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出了一种节能的抗单粒子翻转(SEU)脉冲触发器设计。双模块冗余设计充分利用了脉冲触发器结构简洁的优点,避免了脉冲触发器功耗大的缺点。采用时钟门控方案降低功耗。静态配置和避免竞争机制实现了功耗、速度和抗单粒子翻转能力的平衡。通过SEU截面评估了SEU耐受性,发现其显著低于传统D触发器。采用55nm CMOS工艺设计了触发器,并进行了性能评估。所提设计实现了最低功耗,甚至低于传统D触发器。虽然牺牲了速度,但在加固设计中实现了最低的功率延迟积。所提设计为速度不敏感和功率受限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粒子翻转,抗辐射,节能,触发器 分类:集成电路
- 从概念到特性/鉴定的完整 IC 设计开发工作, - 用于 IC 设计、仿真、布局和物理验证的软件, - 用于编程/脚本/数学建模的软件, - 用于空间应用的硬件规范/特性/鉴定, - 技术交流/文档。 具有获得新技能的有效性和强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对于没有丰富相关经验的候选人来说,这将是关键因素。 角色:核心工作涉及专注于模拟 IC 设计的研究和开发。成功的候选人将为公司的产品路线图的实施做出贡献。可能需要少量的旅行时间参加会议或特性活动。 理想的候选人在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具有将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愿景相结合的精神,并承担起领导和贡献不断发展的业务各个方面的责任。 我们提供: 有机会使用将在未来几十年定义卫星通信的尖端技术。 专注于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环境,紧迫的工程问题将得到解决,想法将变成硬件。 我们重视工程卓越性,并将根据经验给予报酬。我们努力营造友好、宽松的氛围,让人们能够蓬勃发展并实现生活平衡。我们位于“Lefkippos”科技园,位于 Agia Paraskevi 的 NCSR“Demokritos”校园内。请通过 LinkedIn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ls@leo-sprd.eu 发送简历和信件
1- 无线和 RF 收发器 I – 系统设计将重点关注系统问题,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架构、系统分析、链路预算分析、非线性和各种物理层设计问题。本课程还将回顾调制方法和无线蜂窝标准,包括 3G-5G 标准、WiFi、蓝牙等。重点将放在硬件和集成电路的开发以及与 RFIC 相关的问题上。第二门课程将是
最近,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将一切无线化。与对海量数据的需求激增的高性能蜂窝通信相比,这些小型无线传感器和执行器节点需要低功耗、低成本和高系统集成度。典型的 CMOS 片上系统需要许多片外组件才能正常运行,即充当精确频率参考的晶体振荡器和天线。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在没有这些组件的情况下以尽可能低的功率水平运行所面临的障碍。这是朝着无线通信无处不在迈出的一步。在这项工作中,对收发器性能的评估是从功率、性能和物理尺寸的角度进行的。演示了不使用片外频率参考的情况下兼容低功耗标准的 2.4 GHz 发射器 (TX) 的运行。这些 2.4 GHz 收发器 (TRX) 称为单芯片微尘,在低功率水平下运行,无需片外频率参考。第一个单芯片节点展示了在温度变化导致本地振荡器漂移的情况下的 RF 芯片间通信。它使用自由运行的 LC 谐振振荡器,该振荡器通过周期性网络流量校准以防漂移。下一个单芯片节点是 2.4 GHz、802.15.4 TRX、BLE 广告 TX 片上系统,带有集成数字基带和 Cortex M0。同样,该芯片不使用片外频率参考。最后,介绍了一种带有集成天线的高频收发器设计,为完全片上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PUF) 作为安全原语出现,可为安全应用生成高熵、抗回火位。然而,实现面积预算限制了它们在物联网、RFID 和生物医学等轻量级应用中的使用。以 SRAM 或 D 触发器的形式,内在 PUF 几乎在所有设计中都大量存在。作为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使用可能会损害性能。在本文中,为了解决内在 PUF 的使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D 触发器的轻量级 PUF。所提出的架构采用 40 nm CMOS 技术实现。模拟结果表明,它的唯一性为 0.502,在高温 125°C 下的最坏情况可靠性为 95.89%,在电源电压为 1.2 V 时为 97.89%。为了评估各种 PUF 架构的性能,提出了一个新术语——唯一性与可靠性比。与传统 D 触发器相比,在相同的布局面积下,该触发器的独特性提高了 4.491 倍,独特性与可靠性比提高了 127.74 倍。由于该触发器采用对称结构,与其他架构不同,该触发器不需要任何后处理方案来消除偏差,从而进一步节省了硅片面积。为了验证模拟结果的功能正确性,本文还介绍了传统和所提出的 D 触发器的 FPGA 实现。
摘要 — 用于手机服务的电信塔包含基站收发站 (BTS)。由于 BTS 系统需要不间断供电,并且由于其运行关键性,在公用电力不可靠且间歇性的地区对备用电源的需求有所增加。对于位于停电不必要的地区的 BTS,需要部署备用电源以保持 BTS 站点通电。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开发了一个优化框架,以优化各种 BTS 电力系统配置的运营成本。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三种这样的备用框架,用于在停电时为 BTS 供电;为站点提供不间断和连续的电力。具体来说,我们的优化框架由三种电力系统配置组成;带电池备份的公用电网(配置 1)、带电池备份和柴油发电机的公用电网(配置 2)以及带电池备份和太阳能的公用电网(配置 3)。然后通过结合各种系统约束,基于线性优化对这三种配置进行评估。在案例研究中应用这些配置后,结果表明配置 2 每天可在长达 8 小时的电网停电期间提供可靠电力,并且是其他配置中可靠性最高的。但配置 2 的缺点是成本高。由于太阳能光伏电力供应有限,配置 3 在经济上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但可靠性较差的电力系统配置。在太阳能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配置 3 的实用性可能会因大规模停电而成为问题。对于我们的特定电源规格和容量(包括电池规格、负载需求、柴油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 8 小时的停电,配置 2 的能源成本高达每天 12.86 美元,而经济上更可行的配置 1 和配置 3 的成本分别高达 12.44 美元和 10.56 美元。
人工智能无线电收发器 (AIR-T) 是一种高性能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与最先进的处理和深度学习推理硬件无缝集成。嵌入式图形处理单元 (GPU) 的加入使得实时宽带数字信号处理 (DSP) 算法可以在软件中执行,而无需专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固件开发。GPU 是机器学习中最常用的处理器,因此 AIR-T 大大降低了工程师创建自主信号识别、干扰缓解和许多其他机器学习应用的障碍。通过授予深度学习算法对收发器系统的完全控制权,AIR-T 允许完全自主的软件定义和认知无线电。
敏感节点对之间的电荷共享。当入射离子撞击敏感晶体管(例如节点 mn2 中的 PMOS 晶体管)时,一列电子-空穴对会沿入射轨道电离。电离载流子扩散到相邻的晶体管,导致相邻敏感节点之间的电荷收集,如图 3 所示。对于传统的 DICE 触发器,敏感节点对将收集足够的电荷并导致 SEU。对于所提出的 MSIFF,增加的节点间距可有效减少由于复合过程引起的扩散收集。此外,从属锁存器的插入组件也有助于收集额外的载流子 [19]。它将显著降低电离载流子密度并阻止扩散收集过程。因此,敏感节点对不会同时收集足够的电荷,并且所提出的 MSIFF 中不会发生 S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