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的新发现揭示了情绪唤起与神经功能大脑连接测量之间的高度关联。为此,使用由图论分离(聚类系数、传递性、模块化)和大脑网络集成(全局效率、局部效率)测量驱动的支持向量机(SVM)对对比离散的情绪状态(快乐与悲伤、有趣与厌恶、平静与兴奋、平静与愤怒、恐惧与愤怒)进行分类。从名为 DREAMER 的公开数据库下载由短时间视频影片片段介导的情绪 EEG 数据。已经检查了皮尔逊相关性(PC)和斯皮尔曼相关性,以估计整个皮质中相对较短(6 秒)和较长(12 秒)不重叠 EEG 段之间的统计依赖关系。然后,将编码为图形的相应大脑连接根据两个不同的阈值(60% 最大值和平均值)转换为二进制数。根据变量(依赖性估计、片段长度、阈值、网络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逻辑回归模型,获得对比情绪之间的统计差异。当将 PC 应用于较长的片段并按照特定阈值作为平均值时,组合整合测量可提供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CA) (75.00% 80.65%)。分离测量也提供了有用的 CA (74.13% 80.00%),而两种测量的组合则没有。结果表明,即使分离和整合测量都因视频观看过程中神经递质释放导致的视听刺激的唤醒分数而变化,离散的情绪状态仍以平衡的网络测量为特征。
在量子密钥分发 (QKD) 中,两个远程方旨在根据量子力学定律建立信息理论秘密密钥。与常用的传统加密方案相比,QKD 是前向安全的,即生成时安全的密钥无法在未来重建,并且不依赖于对窃听者的计算能力或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有效算法的假设。因此,即使在可扩展量子计算机存在的情况下,QKD 也可以进行秘密通信。要执行量子密钥分发,需要物理实现、描述双方必须执行的步骤的协议和安全证明 - 这意味着在给定实际实现模型和一些合理假设的情况下找到安全密钥速率的下限。长期以来,这些假设之一是通信方可以交换无限长的密钥。当然,这只是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成立。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有限尺寸范围内通用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 (DM CV-QKD) 协议的安全性。我们使用 Renner 的有限尺寸安全性证明框架 [85] 来建立可组合安全性以抵御 iid 集体攻击。CV-QKD 协议依赖于测量连续量,例如存在于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的量子态的位置和动量。因此,DM CV-QKD 协议有限尺寸安全性证明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正确处理这些无限维系统。我们引入并证明了一种新的抗噪能量测试定理,该定理有助于将交换信号的权重限制在有限维截止空间之外,并应用降维方法 [105] 严格考虑该截止对安全密钥速率的影响。虽然这种能量测试是我们安全性论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们强调,它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结果,可能在量子计算和通信的各种情况下都很有用。在将 Renner 的框架扩展到无限维边信息之后,我们最终应用了数值安全性证明框架 [19, 110] 来计算不同理论上有趣且实际相关的场景的安全密钥率的严格下限。本安全性证明的灵活结构允许根据实验者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与许多现有的证明技术相比,我们的方法可以将后选择纳入
摘要:不对称器官系统的许多方面都受致病生物体通路的对称模型 (R&L) 控制,但体节和肢芽等敏感物质需要避免其影响。由于对称和不对称结构由相似或附近的物质发展而来,并利用许多相同的信号通路,因此实现对称变得更加困难。在此,我们旨在从二维量子演算(q 演算、q 类似物或 q 疾病)的角度概括一些重要的测量,包括分形的维数和 Tsallis 熵(二维量子 Tsallis 熵 (2D-QTE))。该过程基于从量子演算的角度对 Tsallis 熵的最大值进行概括。然后,通过考虑最大的 2D-QTE,我们设计了一个离散系统。作为应用,我们利用 2D-QTE 描绘了一个受到致病生物 (DCO) 感染的离散动态系统。我们研究系统的正解和最大解。研究了平衡和稳定性。我们还将基于 2D-QTE 开发一种新颖的基本生殖率设计。
摘要 目的 我们旨在量化患者对特应性皮炎 (AD) 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偏好。 设计和设置在线离散选择实验调查。 参与者 过去 2 年内使用过 AD 治疗的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成年人。 主要和次要结果测量 使用多项逻辑模型分析对属性的偏好。权衡的意愿表示为第 16 周实现皮肤清洁/几乎清洁的概率的最大可接受下降量 (MAD)。 结果 404 名患者 (44.1±12.0 岁;65% 为女性;64% 为中度/重度湿疹) 完成了调查。大多数患者 (68%) 之前没有使用自我注射治疗 AD 或任何其他疾病的经验。参与者最看重的是将第 16 周时瘙痒显著减少的几率从 20% 提高到 50%,其次是将严重感染的风险从 6% 降低到 0%,将眼部炎症的风险从 20% 降低到 0%。参与者愿意接受降低皮肤变干净/几乎变干净的可能性,以获得可以暂停的治疗(MAD=24.1%)、需要偶尔检查(MAD=16.1%)或无需检查(MAD=20.9%)而不是频繁检查的治疗、每天一次或两次口服药片而不是每 2 周皮下注射一次(MAD=16.6%)、起效时间为 2 天而不是 2 周(MAD=11.3%),并可用于管理突发事件(MAD=5.8%)。结论 尽管 AD 患者最看重治疗的益处和风险,但他们愿意忍受疗效降低以获得快速起效、口服给药、较少监测频率和可暂停的治疗。了解患者对 AD 疗法(包括新的靶向疗法)的偏好,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决策,并支持卫生技术评估。
摘要简介:过去几十年来,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的治疗方案迅速增多。然而,对于首选治疗方法尚无共识。因此,患者的偏好在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时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WM 患者对其治疗方案的优先考虑和观点仍不清楚。我们使用离散选择实验 (DCE) 评估了 WM 患者的治疗偏好。方法:采用混合方法来识别和选择属性/级别。DCE 问卷包括五个属性:药物类型(靶向治疗与化疗);给药频率和途径;5 年无进展生存期 (PFS);不良事件;继发性恶性肿瘤风险。正交设计和混合 Logit 面板数据模型分别用于构建选择任务和评估患者偏好。结果:330 名 WM 患者参与了该项目。总共有 214 份(65%)完整的问卷被纳入数据分析。 5 年 PFS,其次是继发性恶性肿瘤风险,是做出治疗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至于副作用,患者选择避免
Hong-Ou-Mandel (HOM) 效应是一种令人着迷的量子现象,无法用经典解释。传统上,远程非线性源已用于在 HOM 分束器上实现光子的重合。在这里,我们建议可以使用位于分束器间隙上的超辐射近场耦合发射器在本地创建 HOM 干涉所需的重合发射源。我们表明,使用 HOM 光子检测可以大大增强对分束器间隙介电常数变化的灵敏度和相应的 Fisher 信息。随后,我们概述了将超辐射发射器与实际传感器系统集成的几种策略。总之,这些发现应该为广泛的近场 HOM 量子传感器和新型量子设备铺平道路。
在绝热量子计算中,物理系统的总能量用于信息处理。D-wave 因其绝热量子计算机而成为头条新闻,该计算机使用给定系统的哈密顿量来寻找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小解。绝热量子计算使用一个渐进的过程,将量子力学系统的能量从初始状态演变为描述给定问题解的状态。它非常适合优化和采样问题。量子力学系统的总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用一个称为哈密顿量的函数在数学上描述。它通过将特征态映射到能量,将系统的能量描述为粒子位置和动量的函数。量子退火是将初始能量状态演变为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小解状态的过程。在物理系统中,这一理想过程是通过绝热过程实现的,绝热过程是一个缓慢、逐渐退火的过程,不受外界能量的干扰。
研究与疫苗特性、其社会规范影响以及疫苗接种的便利性相关的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公众对 COVID-19 疫苗接种的偏好。
本文表达的观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美国国防部、美国政府、作者所属的任何其他机构或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官方政策或立场。特别感谢 Denvil Duncan、Seth Freedman、David R. Henderson、Thomas J. Kniesner、Lisa Robinson、Justin Ross、W. Kip Viscusi、Dan Sacks 以及美国经济协会、成本效益分析协会和南方经济协会会议、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和海军研究生院的研讨会参与者提供的有益评论。作者要感谢 Regenstrief Institute, Inc.,尤其是公共关系团队和生物医学信息学中心在疫情期间对此项非资助研究项目的支持。还要感谢研究团队成员 Shaun Grannis、Monica Kasting、Jon Macy 和微软新闻团队在开发和实施横幅广告方面提供的支持(Mary L. Gray、Vera Chan、Juan Lavista Ferres、Matt Lindenburg 和 Erin Van Noy)以及微软研究健康未来小组的 Mandi Hall。我们感谢 Ashley Wiensch 提供的行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