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东盟成员国已经发布了AI的国家政策。新加坡已发布了25项治理计划,包括国家AI战略和模型AI治理框架。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制定了AI策略。在区域层面,东盟成员国建立了《东盟政府和道德》指南,并在2024年2月1日至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东盟数字部长会议上认可了这一点。该指南(包括国家和地区一级建议)采用了市场驱动的方法来平衡AI技术及其相关风险的经济优势。在第11次AEC对话中,东盟数字高级官员会议(ADGSOM)代表分享说,东盟正在成立一个有关AI治理的工作组(WG-AI),讨论与管理AI相关的问题,并促进AI并促进安全和负责任的AI。
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 1. 意大利在第 53 届东盟外长会议(AMM)上通过视频会议被授予东盟发展伙伴地位。 2. 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于 2021 年 4 月 19 日通过视频会议召开第 1 届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委员会(AI-DPC)会议后得以制度化。在 2022 年 6 月 10 日举行的第 2 届 AI-DPC 会议上,双方通过了《东盟-意大利发展伙伴关系务实合作领域》(PCA)(2022-2026),该框架是东盟与意大利务实合作的总体框架和指南。会议就东盟-意大利合作的潜在领域交换了意见,例如支持东盟共同体支柱中东盟优先事项的项目/活动以及东盟全面复苏框架的实施。 A. 政治安全合作 3. 意大利于 2009 年 6 月任命了首位驻东盟大使。意大利共和国现任驻东盟大使贝内代托·拉特里阁下于 2020 年 11 月 2 日向时任东盟秘书长拿督林玉辉阁下递交了国书。 4. 意大利分别于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组织了多项关于预防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保护联合国维和特派团平民的能力建设举措。意大利稳定警察部队卓越中心 (CoESPU) 于 2022 年组织了一场关于海洋法和反海盗的活动,并向东盟成员国发出了邀请。此外,意大利还根据“加强受地雷/战争遗留爆炸物影响的东盟成员国在地雷行动中的性别平等和赋权”倡议,向东盟区域地雷行动中心 (ARMAC) 捐款 100,000 欧元。 B. 经济合作 5. 东盟与意大利拥有相当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根据东盟统计数据库,东盟与意大利之间的双向贸易总额从 2022 年的 283.1 亿美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271.4 亿美元,下降了 4.15%。2022 年,意大利对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负 1.4898 亿美元。
《指南》以东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为基础,并作为其补充,旨在确定东盟利益相关方在实体层面评估其或其他公司转型可信度的原则。该框架是融资的基础,确保投资用于可信和可持续的转型。《指南》还旨在确定并在适用情况下提供指导,说明如何利用相关气候导向资源促进转型规划和披露,包括东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鉴于投资者需求、实体经济计划和气候科学不断发展,《指南》旨在成为一份动态文件,并将根据利益相关方的反馈不断完善。
摘要东盟区域在全球含量最高。该地区对微塑性污染的知识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调查政策实施。支持针对海洋碎片的区域行动计划的实施,拟议的小型塑料区域基线研究旨在作为摘要报告,该报告研究了现有的研究,资料来源,知识差距,项目和政策,这些研究与东盟地区的微塑料有关。在该地区的10个国家中,对微塑性污染进行了不平等的研究,构成了第一个主要知识差距。此外,研究通常集中在相同的环境或矩阵上,即海洋和淡水,海滩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主要是鱼)。在顶级捕食者,空气,河流沉积物,陆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废水处理厂的微塑性污染是未知的。建模和实验研究也缺乏,导致对微塑性污染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命运和影响的知识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领域,以实施相关和有效的缓解措施。
- Shosuke Kawanishi 教授介绍与华支睾吸虫病相关的 CCA 机制 - Chawalit Pairojkul 教授介绍吸虫流行区和无吸虫区的 CCA 表型和成因 - Tetsuya Kawanishi 教授介绍光子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创新 - Nipon Theera-Umpon 教授介绍用于诊断的基于硅光子的生物传感器 等等,2. 项目进度审查:来自 MD-KKU、EN-KKU、CMU、NECTEC、BIOTEC、TMEC 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团队将介绍他们第一年的活动并概述第二年的计划。3. 协作规划:讨论未来活动以确保实现项目目标。NICT 团队将提供项目管理和技术方法方面的指导。 4. 实践经验和交流:实地考察 KKU 校园、生物库、斯利那加林医院病理学中心实验室和胆管癌研究卓越中心。这些参观提供了实践经验、交流机会和创新解决问题的灵感。5. 技能发展:参与者将深入了解生物传感器技术的新兴趋势和进步,重点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患者护理。6. 团队建设:旨在建立信任、信心并展示研究团队之间成就的活动。
东盟分类法以两种方式呈现多层级,这是该分类法的一大特点。首先,东盟分类法有一个基于原则的框架,称为基础框架,以及一个基于技术服务成本的框架,称为 Plus 标准。这种可选性确保每个东盟成员国都可以使用任一框架,根据自己的准备状态对经济活动和项目进行分类。其次,Plus 标准下的每项经济活动最多可拥有三个绩效阈值,让用户可以从适合自己的层级开始。这与只有一个阈值的分类法不同,后者会导致活动与相关分类法一致或不一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可以考虑使用基于原则的分类法,作为最终采用基于技术服务成本的分类法以及使用多层级技术服务成本的第一步。
▪ 将所有利益相关方纳入其中,是实现南海全面图景的同等重要方法 (Boşilcă et al., 2022; Bueger & Edmunds, 2024) ▪ 也与弥合区域碎片化海洋架构的努力有关。 ▪ 让政府机构、海洋产业和私营部门、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组织参与 (Agastia, 2021) ▪ 海洋利益相关方及其基础设施的相互依存对于建立海洋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 MDA 能力 (Bueger & Liebetrau, 2023)
12.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1年7月21日,中国与东盟在印尼巴厘岛通过《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南》。2016年7月25日,东盟与中国在万象举行的东盟+1外长会批准《中国与东盟外长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表明各方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7年8月6日,中国与东盟外长在马尼拉会晤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2017年11月,在第20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正式宣布启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 2019年7月,《南海行为准则》单一草案谈判文本(SDNT)宣布完成一读,2023年7月,SDNT二读宣布完成。2023年10月26日,第21次中国—东盟DOC高官会正式宣布启动SDNT三读。
2035 年,预计将在 AMMSTI-21 期间报告。会议注意到,由马来西亚牵头的东盟前瞻联盟题为《东盟科学、技术和创新生态系统前瞻 2035》的报告将于 2025 年发布,并应在 APASTI 2026-2035 中加以利用。8. 会议同意,应通过公私伙伴关系加强 COSTI 顾问委员会 (BAC) 的作用;东盟科学、技术和创新基金 (ASTIF) 将于 2025 年重新开放,以征集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