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工程管理条例 [中华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 17 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办法;转基因生物进口管理办法;转基因生物标识办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载于:Matthias Herdegen (Hrsg.),Internationale Praxis Gentechnikrecht, IP-GenTR, EG-Recht, Länderrecht und internationales Recht,Band 2,41 S.
《生物医学》(ISSN 2227-9059)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研究的各个方面、新治疗靶点的发现和表征、治疗策略以及自然驱动的生物医学、药物和生物制药产品的研究。主题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转化医学研究、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生物材料、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生物制剂、疫苗、基因疗法、细胞疗法、靶向特异性抗体、重组治疗蛋白、纳米生物技术驱动产品、靶向治疗、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器、生物标志物和生物仿制药。该期刊开放发表基础科学和临床前研究水平的研究。我们邀请您考虑将您的作品提交给《生物医学》,无论是原创研究、评论文章还是开发当前关键主题的特刊。
作者高亚民 1,2,3,4,# , 方翠婷 1,2,3,4,# , 周彪 1,5,6 , HM Adnan Hameed 1,2,3,4 , 孙长利 3,7 , 田西荣 1,2,3,4 , 何静 1,2,4,8 , 韩杏丽 1,2,3,4 , 张涵1,2,4,9 , 李军 10 , 居建华 3,7 , 陈新文 6 , 钟南山 6 , 马俊英 3,7,* , 熊晓丽 1,2,3,6,* , 张天宇 1,2,3,4,6,* 单位 1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30,中国。 2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粤港澳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联合实验室,广州 51053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4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新西兰“一带一路”生物医药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州 510530。5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 510180。6 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 510005。7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广州 510301。8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肥 230601。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10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免疫化学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210。
1 广东省生物医药大型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五邑大学生物技术与健康科学学院,江门 529020;chenglingyin163@163.com(LC);wyuchemzxq@126.com(XZ);zhengyulingwy@163.com(YZ);wyuchemtcc@126.com(CT);17865815973@163.com(YL);Zheng_SW0@163.com(SZ);lichuan0718@126.com(CL);cmin0501@outlook.com(MC)2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30; liu_yang@gibh.ac.cn 3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制药学院,广州 510643,中国;13922169135@163.com * 通信地址:lai_liangxue@gibh.ac.cn (LL);zouqj@wyu.edu.cn (QZ) † 这些作者对这项工作的贡献相同。
•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医药)、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海洋科学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优先支持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院校联合申报的项目。
1 上海交通大学纳米生物医药与工程研究所,薄膜与微细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智能诊疗仪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240;2 国家纳米技术工程中心,系统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092;4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5 萨拉戈萨大学阿拉贡纳米科学研究所 (INA),萨拉戈萨 50018,西班牙
CRISPR-Cas技术是一种通过修饰内源基因或整合外源基因来编辑生物基因组的基因工程技术。负责原核生物适应性免疫的CRISPR-Cas系统的发现及其转化为基因组编辑工具彻底改变了基因工程领域。在CRISPR-Cas系统中,CRISPR(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描述的是一系列被称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的DNA序列,而Cas(CRISPR相关蛋白)描述的是以CRISPR序列为指导来识别和切割特定DNA链的内切酶。 CRISPR-Cas 技术不同于之前的技术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灵敏、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可以轻松应用于几乎任何生物体的基因组。从发现到现在,这项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可用于医学、生物医药、农业和畜牧业等许多领域。另一方面,CRISPR-Cas技术的广泛应用潜力、易用性和低成本增加了其被用于恶意或不负责任的目的的可能性。该技术的负面使用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技术故障增加了人们对其在许多领域应用的伦理和道德担忧,特别是生殖系基因组编辑,并将生物安全讨论提上了议事日程。各国关于使用 CRISPR-Cas 和其他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政策各不相同,许多国家没有专门针对基因组编辑的法律法规或正在制定中。本综述阐述了CRISPR-Cas技术的基本机制,并给出了其在医学、生物医药、农业和畜牧业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强调了潜在的风险和不同国家的法律监管。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直接靶向和修改几乎所有类型的真核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成为可能。基因组编辑通过促进创建更精确的病理过程细胞和动物模型,扩展了我们阐明遗传学对疾病的贡献的能力,并已开始在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展现其潜力。在这些技术中,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的使用极大地加速了基因编辑从概念到临床实践的进程,不仅因为其精确度和效率而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因为与其他基因组编辑技术相比,其实施所需的速度和成本。
1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发育及再生生物学项目,香港沙田,香港;2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科技与工程学院,福建,中国;3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癌症生物学及实验治疗学项目,香港沙田,中国;4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生物园实验室,广州,中国;5 哈德逊医学研究所生殖健康中心生殖干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墨尔本,澳大利亚;6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香港新界沙田,中国
• 新成立的联合孵化器“01LABS@Hong Kong”位于科学园,提供14,000平方英尺的联合工作空间和实验室,加速香港和上海生物医药创新的发展。 • “01LABS@Hong Kong”由香港科技园公司、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SPH)和SPH INNO在“联合孵化计划”下共同推出,将专注于基因和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衰老和其他新疗法。 • “01LABS@Hong Kong”的隆重开幕标志着沪港合作会议机制成立21周年的又一个里程碑。 (香港,2024 年 1 月 24 日)香港科技园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药集团,601607.SH,2607.HK,上海实业集团旗下核心业务)及其子公司上海医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科学园启动沪港联合孵化器“01LABS@Hong Kong”,共同培育顶尖初创企业及研发人才,进一步加速香港和上海的生物医药创新。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冬教授出席以“共筑成功之路”为主题的开幕式,共同见证沪港合作会议机制成立 21 周年新里程碑。上海市委教卫工委书记沈炜发来贺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发表视频致辞。上海药业创新研究院股东方也发来祝贺视频,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监范先群教授,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薇薇,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小龙教授等。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在致辞时表示,沪港两地在创新科技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在生物医药领域均具有独特优势。凭借上海医药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加上香港作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的独特优势,以及祖国的强大支持和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我们坚信上海和香港的医疗科技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香港特区政府特别关注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