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电网,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必要性显著增加,需求响应(DR)作为一种有效的负荷管理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深入研究基于主从博弈论的可再生能源融入需求响应策略,旨在通过博弈论框架优化参与需求响应的电网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率和可靠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论的需求响应策略框架,其中能源供应商作为领导者制定需求响应策略,而作为追随者的能源运营商则决定他们的消费行为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该策略允许参与者根据实时市场信息和可再生能源产出的变化调整策略,实现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需求响应策略通过调度四种不同的购电方式对能源运营商和能源供应商各自的收益产生了影响,验证了需求响应策略在降低电网运营成本、增强系统对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适应能力、激励用户积极参与需求响应方面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主从博弈论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需求响应策略不仅促进了电网的经济高效运行,也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当难以直接连接到大型系统时(例如在岛屿或山区),会建造一个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的MG来供电。在韩国,柴油发电机为韩国电力公司 (KEPCO) 管理的 57 个岛屿和一些地方政府管理的岛屿供电。在某些情况下,地方政府管理的岛屿上使用一台柴油发电机,但韩国电力公司管理的岛屿至少安装了三台柴油发电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柴油发电机同时运行。根据韩国电力公司的数据,2019 年,韩国电力公司管理的 57 个岛屿为发电消耗了 77,710 千升柴油,而 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游客数量减少,消耗了 73,489 千升 [ 1 ]。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韩国自 2012 年以来多次尝试利用可再生能源和 ESS 为 MG 供电。在加沙岛的几次试验中,柴油消耗量与安装可再生能源和 ESS 之前相比减少了约 75% [2]。然而,在韩国,大多数用可再生能源和 ESS 取代柴油发电机的尝试都失败了。有一个 ESS 用于充电或放电,出于经济原因,柴油发电机起着重要作用 [3]。当一个 ESS 以恒定频率运行时,它的优势在于 MG 的频率保持恒定在标称频率。然而,如果可再生能源和负载分布在广阔的区域,即使 ESS 将连接点的电压调节为恒定,MG 各部分的电压也会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负载而波动。此外,如果 ESS 发生故障,MG 就会断电,这会降低电源的可靠性。考虑到长期电力需求的增长,初始投资成本过高,因为从一开始就需要安装容量远大于满负荷的 ESS。此外,由于 ESS 无法在最佳工作点运行,整个 MG 的效率也会降低。考虑到 MG 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必须安装并并行运行多个单位容量小于 MG 最大功率需求的 ESS。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 MG 的效率,需要确定
敏感节点对之间的电荷共享。当入射离子撞击敏感晶体管(例如节点 mn2 中的 PMOS 晶体管)时,一列电子-空穴对会沿入射轨道电离。电离载流子扩散到相邻的晶体管,导致相邻敏感节点之间的电荷收集,如图 3 所示。对于传统的 DICE 触发器,敏感节点对将收集足够的电荷并导致 SEU。对于所提出的 MSIFF,增加的节点间距可有效减少由于复合过程引起的扩散收集。此外,从属锁存器的插入组件也有助于收集额外的载流子 [19]。它将显著降低电离载流子密度并阻止扩散收集过程。因此,敏感节点对不会同时收集足够的电荷,并且所提出的 MSIFF 中不会发生 S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