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疲劳分析与设计中的平均应力评估 提交人:Stig Berge,挪威科技大学海洋技术系(挪威特隆赫姆 7491)。传真 +47 73595528 电子邮件:stig.berge@ntnu。no )和 S.Petinov,材料强度系,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 195251,Polytechnicheskaya St. 29,电话:7-812-552-6303 电子邮件:Petinov@SP5198.spb.edu ) 1.0 目标 1.1 平均应力是船体结构细节的载荷历史和疲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拉伸时,它会增加载荷循环中的最大应力并缩短结构部件的疲劳寿命。不同方法之间缺乏共性,因此有必要验证模型并协调规范。1.2 但是,在随机和恒定载荷成分组合的情况下,缺乏评估平均应力影响的适当方法。1.3 该项目的目标是审查有关该主题的可用数据,计划和开展结构钢实验,分析结果并制定用于海洋应用的疲劳分析中平均应力影响的评估方法。2.0 背景 2.1 船体和海洋焊接结构的设计规范最近大多忽略了平均应力对关键细节疲劳性能的影响。ISSC 于 2003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8 个主要船级社中有 6 个使用了平均应力校正因子。在最近通过的《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IACS,2005)中,实施了平均应力修正,尽管油船和散货船的形式截然不同。最近在 IACS 文件中建议的考虑程序是引入等效应力,这允许考虑残余焊接应力和 SW 载荷条件下的平均应力。2.2 但是,应用修正和等效应力可能仅被视为近似值,因为它基于具有恒定幅度和平均应力的组合循环应力的隐含假设。2.3 海洋应用中载荷序列的特定属性是窄带随机波载荷和缓慢变化(或恒定)载荷的组合,被视为平均应力的来源。这意味着隐含的实验程序和材料疲劳行为的相应建模应考虑平均应力与实际变幅载荷的影响。这将揭示循环应变硬化或软化的具体性质
美国马里兰州劳雷尔国会技术大学人为因素系 摘要 卫星操作是远程操作的一个子集,与遥控飞机 (RPA) 和无人驾驶飞行器 (UAV) 操作有相似之处。由于文献中缺乏普遍性,需要增加对与卫星操作相关的无聊、自满、习惯和警惕性的研究。昼夜节律、机组资源管理和轮班工作动态可能会加剧卫星操作中自满驱动的自动化偏见和社会懈怠错误。本理论和应用概述旨在特别关注人为因素研究中的卫星操作文献,以确定需要扩展知识的领域。人在回路中的共性使人为因素经验教训能够从不相关的部门传递到卫星操作,从而潜在地减轻灾难性的人为错误。因此,本文献综述详细说明了加强卫星操作人为因素研究的必要性。关键词 自满、人在回路、遥控飞机、卫星操作、轮班工作 1.简介 美国国防部 (DoD) 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以人在回路 (HITL) 对太空资产进行指挥和控制 (C2),多个团队以轮班工作模式运作,超出了正常的白班时间。由于复杂性和进入轨道后缺乏维护能力,采购计划办公室通常将最初的开发和资金重点放在卫星系统空间段(也称为航天器)上。航天器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导致了只需要偶尔人工干预的自主机器的发展,从而减少了操作员的总体压力 [1]。操作员必须保持警惕,以阻止近乎同等对手的风险和可能降低或永久终止任务能力的在轨异常。航天器和地面架构自主性可能会增加操作员自满的风险,而由于无窗安全操作中心的轮班模式导致的昼夜节律缺陷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风险 [2, 3]。本研究旨在确定与卫星和远程操作相关的人为因素的当前文献状态。本文详细介绍了自满、机组资源管理 (CRM) 和远程操作环境中的人类动态的背景、意义、当前应用和理论。这篇对当前应用和理论的回顾探讨了文献如何未能将航空经验教训与无人驾驶航天器操作完全融合,以对抗戈登·杜邦的人为因素“肮脏十二人”[4]。
牛津大学的工程科学课程通常被描述为一门通用工程课程,但这会误导学生对以后几年专业课程的了解。本科生在头两年学习各种学科的工程基础知识,分为四门课程:数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结构与力学以及能源。学生通过系里的讲座和实验室学习,同时参加紧密相关的辅导课和学院课程,分别有两名学生或六名学生参加。课程强调在看似不同的工程领域中建模和分析的共性,并假设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水平。在第三年和第四年,学生逐步专业化,例如从 18 个“B”选项中选择 5 个,从 26 个“C”选项中选择 6 个。第四年是授课型硕士课程(在美国系统中可能是 400 和 500 门课程的混合课程)。学习仍然通过讲座和实验室进行,但学院的辅导课被系里更专业的小组教学所取代。第三年和第四年还涉及一个主要的小组设计项目和个人研究项目。访问学生可以选择加入整个第二年的课程,并且已经这样做了。更常见的是,由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希望在他们“本”专业中攻读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课程,并利用第二年甚至第一年和第三年的课程来学习更多新领域。(例如,生物医学工程师可能想学习更多关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知识。)访问学生在获得许可后可以(并且已经)修读同源学科的课程。牛津大学学生的典型课业负担是每周 10 节讲座、2.5 节辅导课和 5 小时实验室课,但访问学生可能希望减少这些课业负担,以学习更多样化的主题。以下是内容摘要。完整的教学大纲(对于理解 3 年级和 4 年级论文的内容至关重要)长达 116 页,可根据要求提供。 1 年(每 4 堂讲座在大学期间会举行一次辅导课) P1 数学单变量微积分(4 堂讲座);多变量微积分(4);复代数与傅里叶级数(8);物理系统建模(4);常微分方程(8);向量与矩阵(8)。 P2:电子与信息工程直流和交流电路分析(12 堂讲座);数字电子学(8);有源器件(二极管、运算放大器、双极结型晶体管)(16)。 P3:结构与力学静力学(8);弯曲和扭转(4);动力学(8);材料与固体力学(12)。 P4:能源电与磁(8);流体力学(12);热力学(12);维度分析(4)。 P5:实验室课程计算(5 个实验室);绘图与设计(2);电气(5);机械(5);热力学(2)
管理不再仅仅负责孤立的功能性战略。相反,IS 中的战略规划似乎正在完成一个过程,将其从仅仅是 IS 功能的总体规划转变为组织内信息和信息系统角色的真正共享观点(Chen 等人,2010),最终努力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商业战略(Bharadwaj 等人,2013)。虽然现有的 ISM 研究已经深入研究了导致 IS 部门组织角色持续转变的趋势,但对其影响的研究只有少数开创性的贡献。例如,Galliers(2004)分析了自 1960 年代以来 ISM 的战略方面是如何演变的。最近,Chen 等人(2010)整合了该领域的一些分散观点。然而,他们的分析侧重于战略制定的产物,即战略本身; Bharadwaj 等人(2013)对数字商业战略的处理也同样如此。相反,Chen 等人(2010)则表明,尽管受到上述宏观趋势的影响,但战略制定过程(即战略制定)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事实上,对于影响 IS 战略制定并受其影响的管理和组织因素的研究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观察结果在今天和 Galliers(2004)最初提出时一样真实。具体而言,尽管行业需求日益增长,但将 IS 部门作为公司中解放但又协调一致的部分进行管理的过程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Grover 和 Segars 2005)。因此,从业者很少能理解为什么 IS 战略制定中的某些实践可能有助于他们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活动(Mocker 和 Teubner 2006)。事实上,“学术讨论远离实际问题”(Mocker 和 Teubner 2007,第 1 页)。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当代 IS 组织中的战略评估过程,包括这个过程包含什么、是什么驱动了这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什么。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三个 IS 高管团队如何处理战略制定任务。关注团队层面的互动和过程受到 Banker 和 Kauffman(2004,第 288 页)的启发,他们建议研究应“寻求为提供与 IS 管理相关的群体行为的解释和诠释模型的背景构建更强大的理论基础”(第 288 页)。关注群体在信息系统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这一层面上的战略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通常超出了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Mason and Mitroff 1981)。在准备战略规划时,尤其如此,需要收集和评估与 IS 部门战略相关背景相关的信息,并作为一个整体理解这些信息。我们将这些准备活动归入战略评估这一术语之下。在此背景下,我们的研究目标有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试图提取 IS 执行团队在进行战略评估时参与的共同活动。通过分析三个非常不同的案例研究主办组织所采用的程序,我们旨在确定案例之间的系统共性,以发掘战略评估的程序核心,即团队需要做什么
[1] PM Swafford、S. Ghosh 和 N. Murthy,“通过 IT 集成和灵活性实现供应链敏捷性”,《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第 116 卷,第 2 期,第 288-297 页,2008 年,doi:10.1016/j.ijpe.2008.09.002。[2] KK-L. Moon、CY Yi 和 E. Ngai,“一种用于测量纺织和服装公司供应链灵活性的工具”,《欧洲运筹学杂志》,第 222 卷,第 2 期,第 315-325 页,2008 年,doi:10.1016/j.ijpe.2008.09.002。[3] KK-L. Moon、CY Yi 和 E. Ngai,“一种用于测量纺织和服装公司供应链灵活性的工具”,《欧洲运筹学杂志》,第 222 卷,第 2 期,第 315-325 页,2008 年,doi:10.1016/j.ijpe.2008.09.002。 2,第 191-203 页,2012 年,doi:10.1016/j.ejor.2012.04.027 [3] M. Esmaeilikia、B. Fahimnia、J. Sarkis、K. Govindan、A. Kumar 和 J. Mo,“具有固有灵活性的战术供应链计划模型:定义与回顾”,《运筹学年鉴》,第 1-21 页,2014 年,doi:10.1007/s10479-013-1513-2。[4] S. Chiu、V. Chiu、M. Hwang 和 Y. Chiu,“包含通用零件外包、最终产品加班策略和质量保证的延迟差异化多产品模型”,《国际工业工程计算杂志》,第 12 卷,第 1 期,2015 年,doi:10.1016/j.ejor.2012.04.027 2,第 143-158 页,2021 年,doi:10.5267/j.ijiec.2021.1.001 [5] Y. Chiu、V. Chiu、Y. Wang 和 M. Hwang,“考虑加班、共性和质量保证的多项目补货决策延迟模型”,《国际工业工程计算杂志》,第 11 卷,第 4 期,第 509-524 页,2020 年,doi:10.5267/j.ijiec.2020.6.001。[6] RE Giachetti、LD Martinez、OA Sáenz 和 C.-S. Chen,“使用测量理论框架分析灵活性和敏捷性的结构性指标”,《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第 86 卷,第 4 期,第 509-524 页,2020 年,doi:10.5267/j.ijiec.2020.6.001。 1,第 47-62 页,2003 年,doi:10.1016/S0925-5273(03)00004-5。[7] L. Krajewski、JC Wei 和 L.-L. Tang,“响应按订单生产供应链中的计划变化”,《运营管理杂志》,第 23 卷,第 5 期,第 452-469 页,2005 年,doi:10.1016/j.jom.2004.10.006。[8] LK Duclos、RJ Vokurka 和 RR Lummus,“供应链灵活性的概念模型”,《工业管理与数据系统》,第 103 卷,第 5 期,第 47-62 页,2003 年,doi:10.1016/S0925-5273(03)00004-5。 6,第 446-456 页,2003 年,doi:10.1108/02635570310480015。[9] E. Korneeva、S. Hönigsberg 和 FT Piller,“大规模定制能力实践——在中小企业网络中将大规模引入定制技术纺织品”,Int. J. Ind. Eng. Manag.,第 12 卷,第 2 期,第 115-128 页,2021 年,doi:10.24867/IJIEM-2021-2-281。[10] MK Malhotra 和 AW Mackelprang,“内部制造和外部供应链灵活性是互补能力吗?”,运营管理杂志,第 30 卷,第 2 期,第 365-372 页,2021 年,doi:10.24867/IJIEM-2021-2-281。 3,第 180-200 页,2012 年,doi:10.1016/j.jom.2012.01.004。[11] E. Mendonça Tachizawa 和 C. Giménez Thomsen,“供应灵活性的驱动因素和来源:一项探索性研究”,《国际运营与生产管理杂志》,第 27 卷,第 10 期,第 1115-1136 页,2007 年,doi:10.1108/01443570710820657。[12] SK Das 和 L. Abdel-Malek,“供应链中订单数量和交货时间的灵活性建模”,《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第 85 卷,第 2 期,第 171-181 页,2003 年,doi:10.1016/S0925-5273(03)00108-7 [13] C. Chandra 和 J. Grabis,“灵活性在供应链设计和建模中的作用——特刊简介”,《Omega》,第 37 卷,第 4 期,第 743-745 页,2009 年,doi:10.1016/j.omega.2008.07.003 [14] U. Merschmann 和 UW Thonemann,“供应链灵活性、不确定性和公司绩效:对德国制造公司的实证分析”,《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第 130 卷,第 2 期,第 171-181 页,2003 年,doi:10.1016/S0925-5273(03)00108-7 1,第 43-53 页,2011 年,doi:10.1016/j. ijpe.2010.10.013。[15] Z. Gong,“供应链灵活性的经济评估模型”,《欧洲运筹学杂志》,第 184 卷,第 2 期,第 745-758 页,2008 年,doi:10.1016/j.ejor.2006.11.013。[16] M. Zapp、C. Forster、A. Verl 和 T. Bauernhansl,“汽车与半导体行业协作产能规划参考模型”,《Procedia CIRP》,第 3 卷,第 155-160 页,2012 年,doi:10.1016/j.procir.2012.07.028。 [17] MA Panduro、CA Brizuela、J. Garza、S. Hinojosa 和 A. Reyna,“同心环天线阵列多目标设计的 NSGA-II、DEMO 和 EM-MOPSO 比较”,《电磁波与应用杂志》,第 27 卷,第 9 期,第 1100-1113 页,2013 年,doi:10.1080/09205071.2013.8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