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反馈是一种基于脑电图技术的无创脑刺激方法,通过脑机接口将脑电生理活动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将脑电活动的实时变化作为反馈刺激给予被试自身,帮助被试学习如何自我调节大脑活动。脑电反馈应用十分广泛,可作为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健康个体的认知能力提高以及作为脑电生理特征与认知功能相互作用的实验条件。为了对脑电反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从脑电反馈系统的组成部分、脑电反馈方案的设计要素、脑电反馈的评价以及脑电反馈的机制理论四个部分对其进行了综述。
收稿日期 : 2020-01-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176303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2019LH06007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 2019 , 2020GG0283 ) 通信作者 :齐咏生( 1975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 qys@imut.edu.cn
Tianyu 等 [24] 报道了一种基于金属液滴的毫米级热开 关 , 如图 7(a) 所示 , 热开关填充热导率相对较高的液
全球 ATM 运行概念是由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目的是在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同时,实现安全、可持续和环保的空中交通运行。ENRI 公布了其长期研究愿景,并一直致力于研究,以及为实现全球 ATM 运行概念 (GATMOC) 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传播成果。长期研究愿景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开发技术的引入进行审查。因此,ENRI 定期审查其长期研究愿景,考虑与 CARATS * 和 GANP ** 等其他空中交通系统长期愿景的协调,并于 2019 年发布了最新版本。未来将实现基于轨迹的运行 (TBO),其中飞机轨迹会提前调整和确定,飞机将在指定时间沿着轨迹飞行。灵活的空中交通管理对于应对各种类型、不同性能和用途的飞机的预期增长至关重要。新的研究愿景将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研究主题解释为路线图,其中主题大致分为四个研究领域:“通过提高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利用空域”、“通过空域运营效率有效利用空域”、“优化机场运营”和“改善空中交通系统的基础技术”,重点是提高研究潜力并持续长期为社会做出贡献。ENRI 将根据这一长期愿景开展其研究和开发活动。
�� !"#$% �� !"#$%&'()*+, �� !"#$% �� !"#$%&'())*+,,-$% &'()./0122* �� ! 林克强局长在互认飞机维修机构合作安排签署仪式上致辞,旁边是杨机长。民航局局长袁媛和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饶绍武先生
全球 ATM 运行概念是由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旨在实现安全、可持续和环保的空中交通运行,同时适应不断增加的交通量。ENRI 公布了其长期研究愿景,并一直致力于研究,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传播成果,以实现全球 ATM 运行概念 (GATMOC)。长期研究愿景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开发技术的引入进行审查。因此,ENRI 定期审查其长期研究愿景,考虑与 CARATS * 和 GANP ** 等其他空中交通系统长期愿景的协调,并于 2019 年发布了最新版本。未来将实现基于轨迹的运行 (TBO),其中飞机轨迹会提前调整和确定,飞机将在指定时间沿轨迹飞行。灵活的空中交通管理对于应对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各种类型飞机的预期增加至关重要。新的研究愿景将未来几十年的研究课题以路线图的形式阐述,其中研究课题大致分为四个研究领域:“通过提高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利用空域”、“通过空域运行效率有效利用空域”、“优化机场运营”和“改善空中交通系统的基础技术”,重点是提高研究潜力并持续长期为社会做出贡献。ENRI 将根据这一长期愿景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
同时,它将卷积神经网络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以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形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特征提取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使用特征提取算法来提取时间频率特征来制作时间频率图,并使用卷积网络来快速学习分类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运动图像脑电图公共数据集中的精度为96%,而自制数据集的精度率约为92%,这证明了算法在运动成像EEG分类中的可行性。
零能源建设电力 - 热热双层能量优化控制方法Kong Lingguo 1,Wang Shibo 1,Cai Guowei 1,Liu Chuang 1,Guo Xiaoqiang 2
摘要:航电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飞机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航电系统仿真验证过程中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软硬件可重用性差、数据交互实时性差、开发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组件和内存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架构的航电系统仿真验证平台。首先,参考FACE架构设计了通用架构,可以灵活访问航电系统软硬件资源。其次,详细描述了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调度管理、通信管理、配置管理等,为航电系统仿真验证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建立了航电系统仿真验证环境,实现了各模型的数据交互和管理,提高了航电系统开发实施的效率。