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之前,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关注事故预防。1970年以后,随着故障树、事件树等系统安全技术的建立,安全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管理。SMS这一术语首次在论文中提出(Kysor,1973)。与此同时,一些专门的安全组织相继成立,如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美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HSE)、世界安全组织(WSO)等,发布法规、收集事故信息,提高安全管理意识。20世纪80年代,壳牌、埃克森美孚、帝斯曼等多家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其实就是其正式安全管理框架的雏形。1990年以后,随着支撑SMS发展的众多技术的不断完善,SMS逐渐成熟。例如,新的计算机技术有助于开发安全信息系统,为风险控制和安全相关数据分析提供先进的方法。一般来说,安全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个人风险管理、强化培训和事故调查;技术、法规和事故调查;企业管理安全方法和日常运营数据收集与分析。
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的数字化转型,迫使我们的企业、社区、决策和治理方式进行自我重塑。这些根本性的变革有时会因科学和技术进步而加剧,而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更新周期不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创新成为企业的首要步骤,不仅要确保它们在现有市场中生存,还要更好地定位自己在未来的新兴市场中的位置。超过 115 家创新公司都是系统集群的成员,它们在这个创新目录中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并参与了法国和全球工业市场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