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许多患有特应性皮炎 (AD) 的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这是一种高度瘙痒、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鲁索替尼乳膏于 2021 年 9 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 AD。本分析描述了 AD 患者开始使用鲁索替尼乳膏前后的治疗模式。患者和方法:这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使用了来自医疗综合研究数据库 (HIRD ® ) 的医疗和药房索赔数据,包括被诊断为 AD 的成人和青少年 (年龄≥12 岁),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7 月之间首次索赔鲁索替尼乳膏 (索引日期),并在索引日期前后 6 个月连续参加商业或管理的医疗保险计划。还对有更高级 AD 治疗史 (即全身治疗、光疗或超高效外用皮质类固醇) 的一组患者进行了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数据总结了开始使用芦可替尼乳膏前 6 个月(基线期)和开始使用芦可替尼乳膏后 6 个月(随访期)的数据。结果:在整个 AD 队列的 1,581 名患者中,749 名有更晚期的 AD 治疗史。在随访期间,43.8% 的患者没有接受任何其他 AD 治疗。与基线相比,随访期间接受局部皮质类固醇(52.3% vs 30.4%)、局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13.9% vs 6.6%)和局部磷酸二酯酶 4 抑制剂(4.4% vs 2.3%)的患者减少;在有更晚期 AD 治疗史的子集中,减少幅度略大。口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率总体从 20.9% 下降到 15.5%,在接受更晚期基线治疗的子集中从 44.1% 下降到 20.7%。在基线时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中,17.4% 在随访期间未接受这些治疗。结论:这些为期 6 个月的随访数据表明,开始使用芦可替尼乳膏治疗 AD 可能会减少对其他局部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和生物制剂的总体需求。
地址: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维索萨 电子邮件:lorenahaves@univicosa.com.br 摘要 马耳斑是一种影响动物耳廓内表面的疾病,其特征是边界清晰的白色病变,伴有或不伴有角化过度。该病由马乳头瘤病毒 3 型和 4 型引起,是三岁以下马的常见疾病,通常免疫抑制。当动物患处出现疼痛敏感,或角化过度损害耳道,易发生耳炎时,建议进行治疗。本研究旨在报告局部使用 5% 阿昔洛韦乳膏联合切除角化过度症治疗小马驹耳斑的情况。双耳疾病完全缓解,无复发。本病例中采用的综合治疗技术治疗耳斑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皮肤病学、马、肿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病毒。摘要 马耳斑是一种影响动物耳廓内表面的疾病,其特征是边界清晰的白色病变,呈白色,有或无角化过度。该病由马乳头瘤病毒 3 型和 4 型引起,是三岁以下马的常见疾病,通常免疫抑制。当动物患处疼痛敏感时建议进行治疗,
BL,基线;LS,病变皮肤;NL,非病变皮肤。基线时,LS(B、E)中的 SOX10+ 黑色素细胞与 NL(A、D)相比减少。经过 24 周的治疗,与载体对照(C)相比,芦可替尼乳膏显著增加了 LS 基底层中 SOX10+ 黑色素细胞的数量(F)。
1 光疗:12 次治疗后无治疗效果,或 24 次治疗后部分反应不充分。医学上不建议进行光疗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已确认(最好有书面活检报告)有皮肤癌、黑色素瘤病史或极有可能患上这些疾病(例如 Fitzpatrick 皮肤类型 I 或 II = 皮肤苍白,容易晒伤)。2 传统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 3 全身靶向免疫调节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7A 抑制剂(例如 ixekizumab)、白细胞介素-23 抑制剂(例如 risankizumab-rzaa)、白细胞介素-12/23 抑制剂(例如 ustekinumab)和磷酸二酯酶-4 抑制剂(例如 apremilast)。4 避免在分娩期间使用。 5 建议哺乳期妇女不要将罗氟司特直接涂抹在乳头或乳晕上,如果涂抹在患者的胸部,应避免与婴儿的皮肤直接接触。
满足以下条件的会员可获得 12 个月的初始授权:1.会员年满 6 岁,被诊断患有斑块状银屑病 2.受影响的 BSA 介于 2-20% 之间。提供受影响的 BSA 的文档。3.Zoryve 由皮肤病学或风湿病学专家开具或咨询。4.会员在
1. 会员年满 12 岁,被诊断患有斑块状银屑病 2. 受影响的 BSA 介于 2-20% 之间。提供受影响的 BSA 的证明文件。 3. Zoryve 由皮肤病学或风湿病学专家开具处方或咨询。 4. 会员在至少连续 2-4 周的试验中治疗反应不足
1. 会员年满 18 岁,被诊断患有斑块状银屑病 2. 受影响的 BSA 介于 3-20% 之间。提供受影响的 BSA 的证明文件。 3. Vtama 由皮肤病学或风湿病学专家开具处方或咨询。 4. 会员在至少连续 2-4 周的试验中治疗反应不佳
疗效考量 • 一项活性药物和载体对照的 2 期随机临床试验 (RCT) 表明,clascoterone 在治疗轻度至中度面部痤疮方面的疗效与外用维甲酸相似。 3 • 两项载体对照的 3 期 RCT 证实了 clascoterone 在治疗中度至重度面部痤疮方面长达 12 周的疗效。 1,4 • 支持性试验包括一项针对面部、胸部和/或背部中度至重度痤疮患者的开放标签 2a 期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耐受性研究 5 以及一项载体对照的 2b 期剂量递增 RCT,该研究比较了面部痤疮患者使用不同浓度的 clascoterone 乳膏(0.1%、0.5% 和 1%)的效果。2b 期 RCT 确定 1% 配方是进一步产品开发的最佳候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