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的系统级 ESD 性能,符合 IEC 61000-4-x 低功耗工作 5 V 工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4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4.3 mA 9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34 mA 3.3 V 工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0.9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4 mA 9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0 mA 双向通信 3.3 V/5 V 电平转换 高温工作:105°C 高数据速率:直流至 90 Mbps (NRZ) 精确的时序特性 2 ns 最大脉冲宽度失真 2 ns 最大通道间匹配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25 kV/μs 输出使能功能 16 引脚 SOIC 宽体、符合 RoHS 标准的封装 安全和法规认证 UL 认证:2500 V rms,1 分钟,符合 UL 标准1577 CSA 元件验收通知 5A VDE 符合性证书 DIN V VDE V 0884-10 (VDE V 0884-10): 2006-12 V IORM = 560 V 峰值
• 符合汽车应用要求 • 符合 AEC-Q100 要求,结果如下: – 器件温度等级 1:–40°C 至 125°C 环境工作温度范围 – 器件 HBM ESD 分类等级 3A – 器件 CDM ESD 分类等级 C6 • 功能安全 – 可提供文档来帮助功能安全系统设计 • 100Mbps 数据速率 • 强大的隔离屏障: – 在 1500V RMS 工作电压下预计使用寿命超过 30 年 – 高达 5000V RMS 的隔离额定值 – 高达 12.8kV 的浪涌能力 – ±100kV/μs 典型 CMTI • 宽电源范围:2.25V 至 5.5V • 2.25V 至 5.5V 电平转换 • 默认输出高 (ISO7710) 和低 (ISO7710F) 选项 • 低功耗,1Mbps 时典型值为 1.7mA • 低传播延迟:11ns 典型值(5V 电源) •强大的电磁兼容性 (EMC) – 系统级 ESD、EFT 和浪涌抗扰度 – 跨隔离屏障的 ±8kV IEC 61000-4-2 接触放电保护 – 低辐射 • 宽 SOIC (DW-16) 和窄 SOIC (D-8) 封装选项 • 安全相关认证 – 符合 DIN EN IEC 60747-17 (VDE 0884-17) 的 VDE 加强绝缘 – UL 1577 组件识别计划 – IEC 62368-1、IEC 61010-1、IEC 60601-1 和 GB 4943.1 认证
增强的系统级 ESD 性能,符合 IEC 61000-4-x 标准 高温操作:125°C 窄体、符合 RoHS 标准的 8 引脚 SOIC 低功耗操作 5 V 操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7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3.7 mA 25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7.0 mA 3.3 V 操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5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5 mA 25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5.2 mA 双向通信 3.3 V/5 V 电平转换 高数据速率:直流至 25 Mbps (NRZ) 精确的时序特性 最大脉冲宽度失真为 3 ns 通道间匹配度为 3 ns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25 kV/μs 安全和法规认证 UL 认证:每通道 1 分钟 2500 V rms UL 1577 CSA 元件验收通知 5A VDE 符合性证书 DIN V VDE V 0884-10 (VDE V 0884-10): 2006-12 V IORM = 560 V 峰值 符合汽车应用要求
特性 增强的系统级 ESD 性能,符合 IEC 61000-4-x 标准 低功耗工作 5 V 工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0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4.1 mA 9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36 mA 3.3 V 工作 0 Mbps 至 2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0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8 mA 9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7 mA 双向通信 3.3 V/5 V 电平转换 高温工作:105°C 高数据速率:直流至 90 Mbps (NRZ) 精确的时序特性 2 ns 最大脉冲宽度失真 2 ns 最大通道间匹配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25 kV/μs 输出使能功能 16 引脚 SOIC 宽体、符合 RoHS 标准的封装 安全和法规认证 UL 认证:2500 V rms持续 1 分钟,符合 UL 1577 标准 CSA 元件验收通知 5A VDE 符合性证书 DIN V VDE V 0884-10 (VDE V 0884-10): 2006-12 VIORM = 560 V 峰值 CQC 认证符合 GB4943.1-2011
摘要 本文件介绍了解决安全相关仪器和控制 (I&C) 系统中互连信号线上传导电磁干扰 (EMI) 和射频干扰 (RFI) 影响的建议和相关技术基础。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协助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核管理研究办公室制定有关 EMI/RFI 抗扰度和电涌耐受能力 (SWC) 的监管指南的技术基础。先前的研究工作已就以下方面提出了建议:(1) 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安装实践,(2) EMI/RFI 和 SWC 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的认可,(3) 确定核电站的环境电磁条件,以及 (4) 制定适用于将安装安全相关 I&C 系统位置的推荐电磁操作范围。当前的研究重点是 I&C 系统对互连信号线上传导 EMI/RFI 的敏感性。在建立安全相关 I&C 系统中 EMI/RFI 和 SWC 技术基础的先前研究中,信号线敏感度的覆盖范围被确定为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本报告提供的研究结果将用于建立技术基础,以批准美国国防部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针对信号线敏感度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此外,还根据可用的技术信息提出了有关操作范围的建议。
摘要 本文件介绍了解决安全相关仪器和控制 (I&C) 系统中互连信号线上传导电磁干扰 (EMI) 和射频干扰 (RFI) 影响的建议和相关技术基础。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协助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核管理研究办公室制定有关 EMI/RFI 抗扰度和电涌耐受能力 (SWC) 的监管指南的技术基础。先前的研究工作已就以下方面提出了建议:(1) 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安装实践,(2) EMI/RFI 和 SWC 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的认可,(3) 确定核电站的环境电磁条件,以及 (4) 制定适用于将安装安全相关 I&C 系统位置的推荐电磁操作范围。当前的研究重点是 I&C 系统对互连信号线上传导 EMI/RFI 的敏感性。在建立安全相关 I&C 系统中 EMI/RFI 和 SWC 技术基础的先前研究中,信号线敏感度的覆盖范围被确定为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本报告提供的研究结果将用于建立技术基础,以批准美国国防部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针对信号线敏感度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此外,还根据可用的技术信息提出了有关操作范围的建议。
摘要 本文件介绍了解决安全相关仪器和控制 (I&C) 系统中互连信号线上传导电磁干扰 (EMI) 和射频干扰 (RFI) 影响的建议和相关技术基础。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协助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核管理研究办公室制定有关 EMI/RFI 抗扰度和电涌耐受能力 (SWC) 的监管指南的技术基础。先前的研究工作已就以下方面提出了建议:(1) 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安装实践,(2) EMI/RFI 和 SWC 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的认可,(3) 确定核电站的环境电磁条件,以及 (4) 制定适用于将安装安全相关 I&C 系统位置的推荐电磁操作范围。当前的研究重点是 I&C 系统对互连信号线上传导 EMI/RFI 的敏感性。在建立安全相关 I&C 系统中 EMI/RFI 和 SWC 技术基础的先前研究中,信号线敏感度的覆盖范围被确定为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本报告提供的研究结果将用于建立技术基础,以批准美国国防部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针对信号线敏感度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此外,还根据可用的技术信息提出了有关操作范围的建议。
5 kV rms 隔离 RS-485 收发器 RS-485 总线引脚上具有 ±42 V 交流/直流峰值故障保护 DO-160G 第 25 节 ESD 保护:±15 kV 空气放电 RS-485 总线引脚上具有完全认证的 DO-160G EMC 保护 第 22 节防雷保护波形 3、波形 4/波形 1、波形 5A 引脚注入,4 级保护 RS-485 A、B 引脚 HBM ESD 保护:>±30 kV 安全和法规批准 CSA 元件验收通知 5A、DIN V VDE V 0884-10、UL 1577、CQC11-471543-2012(待定) 整个电源范围内符合 TIA/EIA RS-485/RS-422 要求 VDD2 上工作电压范围为 3 V 至 5.5 V 工作电压范围为 1.7 V 至 5.5 V在 V DD1 逻辑电源上 共模输入范围为 −25 V 至 +25 V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75 kV/μs 强大的抗噪能力(按照 IEC 62132-4 标准测试) 通过 EN55022 B 类辐射发射测试,裕度为 6 dBµV/m 接收器短路、开路和浮动输入故障安全 支持 256 个总线节点(96 kΩ 接收器输入阻抗) 无故障上电/断电(热插拔)
特性 高隔离电压:5000 V rms 增强的系统级 ESD 性能,符合 IEC 61000-4-x 标准 低功耗工作 5 V 工作电压 0 Mbps 至 1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6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3.7 mA 3.3 V 工作电压 0 Mbps 至 1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1.4 mA 10 Mbps 时每通道最大值 2.4 mA 双向通信 3.3 V/5 V 电平转换 高温工作:125°C 默认低输出 高数据速率:直流至 10 Mbps (NRZ) 精确的时序特性 最大脉冲宽度失真为 3 ns 最大通道间匹配度为 3 ns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25 kV/μs 16 引脚 SOIC 宽体封装版本 (RW-16) 16 引脚 SOIC 宽体增强型爬电距离版本 (RI-16) 安全和法规批准(RI-16 封装) UL 认证:5000 V rms,持续 1 分钟,符合 UL 1577 标准 CSA 元件验收通知 5A IEC 60601-1:250 V rms(加强型) IEC 60950-1:400 V rms(加强型) VDE 合格证书 DIN V VDE V 0884-10 (VDE V 0884-10):2006-12 V IORM = 846 V 峰值 符合汽车应用要求 应用 通用、高压、多通道隔离 医疗设备 电源 RS-232/RS-422/RS-485 收发器隔离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池监视器和电机驱动器 一般描述
STEC 的工业级 USB 闪存盘 (UFD) 不仅仅是便携式存储。专为需要高可靠性和数据吞吐量的工业应用量身定制,它以拇指驱动器封装形式提供非易失性工业级固态存储。此外,激光蚀刻的制造信息可实现批次可追溯性,并可在物料清单中提供完整的信息。工业级 UFD 配有 ESD 额定外壳(带 LED 指示灯),适用于需要符合 NEBS 3 级要求的应用。ESD 额定外壳已通过 8KV 接触和 15KV 空气 ESD 抗扰度测试。STEC 的 U2 先进 USB 2.0 闪存控制器集成在工业级 UFD 中,可提供高数据完整性和耐用性。控制器中嵌入的闪存管理软件可模拟硬盘,从而实现与标准扇区硬盘相同的读/写操作。复杂的磨损均衡算法可确保更高的闪存耐久性,而自动坏块管理和内置 ECC 引擎可确保最高的数据可靠性。基于 BCH 错误纠正算法,ECC 引擎每 512 字节最多可纠正 6 位错误。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受控的物料清单使工业级 UFD 成为工业应用(如 POS 工作站、网络设备、汽车诊断和工业 PC)的首选产品。UFD 完全可定制,可添加公司徽标、图形设计或文本。此外,STEC 还为 OEM 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预加载内容和受控的物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