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和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在起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尽管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这两种病毒都是人畜共患病原体,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埃博拉病毒的中间宿主包括灵长类动物、羚羊和各种啮齿动物,与这些动物接触会导致人类感染。截至本文撰写时,SARS-CoV-2 的中间宿主仍是一个谜,尽管穿山甲可能与此有关。埃博拉病毒病通过直接接触体液传播,不被认为是一种空气传播疾病。 SARS-CoV-2 是一种呼吸道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比以前的 SARS-CoV 和 MERS-CoV 更具传染性,这两种 β 冠状病毒分别导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或 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并通过空气传播。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病理学和死亡率。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株致死率为 90%,最终被控制在小范围的区域,而截至本文撰写时,SARS-CoV-2 的致死率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土耳其的 2.1% 到意大利和比利时的 12.8%),不过确切的病死率仍然未知。大多数 SARS-CoV-2 病例无症状或表现为类似普通感冒或流感的轻微疾病(COVID-19),这使得控制感染变得困难。感染者可能会以为自己得了季节性感冒,然后与他人接触并前往疾病可能传播的新地区。这导致 COVID-19 成为一种流行病,目前正在全球蔓延。因此,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得出对这两种感染进行更精确比较的最终结论。
摘要:背景: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SFTSV) 是一种最近在东亚出现的蜱传病毒,确诊病例超过 18,000 例。由于病死率高,SFTSV 已被 WHO 和 NIAID 指定为高优先级病原体。尽管如此,目前尚无批准的疗法或疫苗用于治疗或预防 SFTS。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 是 FDA 批准的一种疫苗平台,由于其在人类中的血清流行率低、易于进行基因操作以及在其病毒体中掺入外来糖蛋白的随意性,已被考虑用于多种病毒。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表达 SFTSV 糖蛋白 Gn/Gc (rVSV-SFTSV) 的重组 VSV (rVSV),并评估了其在 C57BL/6、Ifnar − / − 和 AG129 小鼠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结果:我们证明,rVSV-SFTSV 安全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并且颅内注射到免疫功能正常的幼鼠体内不会引起神经病变。用 rVSV-SFTSV 免疫野生型 (C57BL/6) 和 Ifnar − / − 小鼠可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在致命的 SFTSV 攻击模型中提供保护。此外,在暴露前或暴露后,将免疫过的 Ifnar − / − 小鼠的血清被动转移到未感染动物体内具有保护作用。最后,我们证明,尽管对病毒的中和滴度微不足道,但用 rVSV-SFTSV 免疫可交叉保护 AG129 小鼠免受密切相关的 Heartland 带状病毒的攻击。结论:总之,这些数据表明,rVSV-SFTSV 是一种有希望的 SFTSV 和 Heartland 带状病毒候选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摘要:冠状病毒(CoV)是一大类有包膜的单链人畜共患 RNA 病毒。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类中普遍传播:HCoV2-229E、-HKU1、-NL63 和 -OC43。然而,冠状病毒可以快速变异和重组,从而产生可以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2002 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 2012 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目前正在中国和其他多个国家引起严重疾病爆发(称为 COVID-19),有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在人类中,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范围从普通感冒到更严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与成人相比,SARS-CoV、MERS-CoV 和 SARS-CoV-2 似乎不太常见于儿童,并且在这个年龄组中引起的症状更少、疾病更不严重,而且病死率也低得多。初步证据表明,儿童感染 SARS-CoV-2 的可能性与成人一样大,但出现症状或出现严重症状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儿童在传播病毒方面的重要性仍不确定。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大多数感染 SARS-CoV 的儿童会出现发烧,但其他新型冠状病毒并非如此。许多感染 MERS-CoV 的儿童没有症状。大多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儿童都有记录在案的家庭接触,通常会在感染前出现症状。相比之下,成人更常有院内接触。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人类常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发现,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案,重点关注儿童感染。
背景。伤寒肠热病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临床并发症和死亡。亚洲伤寒肠热病监测项目 (SEAP) 是一项前瞻性监测研究,它描述了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选定地区的伤寒肠热病负担,包括疾病严重程度。我们评估了 SEAP 参与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包括住院、临床并发症和死亡。方法。我们分析了 2016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在 SEAP 医院和相关网络实验室登记的经血培养确诊的伤寒肠热病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我们使用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作为严重程度的指标。我们在登记 6 周后进行了随访访谈,以确定最终结果。结果。在登记的 8705 例经血培养确诊的伤寒肠热病病例中,我们发现 6 例死亡(病死率为 0.07%;95% CI,0.01–0.13%),其中 2 例来自尼泊尔,4 例来自巴基斯坦,0 例来自孟加拉国。总体而言,SEAP 医院招募的患者中有 1.7% (90/5205) 出现临床并发症(孟加拉国,0.6% [18/3032];尼泊尔,2.3% [12/531];巴基斯坦,3.7% [60/1642])。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炎(n = 36)、感染性休克(n = 22)和肺部并发症/肺炎(n = 13)。在各国中,有住院数据的患者中有 32% (2804/8669) 住院(孟加拉国,27% [1295/4868];尼泊尔,29% [455/1595];巴基斯坦,48% [1054/2206]),平均住院时间为 5 天(IQR,3-7)。结论。虽然在 SEAP 站点,明确的临床并发症和死亡并不常见,但高比例的住院率和长期住院时间凸显了疾病的严重性和采取伤寒肠热病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包括使用伤寒结合疫苗。关键词。伤寒肠热病;严重程度;死亡率;抗生素耐药性。
2023 年,抗菌素耐药性 (AMR) 负担(通过确定因其公共卫生重要性而选定的生物体 1 的抗生素耐药率计算得出)比 2019 年的水平高出 3.5%。这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AMR 负担病原体中最常见的耐药性菌血症原因,2023 年为 68%)的比例变化。AMR 负担在大流行开始时最初有所减少,随后有所上升,自 2020 年以来,报告的耐药性菌血症逐年增加。2023 年,肠杆菌目(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共占 AMR 负担的 83%,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占 14%。与往年一样,2023 年英格兰各地区菌血症的耐药性负担存在显著差异,伦敦地区的耐药性菌血症发生率最高(每 100,000 人 41.5 人),而西南地区最高(每 100,000 人 25.9 人)。按种族分层患者时,负担也存在差异,亚洲或亚裔族群报告的耐药率最高(39.4%),几乎是白种人(20.1%)的两倍。2023 年,大肠杆菌菌血症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与 2019 年相比有所增加。特别是,42.9% 和 15.8% 的分离株分别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它们在经验性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需要仔细考虑。 2019 年至 2023 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中大多数主要抗生素类别的抗生素耐药性也有所增加。2023 年,患有选定的 2 型革兰氏阴性菌血症的患者 30 天全因死亡的总体粗病死率为 15.5%,感染对一种或多种 AMR 负担定义的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菌株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16.9%) 显着高于感染敏感菌株的患者 (15.1%)。 2023 年,无菌部位感染产碳青霉烯酶菌 (CPO) 的 30 天全因死亡率为 22.9%。自 2021 年以来,所有样本类型中报告的产碳青霉烯酶菌 (CPO) 率翻了一番(2021 年:每 100,000 人 4.7 例,而 2023 年:每 100,000 人 10.1 例)。2024 年初,全球抗菌素耐药性监测系统新出现的抗菌素耐药性报告 (GLASS-EAR) 向 GLASS-EAR 登记的抗菌素耐药性 (AMR) 国家联络点发出了信息请求,以快速评估当前的全球情况,因为在多个国家报告的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hvkp) ST23 分离株的鉴定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