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与定位:注重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创新竞赛+科研+产学研+国际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 全系现有教师100余人,其中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等省部级以上人才7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学位占75%。 本系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本系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工程、车辆工程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全英语留学生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系设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首批优秀本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教育部首批专业)、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等本科专业。 系建设了近10门上海市精品、重点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每年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一等奖50余项。 形成了“智能基础部件”、“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机器人与智能设计”、“光机电智能检测与装备”、“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等5个稳定的科研团队。近三年来,康复系获得科研经费1.3亿余元,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取得发明专利160余万件,与航空航天、汽车交通、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近5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建成了“智能康复机器人及可穿戴康复设备”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 康复系与美国普渡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签订了3+1+1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合作开展联合毕业设计项目。 康复系每年为学生提供来自方舟/方耀、东洋电装、新松、耿奇、蔡司等最高32万元的奖学金。
我们拥有来自全球最优秀大学的 400 多名教职员工和 200 名博士,在尖端工程领域开展了最先进的研究。我们的地震工程中心与政府合作制定了《巴基斯坦 2009/21 抗震建筑规范》,并与开伯尔-普什图省政府规划与发展部联合为开伯尔-普什图省的公立学校和医院制定了标准化设计。我们的智能系统和网络研究中心通过以防盗检测为目的的 Electrocure 和 Metrrocure 形式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加强了与 PESCO 的产学研联系;同样,国家机器人与自动化中心 (NCRA) 通过在精准农业、工业自动化和生物医学设备的开发方面进行研究,在建筑原型和商业化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此外,我们的工业与建筑能源审计中心 (CIBEA) 于 2018 年作为 HEC-TDF 项目作为一家衍生公司启动,帮助政府在巴基斯坦各地开展能源审计。我们的
英国国家量子技术计划 (NQTP) 是 2014 年成立的一项 10 亿英镑的产学研合作计划。该计划的愿景是打造量子经济,并支持创意、创新和投资,以确保英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机会。该计划包括四个研究中心,由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 (EPSRC) 资助。其中一个是量子计算和模拟中心,专注于一系列硬件和软件学科中量子计算面临的关键研究挑战。2023 年 3 月发布的国家量子战略概述了英国未来十年的雄心,并于当年晚些时候推出了一系列量子技术任务,其中包括一项计算任务,该任务指出:“到 2035 年,英国将拥有可访问的量子计算机,能够运行 1 万亿次运算,并支持在经济关键部门提供远超传统超级计算机效益的应用程序。”
欢迎来到 VNIT Nagpur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该系于 1984 年开始招生,当时招生人数为 30 人。随后,招生人数逐渐增加,目前本科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士 (B.Tech ECE) 课程招生人数为 125 人,研究生课程(即通信系统工程硕士)招生人数为 25 人。该系还提供博士和博士后课程。该系在前两个选择中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该系拥有大量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的平均经验为 15 年,教授的经验为 25 至 35 年。该系多年来培养了 GATE/CAT 优等生,多年来一直是 Institute Visvesvaraya 奖章获得者。校友地位很高,其中 5% 是企业家。该系的知识产权非常好,教师的研究出版物在 Google Scholar 和 SCI 索引期刊中的引用率很高,并获得了专利。一直有大量外部资助或赞助的研究项目在进行中。该部门的产学研互动非常活跃且富有成效。
由训练有素的研究和实验室人员团队提供支持。THSTI 建立了各种中心,即:(a) 妇幼保健中心;(b) 病毒研究、治疗和疫苗中心;(c) 结核病研究中心;(d) 微生物研究中心;(e) 免疫生物学和免疫治疗中心;(f) 药物发现中心;(g) 临床开发服务机构;(h) 计算和数学生物学中心;(i) 生物设计和诊断中心。这些中心由许多核心设施支持,即生物测定实验室、生物库、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数据管理中心、免疫学核心实验室、多组学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疫苗设计和开发设施、生物设计创新学院等,它们为 THSTI 以及国家首都地区生物技术科学集群和其他学术和工业合作伙伴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巨大的资源。 BRIC-THSTI 通过许多雄心勃勃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学术课程培养下一代科学领袖,通过多学科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和创新 3. 本次招聘是为了填补 BRIC-THSTI 以下项目的空缺:职位所需的学历和经验:
2006 年 2 月,印度计划委员会成立了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印度政府首席科学顾问 R. Chidambaram 博士担任主席,计划委员会成员 V.L. Chopra 教授担任联合主席,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科技方针并提出科技部门的计划和方案。通知副本见附件。指导委员会还成立了 17 个工作组,其中 6 个为中央科技部门/机构的工作组,其余 11 个为具体领域的工作组:吸引年轻人从事科学事业;基础科学的重点领域;大科学项目;跨学科技术领域;国际合作;产学研互动;中小企业科技;农村技术推广;社会经济部委的科技;“十一五”规划中科技部门的政策、行政改革及资源。可以看出,工作组的成立是为了研究该国科技部门的特定关注领域(见本报告第 1 章)。工作组的深入讨论产生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已适当地纳入报告中(见第 5 至 19 章)。每个工作组的完整报告将分别发送给规划委员会。
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CAIR)。该中心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它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汇集了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的专家,共同合作开展尖端项目和创新。CAIR 旨在通过促进创新、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和创造跨行业人工智能整合机会,将菲律宾定位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导者。工业 4.0 试点工厂 (I4PF)。该工厂旨在容纳机器人、物联网智能、无人机、虚拟和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和创新推动该国制造业的发展。I4PF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试验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用环境,促进了工业 4.0 实践的采用并提高了制造能力。PRISTINE 项目。促进研究和创新以加强工业和企业转型 (PRISTINE) 项目旨在改善创新生态系统并建立应用研发、技能开发和创新基础设施。该项目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研发环境,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国家创新和全球竞争力。
1990 年 4 月 1 日 加入公司 2011 年 1 月 1 日 DSPL 总经理 2018 年 4 月 1 日 DSPL 副董事总经理(注) DCHA:Denka Chemicals Holdings Asia Pacific Pte. Ltd. DSPL:Denka Singapore Pte. Ltd. DAPL:Denka Advantech Pte.株式会社 Denka 株式会社 DCU:Denka Corporation DCG:Denka Chemicals GmbH 2. 组织改革(自 2022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 为了加强为下一代创造新业务的活动并维持现有业务的发展,Denka 决定自 2022 年 4 月 1 日起设立“新业务开发”部门并重组全公司的研究和新业务开发结构。我们一直与产学研政府一起促进开放式创新,主要在 Denka 创新中心(东京都町田市),并通过新业务规划与开发部、汽车材料与解决方案部等开展创造新业务开发的活动。在 2023 财年开始的下一个管理计划中,我们重申了“新业务开发”的目标。
由训练有素的研究和实验室人员团队提供支持。THSTI 建立了各种中心,即:(a) 妇幼保健中心;(b) 病毒研究、治疗和疫苗中心;(c) 结核病研究中心;(d) 微生物研究中心;(e) 免疫生物学和免疫治疗中心;(f) 药物发现中心;(g) 临床开发服务机构;(h) 计算和数学生物学中心;(i) 生物设计和诊断中心。这些中心由许多核心设施支持,即生物测定实验室、生物库、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数据管理中心、免疫学核心实验室、多组学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疫苗设计和开发设施、生物设计创新学院等,它们为 THSTI 以及国家首都地区生物技术科学集群和其他学术和工业合作伙伴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巨大的资源。 BRIC-THSTI 通过许多雄心勃勃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学术课程培养下一代科学领袖,通过多学科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和创新 3. 本次招聘是为了填补 BRIC-THSTI 以下项目的空缺:职位所需的学历和经验:
新技术研究计划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总部:大阪市北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近藤直孝;以下简称“公司”)欣然宣布,“石墨材料非化石原料的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研究”)已被提议并被采纳为研发项目的研究主题,“开发用于生产合成石墨的创新技术以摆脱对化石衍生原料的依赖”是 NEDO 2024 财年可行性研究计划/新技术可行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发展组织(以下简称“NEDO”)运营。本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社长:石村和彦)、SEC CARBON, LIMITED(社长:中岛浩)、新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右田昭夫)共同进行研究,以催生新产业、实现脱碳社会为最终目标,通过开展包括国家项目在内的产学研联合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并培育有望在2040年后在社会中实用化并实施的要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