于水热量计的新水吸收剂量标准。热量计在 4 DC 下运行,温度控制由液体和空气冷却相结合提供。热量计的密封玻璃内胆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水材料对吸收剂量测量的影响。在 6、10 和 19 MV 光子束中进行的水吸收剂量测量与使用主要标准石墨热量计确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致。此外,使用水热量计测量的水吸收剂量与基于 6OCO γ 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致。水热量计的开发将导致 NPL 的剂量测定系统非常强大,其中可以使用三种独立技术确定水吸收剂量。
1983 年 10 月的《通用重量和测量法》(CGPM)写道:“米是光在 1/299 792 458 秒的时间间隔内,在真空中行进路径的长度。” [2] 米的这个定义将光速精确地固定为 299 792 458 米/秒。根据这个定义,米可以通过任何已知频率的相干光源的波长来实现,例如,稳定在窄原子或分子吸收区的激光器,其频率是已知的。波长 X 可以通过关系 A = c / w 确定,其中 c 是光速的计算值,w 是测得的跃迁频率。自 1972 年测量以来,已进行过四次光速测量 [3-6];两个波长为 3.39 pm,两个波长为 9.31 pm。这些测量结果已汇总 [7],光速的平均值为 299 792 458.1 m/s,分数不确定度为 f 4 x IOv9 (3a),这是根据氪定义实现仪表时公认的不确定度。
评估流程是否受控),将运输标准返回 NIST 进行进一步测量。然后分析 NIST 数据和客户数据,NIST 向客户发出报告。该报告说明客户测量流程与 NIST 标准的偏差,以及客户测量流程的总不确定度。这种不确定性
目前,NPL 高能光子束中水吸收剂量的主要标准是石墨量热仪。然而,辐射剂量测定中感兴趣的量是水吸收剂量。因此,NPL 正在开发一种基于水量热仪的新水吸收剂量标准。量热仪在 4 DC 下运行,温度控制由液体和空气冷却组合提供。量热仪的密封玻璃内胆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水材料对吸收剂量测量的影响。在 6、10 和 19 MV 光子束中进行的水吸收剂量测量在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与使用主要标准石墨量热仪确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致。此外,使用水热量计测量的水吸收剂量与基于 6OCO γ 辐射空气比释动能标准的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水热量计的开发将为 NPL 带来非常强大的剂量测定系统,其中可以使用三种独立技术确定水的吸收剂量。
11.摘要 本指南总结了当前计算量大模型不确定性评估的最佳实践。在这种情况下,计算量大的模型可以被视为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产生结果的模型,用户拒绝使用蒙特卡罗抽样作为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因为它需要太多的模型评估才能达到所需的精度水平。本指南假设用户对可行的模型评估数量有一个(可能近似的)已知上限,并希望了解不确定性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有限数量的模型评估中提供比蒙特卡罗抽样更好的结果。本指南面向熟悉不确定性评估基本思想的计量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熟悉《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1] (GUM) 及其附录 [2, 3] 或熟悉用于不确定度评估的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的读者将能够理解本指南,并希望从中受益。
精度规格为读数的 0.1%(或在此力下 +/- 10 lbf),测量值为 9990。设备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毕竟,校准实验室施加了 10,000 lbf,而测试单元 (UUT) 读数为 9990。偏差为 -10 lbf,设备符合其精度规格(接受决定而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报告已发出,最终用户很满意。但是,问题是最终用户不应该满意。如果不考虑使用特定参考标准的校准实验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CMC),最终用户将不知道设备是否符合所需的精度规格。基本上,此测量是基于以下假设而通过的:校准提供商的参考是完美的,并且他们向称重传感器施加了恰好 10,000 lbf。但是,没有完美的测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估计测量的不确定度来量化这种“测量的不完美”。 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它忽略了校准提供商测量中的不确定性。
1) 定义为端点非线性、滞后或重复性误差的 ±2 标准偏差限值。2) 定义为工作标准不准确度的 ±2 标准偏差限值,包括可追溯到国际标准。3) 定义为室温下端点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和校准不确定度的平方和根 (RSS)。4) 定义为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依赖性的 ±2 标准偏差限值。
* 定义为端点非线性、滞后或重复性误差的 ±2 标准偏差限值。** 定义为工作标准不准确性的 ±2 标准偏差限值,包括 NIST 的可追溯性。*** 定义为室温下端点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和校准不确定度的平方和根 (RSS)。**** 定义为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依赖性的 ±2 标准偏差限值。
1) 定义为端点非线性、滞后或重复性误差的 ±2 标准偏差限值。2) 定义为工作标准不准确性的 ±2 标准偏差限值,包括 NIST 的可追溯性。3) 定义为室温下端点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和校准不确定度的平方和根 (RSS)。4) 定义为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依赖性的 ±2 标准偏差限值。
1 简介和动机 本文件规定了所有根据国际单位制 (SI) [1] 的规范传输或需要测量数据的应用程序交换机器可读数据的原则。因此,该文件为根据下述规范传输数字数据的领域中协调、清晰、安全和经济地交换数字测量值提供了基础。 对于计量数据的数字交换,必须将至少每个数值与相应的单位关联起来。这两条信息使我们能够对量值作出陈述,该量值可根据 SI 单位制进行解释。由于这种表示形式不可分割且至关重要,因此称为原子表示。一个例子是: 1 kg 此处,“1”对应于数值,“kg”对应于指定的 SI 单位千克。这两条信息结合起来表示质量数量。测量量的完整指示可能包含其他信息,例如测量不确定度的规范和时间戳。测量不确定度是分配给测量量的信息,可指示其可靠性。通常,此信息由对应于指定覆盖因子的覆盖间隔表示。评估和表达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