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引力 (QGR) 和宇宙学模型,称为 SU ( ∞ ) -QGR。该模型的公理之一是宇宙及其子系统的希尔伯特空间表示 SU ( ∞ ) 对称群。在这个框架中,经典时空被解释为表征代表希尔伯特空间的 SU ( ∞ ) 状态的参数空间。利用量子不确定性关系,可以证明参数空间(即时空)具有 3+1 维洛伦兹几何。本文在回顾了 SU ( ∞ ) -QGR(包括证明其经典极限是爱因斯坦引力)之后,将其与几个 QGR 提案进行了比较,包括:弦理论和 M 理论、圈量子引力和相关模型以及受全息原理和量子纠缠启发的 QGR 提案。目的是找到它们的共同和类似特征,即使它们似乎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解释。希望这项练习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引力作为一种普遍的量子力,并阐明时空的物理性质。我们在所研究的模型中发现了几个共同的特征:二维结构的重要性;张量积的代数分解;SU ( 2 ) 群在其公式中的特殊作用;量子时间作为关系可观测量的必要性。我们讨论了如何在不同的模型中将这些特征视为类似。我们还表明它们在 SU ( ∞ ) -QGR 中出现,无需微调、额外假设或限制。
为了对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提供清晰的答案,一种标准方法是关注小型开放经济体 (SOE)。虽然传统上将 SOE 定义为以世界价格为给定的经济体,但在新贸易文献中,它被定义为以外国商品价格和出口需求计划为给定的经济体。我们开发了一个重力模型,该模型嵌套了所有标准微观基础,并展示了如何取极限,以便一个变得无限小的经济体表现得像 SOE。然后,我们推导出 SOE 的比较静态和最优政策。忽略标准税收不确定性,最优政策的特点是出口税和进口关税分别等于(逆)外国需求和供应弹性,就业补贴由规模弹性(在完全竞争下)或加价(在垄断竞争下)决定。
本研究重点关注太阳能光伏技术和风能技术的组成部分,采用面板数据的重力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2012 年至 2019 年期间东盟国家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双边贸易的决定因素,并确定了中国的出口效率和出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国的经济自由度以及贸易协定和共同贸易区成员资格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而地理距离则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中国出口可再生能源产品具有巨大潜力。我们建议东盟+3 地区需要制定和实施一套全面、精心协调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方案。我们还建议中国应推动与东盟、日本、韩国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低碳经济合作,挖掘可再生能源产品贸易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