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等贡献的第一作者 1 瑞士阿劳医科大学系,阿劳州立医院普通内科和急诊医学科;2 瑞士拉亨医院内科;3 瑞士明斯特林根州立医院内科;4 瑞士圣加仑州立医院内科和内分泌学/糖尿病科;5 瑞士卢塞恩州立医院内科;6 瑞士索洛图恩州立医院内科;7 瑞士巴登州立医院内科;8 瑞士伯尔尼大学伯尔尼大学医院综合内科;9 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院;10 瑞士伯尔尼大学伯尔尼大学医院糖尿病学、内分泌学、营养医学和代谢科;11 瑞士伯尔尼大学初级卫生保健研究所 (BIHAM); 12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综合内科部;13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纽约科学院
摘要:霉酚酸酯 (MMF) 是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获批用于预防接受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的移植排斥反应,并进一步用于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MMF 表现出显著的药代动力学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需要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影响 MMF 及其活性代谢物霉酚酸药代动力学的因素,以推导出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建议。根据四个药代动力学阶段分析了假定的预测因素,为临床实施的 MMF 剂量优化提供了工具和目标。
髋臼翻修置换术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尤其是在面临严重骨质流失和既往植入物失败的情况下(1、2)。髋臼翻修策略极其复杂,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治疗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有骨盆放射治疗史的患者等高危人群时(3、4)。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翻修数量的不断增加,严重髋臼缺损和相关骨盆不连续(PD)的发生率也在上升(5、6)。对于发生率为 1-5% 的棘手髋臼翻修病例,正确的治疗策略需要在坐骨和髂骨之间建立稳定的连续性
结果 在 ICU-ROX 验证队列中,对于个体患者,较低或较高 Sp O 2 目标治疗的预测效果范围为 28 天死亡率绝对降低 27.2% 至绝对增加 34.4%。例如,预测受益于较低 Sp O 2 目标的患者急性脑损伤患病率较高,而预测受益于较高 Sp O 2 目标的患者脓毒症和生命体征异常升高患病率较高。预测受益于较低 Sp O 2 目标的患者在随机分配到较低 Sp O 2 组时死亡率较低,而预测受益于较高 Sp O 2 目标的患者在随机分配到较高 Sp O 2 组时死亡率较低(效应修正似然比检验 P = .02)。使用预测最适合每个患者的 Sp O 2 目标,而不是随机的 Sp O 2 目标,将使绝对总体死亡率降低 6.4%(95% CI,1.9%-10.9%)。
临床医生应旨在让人们参与其单个HBA1C目标水平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高于48-58 mmol/mol的决定,通常为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癌症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促进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的出现,这些疗法彻底改变了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尽管针对 MAPK 信号的靶向治疗和抑制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一些患者获得了治疗耐药性和疾病复发。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对黑色素瘤基因变异的理解,并讨论了个性化黑色素瘤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以及潜在的耐药机制。更深入地了解个性化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结果。
鉴于本指南涵盖的试验性反义寡核苷酸将仅用于少数患有 SDLT 疾病的个体,建议用于支持首次人体 (FIH) 暴露的非临床安全性 43 包通常不如用于开发旨在更广泛使用或在不太严重的临床情况下使用的反义寡核苷酸产品时通常建议的广泛。 3 为了抵消由于数据有限而导致的更大风险假设,重要的是申办方提供令人信服的体外和/或体内概念验证 (POC) 数据,作为任何试验前新药 (pIND) 会议 48 包或原始试验性新药 (IND) 提交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要求 49 前 IND 会议),用于本指南涵盖的试验性反义寡核苷酸。这些数据对于支持成人和儿科受试者的潜在益处非常重要。 51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初次可切除组(80例)和初次不可切除组(76例)。对于初次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转化治疗(化疗+靶向治疗)联合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肝切除联合消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门静脉结扎及分期切除。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初次可切除组与初次不可切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17个月(P=0.001)。24例转化治疗成功后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52例转化治疗失败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20个月vs 15个月,P=0.034)。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最大直径<6 cm、转移瘤数≤4个是转化治疗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6例患者接受肝切除联合消融治疗,1例患者接受门静脉结扎及分期切除术。结论:肝转移瘤治疗应遵循规范化、个体化原则,对于初次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应尽可能追求转化治疗成功,肝转移瘤最大直径及转移瘤数与转化治疗成功率显著相关。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